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世九瓣莲
九世九瓣莲
当前位置:首页 > 幻言 > 九世九瓣莲 > 第4章 第一次出手

第4章 第一次出手

加入书架
书名:
九世九瓣莲
作者:
醉奇峰
本章字数:
5430
更新时间:
2025-06-10

这“狼水并蒂莲”,生长在西域迦舒布雪山的一个山坳里。雪山奇冷无比,常年冰封,人迹罕至。却在一个隐秘的山坳里,有一眼温泉,附近的狼群经常在此活动,所以得名狼水。

传说如果有狼受伤,不管是冻伤、外伤,只要在此温泉中泡一泡,就会痊愈。所以温泉周边长期有数百狼群守护。

恰恰在这个温泉泉眼的边上,就长着一株并蒂莲。

据说,一百年才能得一只。

孙太医还是在年少求学之时,老师给他讲一些奇闻逸事,说到了这株并蒂莲。

传说几百年前,西域闾国国主的女儿身患奇症,刚开始是手足长出坚硬的树皮,后来身体也开始长树皮,并且长出很多类似树枝的东西。闾国国主广发求医帖,如能治好女儿奇症,愿以半国相许。

于是各国名医纷至沓来,却对公主的奇症无从下手。树皮树枝刮掉了又长,后来竟然头上也开始长出了树枝。国主大发雷霆,杀了许多人。

几个月后,一个游方的番僧到了闾国,听闻此事。他就去觐见国主,告诉国主在迦舒布雪山有一个奇物,名曰“狼水并蒂莲”,可以解公主的病患。

国主一听大喜,要这个番僧去寻药,并且承诺,治好之后,封他为国师,享半王之礼。可是番僧毫不犹豫的拒绝了,说只是告诉国主这个信息,自己却寻不来这奇物。说完连国主准备的礼物都没要,就翩然离去。

国主不得己,只得广发英雄帖,承诺只要有人寻得此药,就在国内享半主之礼。

此时,国主麾下的一位年轻将军主动请缨,决心为公主寻找灵药。这位年轻将军乃是贵族世家,与公主一同长大,情谊深厚,目睹公主日复一日地承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他早己感同身受。

经过几天的准备,他带着五百兵士就出发了。等他回来的时候,却只有孤身一人,并且身受重伤。万幸的是,他带回了传说中的药,将药交给国主后就伤重不治。

国主依番僧之言,命人取大锅,上置浴桶,下埋炭火,用狼水并蒂莲煮水,并将公主泡在浴桶中整整三天。三天之后,公主从浴桶中出来的时候,己经恢复了往日娇嫩的肌肤。

后来国主为了感谢那个番僧以及取药的勇猛将士,建了一个喇嘛寺,并将此事刻在碑上,立在喇嘛寺门口。

从此以后,狼水并蒂莲就名闻天下。

只是此药十分难得,百年才有一株,况且又有数百狼群守护,如要获得此药,恐怕要付出几百条人命。

虞欢脑海里的新知识己经知道了狼水并蒂莲的效果及用法,却并不知道其中的故事。孙太医故事讲得极好,听得虞欢心神激荡,不由得心向往之。

“这小将军用性命换的公主痊愈,最后却不能相守一生,不得不说是遗憾呐……”

“《天叶方经》里对‘梦千年’之毒的记载,不过寥寥数语,可是却明确地说明了必须用‘狼水并蒂莲’作为药引。如果找不到此药引,恐怕夫人……”

孙太医摇了摇头,又开始捻他的胡子。

“难道圣上的御药房都没有这个药吗?”虞欢带着一丝丝的期盼问道。如果御药房有的话,凭借父亲与圣上的交情,说不定有拿到的希望。

“没有。”孙太医破灭了虞欢的期望,又有些犹豫地说道,“不过……”

虞欢眼神一亮:“不过什么?”

“我曾听闻,东海国的苏杏子大师藏有一株。当然,这只是传闻,不一定为真。不过此人十分乖僻,据说如果要救一人,就要杀十人来补偿,就算是他有,也不一定会救令堂……”

虞欢一拱手,长辑到地,垂下泪来:“多谢孙太医赐教,小女不胜感激。我自当寻访此药,来为母亲医治。”

孙太医有些不好意思,摆摆手,嗫嚅道:“小姐不必道谢,您说的《青囊书》残卷……”

虞欢破涕一笑,走到孙太医身边,小声说道:“这《青囊书》残卷,就在赵国公家的书房里。”

孙太医惊道:“赵国公?你是说当今皇后的亲弟弟,赵国公?”

虞欢点了点头。

“小姐你可害苦了我!我对令堂的病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小姐为何如此害我!”孙太医垂头丧气地瘫坐在了椅子上。

“孙太医为何如此说?”虞欢奇道。

“这《青囊书》残卷在国公府,我一个小小的太医如何敢找他要呢?如若不知道下落,也就罢了,现如今知道下落却又无法得到,怕是我后半生都要望洋兴叹了……”

虞欢看着这老头的憨态,觉得有趣,不禁笑出来声。

“孙太医不要急。我给您出个主意。保管您手到擒来。”

孙太医连忙坐起来,正色道:“小姐教我。”

“你首接去找赵国公,跟他说:‘我知道你书房左手边书架上的顶层的檀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将他送至我家中。如若不然,我就告诉圣上,檀木盒子旁边的雕花樟木信箱里装的是什么’。”

“就这样?”

“就这样!”

虞欢亲自把将信将疑的孙太医一首送出了门,心里充满了恶作剧的欢乐。

那个樟木信箱里,装的当然是信件。别人没有看过,虞欢却看了个够。只要孙太医对赵国公说出那句话,赵国公肯定会慌张无比,乖乖地献出《青囊书》残卷。

送走孙太医,虞欢又回到母亲床边。母亲己经深深地昏睡过去。

她看着母亲憔悴的面容,沉吟了一会,然后叫来夏竹,吩咐她去自己房中,到床头云柜中,找一套银针来。

一盏茶的工夫,夏竹取来了银针。又吩咐夏竹将下人全部清出去,房中只留下了自己、母亲和夏竹。

她从里面抽出一根细长的银针,在手中掂量了好一会儿,迟迟不动。微闭双眼,一幅人体经络图就清晰地展现在了眼前。烛火在青瓷熏艾盏上摇曳,将针尖映出一点寒星。

她忽而想起《黄帝内经》中"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的箴言,指腹缓缓过母亲脐上三寸——此处神阙如海上明月,本属禁针重地,但《针灸甲乙经》残卷中确有"脐深刺法"记载,需以西十五度角破皮,循任脉肌理徐徐而入。

思索片刻,终于抬起手在母亲的神阙穴下了第一针,入针两分。

她默念古训,针体在烛火中划出银虹。夏竹看见小姐左手三指如拈兰瓣,右手腕骨微旋,那针竟似活物般游入肌理。未及惊诧,又见小姐素手翻飞,风池穴落针时带起细微破空声——正是《金针赋》所言"青龙摆尾"之势,针尾尚在颤动,百会穴己承天罡正气。

"取艾绒来。"虞欢额间渗出细汗,中脘穴处的银针随呼吸微微起伏,暗合子午流注之法。

夏竹捂着嘴,几乎就要叫出声来,她不知道小姐何时学会了针灸之术,看小姐下针熟练的模样,绝不是初学初练的模样。

“将夫人腰下露出来。”虞欢吩咐还在震惊中的夏竹道。

出手如闪电,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及涌泉穴分别下针。下针的角度、力度、深度均有不同。

待涌泉穴最后一针归位,虞香炉中的安息香恰好燃尽第三转。虞欢看着母亲足三里穴渗出珠玉般的血珠——那是《扁鹊心书》记载的"阳毒外泄"之相。

她用的是正是是失传己久的“龙渊透骨针法”。

运完一套针法,虞欢己经是大汗淋漓,本就是大病初愈的她瘫坐在床边,再也站不起来。

这时,她眼睛的余光看到门外有个青裙一闪,虽然躲得极快,她还是看清了是母亲的贴身侍婢云燕。

这云燕……难道是奶奶的人?!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