潮水落尽
潮水落尽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潮水落尽 > 第58章 荒唐

第58章 荒唐

加入书架
书名:
潮水落尽
作者:
万千希望
本章字数:
5720
更新时间:
2025-07-10

张文艳受了这个打击,不知道怎么安慰这可怜的弟弟。这么年轻,这么英俊,性格脾气也非常好,怎么就好人没有好报呢。难道弟弟这一生就一眼看到头了?自己一共两个兄弟,大哥家到现在也没有个一儿半女的,弟弟现在又这样,难道我娘家就要衰败下去了吗?那我和小宝怎么依靠呢?这件事情这么重大,肯定是要去告诉妈妈的,于是拍了一下弟弟的肩膀,拔腿就走,也没有和弟媳打声招呼。

回到家,大哥和小红梅却出去了。差不多年底了,大家都要准备一些年货,农村人要靠出卖粮食换点钱然后买点基本的年货。自家一年到头总要适当吃点好的,大人小孩也有点喜庆气氛。关键是过年来人过往的,招待亲戚总要稍微体面一点;而城里人也要买点粮食储备着,防止下雨下雪的没法上街买粮食而以至于断顿。此地风俗,过年无论乡下还是城里,都要蒸包子,整个正月里主要就是吃包子了,条件好的多包点,最好一首吃到二月二。所以城里一时面粉需求量大增,这时候去乡下进点麦子,家里就有磨面机,磨成面粉再出售,可以多挣点钱。

张文礼夫妻最近一阵子忙着生育大事,也有一些日子没有贩运粮食了。现在这个时候总不能再耽搁了,再说了,有钱了还怕找不到女人,这当然是张文礼的想法,但小红梅总是也要去的,否则她在这个家里还有什么用呢?现在懒得饭都不煮了。

张文艳到家的时候,三奶奶正坐在院子里晒着渐渐西下的太阳,手里拿着个捻线的东西,正面对着小花子的房间。小花子在厨房收拾完以后,坐在房间里用蒲草编一张垫子,可以放在椅子上,天冷坐在上面既柔软又保暖。

张文艳风风火火一到家,就跟三奶奶嘀咕着什么事情,三奶奶听了以后,坐在小板凳上忽然倒了下去。小花子立即出来与张文艳一起把婆婆扶起来,婆婆脸色己经煞白得怕人,两人掐了虎口人中好半天,又喂了点糖水,总算脸色稍微好转一点,但是喘气依然比较急促。

小花子想到张文艳是去二少爷家里的,怎么回来跟婆婆说了什么,婆婆就这样了呢?是二少爷家发生什么事情了吗?二少爷为人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可不能有什么事情哦。当然也就放在心里疑问,她这个身份哪敢多嘴多舌的瞎问。

张文艳扶着三奶奶去西屋房间了,三老爷吃完午饭早就出去有什么事了,娘儿俩就在房间关起门来又说了半天的话,反正小花子就看到张文艳一首到太阳快落山才出来,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三奶奶被扶到房间后,闺女把她扶到床上,把鞋子脱了后,把她和衣盖在被窝里。三奶奶默默地看着房梁,过了好长时间,叹了一口气,心高命不强也是无奈。本来三奶奶还有跟大房二房一争高下的想法,现在心思基本灰了。这个小老儿子她可是寄予很大的希望的啊!

不过她到底是个刚硬的女性,醒来以后就在积极思考如何应对这件事情。现在是小儿子自己不能生,这就让人非常沮丧。如果是赵氏不能生,很好解决,生孩子的女人多的是。而男人不能生,传出去是要被别人戳脊梁骨的。平常吵架骂人最厉害最具有杀伤力的话不过就是断子绝孙,而自己最疼爱的小老巴儿子难道就断子绝孙了?我们家以后怎么办呢?还有别人会不会骂是咱们家缺德才这样呢?

照他自己想法,要在家族中过继一个继承香火,这倒也是一种方法。可是过继的儿子父母就在此地,假如将来还是偏向自己的父母呢?那赵家泼天的财富没有儿子,只有赵氏这一个闺女,将来财产难道都要便宜过继的孩子吗?也不对,赵氏不能生,那赵老爷有那么多侄子呢,到时候,恐怕财产都要被那些侄子继承吧?毕竟嫡亲侄子总比过继的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外甥硬挣多了。

那么怎么办呢?三奶奶望量了半天,忽然想到以前经常听老一辈子人说有些人家的子孙实际是偷偷借种才绵延下来的,难道也找个人给小儿子借种?嗯,这种法子应该比过继更有利一点,因为过继的首先是别人的儿子,而借种明面上是自家的,只要事情做的密实一点,别人又不知道不是小二子的。

俗话说得好,有杂种没杂姓,只要别人不知道,比明显过继的好多了,毕竟明面上是赵氏生下来的,那么名正言顺就是文顺的儿子。可是找谁做这件事情呢,这个人还必须非常可靠,嘴巴要紧,以后还不能经常来啰嗦要钱或者认亲。如果怕以后别人生疑,最好相貌上跟小二子长的差不多。

娘家侄儿?这种事情似乎也只有娘家侄儿可靠一点了,可是娘家侄儿没有几个有出息的,模样也不行,赵氏也不一定看得中,当然真要想办成这件事情,赵氏是否愿意不重要,这么多人还能让她想怎就怎的?她不愿意也得愿意,当然前提是必须瞒着那个死丫头小兰。对了,小兰本来是想给文顺留着的,现在既然文顺无法生孩子了,那么要想个什么办法让小兰跟了文礼。现在传宗接代的唯一希望就寄托在文礼身上了,既然他那么看中小兰,而小兰也确实看起来好生养,那么就要想方设法促成这件事情。

想到这里,忽然豁然开朗,一个更为跳跃的思路打开了。既然文礼想生孩子,而文顺需要借种,那么为什么不能由文礼首接去跟赵氏呢?既可以保证血脉,而且亲兄弟长得不是太像了吗?想到这里,三奶奶自己也觉得有点太怎么说呢,有点太不地道,有点不合纲常。但是想想,自己那些娘家侄儿哪个身份气度跟得上文礼的呢?既然要借种,借自己家的不更好吗?娘家侄儿毕竟是外姓,借他们的肯定会乱了祖宗血脉传承。

而文礼就不一样了,本来就是自家兄弟,肥肉烂在粥锅里,又没有便宜别人。而且这种事情他也绝对不会说的。赵氏有了孩子,赵家的家产肯定大多数要给外孙,那么就等于给了我们家了。想来就去三奶奶觉得这真是个两全其美的不能再好的方法。

于是就与张文艳商量这个方法的可行性。张文艳觉得非常颠覆认知,一时难以接受,妈妈怎么可以这么糊涂,这对于弟弟来说是多么不公平。弟弟与赵氏感情那么深,怎么可能同意由自己的亲哥哥做这种事情,而且赵氏是明媒正娶的正妻,这样做不就是自家人恶心自家人吗?那么以后弟弟与赵氏还能感情如初吗?

其实不说以后了,这样做很可能就没有以后。借种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对弟弟和弟媳的侮辱。以弟媳的个性,是把贞洁看在第一位的,怎么可能同意这样的事情?照妈妈的意思,是要强行逼迫,那么弟媳会不会以死相逼?而如果妈妈找人强行压迫,事情发生后弟媳肯定不会苟活。弟媳如果有什么意外,弟弟说不定也会心如死灰。其实从借种这个角度,而无论是舅家那边的表哥,还是自己的亲哥,对于这件事情本身并无太大区别,反正都是一种荒谬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

因此张文艳坚决不同意这么做,苦口婆心地劝说母亲,绝对不能有这样荒唐的念头。她担心母亲会瞒着弟弟,会想个什么事情把弟弟支开,然后再瞒着赵氏。当然大哥必然是无法瞒着的,不过大哥那人还真难说,他本来就是自私愚孝的人,说不定就会同意母亲的想法。张文艳劝说母亲半天,母亲表面是答应放弃这个念头了,但是张文艳没把握,因为母亲这个人个性太强势,只要她认为有利的,必须要想方设法去实施。

好在大哥现在出去了,估计要有两天才能回来,那么自己这两天能做些什么呢?去告诉文顺他们?可是自己妈妈这样,自己怎么说得出口,而文顺知道了,肯定非常受打击,弟媳心里肯定也不舒服。我暂时先观望吧,等大哥回来再说,反正这件事情他们是不会瞒着我的,我到时再想办法。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