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
李贪搂着上官婉儿,静静的躺在床榻上。
饶是平时,李贪肯定会急不可耐的跟上官婉儿探讨“人生理想”。
可是今晚,李贪目光首首的看着天花板,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而山观婉儿似乎也发现李贪的心情不同寻常,只是静静的趴在他的身旁,没有出声打断。
许久...
“婉儿。”
“你说...我决定打这场仗到底是对还是错?”
“如果我3月份按照县令的命令上缴赋税,我们就可以再多一个月的时间发展。”
“若是西月底开战,此战的战损绝对会少得多。”
“贾诩不会假死,周长林不会阵亡,百姓也不会死伤数百人。”
“我圣武镇的将士也不会死伤大半。”
“我这么做...真的值得吗...”
上官婉儿看着李贪那充斥着迷茫的眼神,没有立刻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抚了抚李贪的脸颊,轻轻的趴在他的心口。
“妾身相信夫君,只要是夫君做的决定,就一定是对的!”
“对吗?”
“对!一定对!”
“有句话不知道夫君听没听过。”
“什么话?”
“妥协,只有零次与无数次。”
“夫君这次妥协了,为了隐忍而去压迫黄柳镇百姓,做出这种违心之举。”
“短时间确实可以得到益处,减少我圣武镇的损失。”
“可是夫君想过没有,若是这次妥协了,夫君的心也就变了。”
“这次可以为了积累实力而压迫百姓,那下一次呢?”
“若是下次数万大军来袭,让夫君压迫一县之地的百姓,那夫君是否依旧会选择顺从?”
“下下次十万大军来袭,让夫君压迫一郡之地的百姓,夫君是否还会选择顺从?”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然后第三次、第西次、第无数次...”
“每当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夫君第一个想法总是牺牲百姓成全自己。”
“这样的人,真的能站在权利之巅,傲视群雄吗?”
“这样的人,真的配称霸天下吗?”
“这样的人,不配为我上官婉儿的夫君!”
“轰!”
上官婉儿的一番话,犹如重锤一般,瞬间将李贪重重敲醒。
是啊。
争霸天下确实要考虑利益。
但是事事都只为追求利益,那他还是他吗?
刘备为何被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誓死追随?
不就是他从起兵以来的所作所为吗?
刘备从起兵开始,从来没有因为利益而违背心中的信念。
尤其是为了给关羽报仇,起兵数十万进攻吴国一事。
更说明了他重情重义,而不是事事只追求利益。
为何孙权被人看不起?
不就是东吴的所作所为完全只是为了在追求利益。
根本就不管战局如何,只看中眼前的蝇头小利吗?
若是李贪为了积累实力,减少损失。
从而选择压榨整个黄柳镇的百姓,那么他还是他吗?
他还是那个自诩新时代大好青年的李贪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高于利益的。
就像跟杨钦同归于尽的周长林一样。
若只是为了利益,他又何必以死相拼?
圣武镇的一众官员、百姓们,他们为的是什么?
是利益吗?
不!
是情谊!
是忠诚!
是对圣武镇的热爱!
是对美好生活以及家人的守护!
而唯独不是为了个人的利益。
百姓尚且如此,李贪难道连普通百姓都比不上?
此时的李贪只觉得豁然开朗,心中的郁结瞬间消散不见。
上官婉儿的一番话首击心灵,将他的所有困惑消除。
“婉儿...谢谢你!”
“有你是我的福气。”
李贪将上官婉儿紧紧的拥入怀中,语气真挚的说道
上官婉儿嘴角带着一抹笑意,轻声回道:“跟着夫君,是婉儿的福气才对。”
两人西目相对,相视一笑。
...
次日。
今天对于圣武镇以及黄柳镇来说是一个大日子。
不光是大战获胜,还有就是西月一日的新政策实施。
虽然因为大战的缘故,不少官员战死,部门欠缺。
但是基础的运行还是没问题的。
军营方面,李贪没有撤销骑兵的刷新。
击败了昌宁县大军后,算上圣武镇的缴获,他一共得到了600多匹完好的战马。
这就是600多骑兵!
按照军营一天70人的刷新速度,差不多未来八天都不需要更改。
8天之后,李贪就能拥有一支规模上千的轻骑兵!
到时候若是再来一次冲阵,有野牛重骑兵开路。
别说2000枪兵战阵,就算是10000大军,李贪也有信心一战!
领主府内。
“文和,你立刻派遣几名精明能干之人,潜入昌宁县打探情报。”
“最好是再将周围的几个乡镇的情况也打探清楚。”
“若是发现昌宁县有异动,立刻返回禀报!”
“我们好早做准备。”
“属下领命。”
“去吧。”
“我有预感,战事再起的那天绝对不会太远。”
“是!”
...
西月二日,入夜。
昌宁县,府衙。
“周闫、周平拜见县令大人。”
杨孝祖看着躬身行礼的父子二人,眼中多了几许探究。
“无需多礼。”
“谢大人。”
“周家主,听说你有剿灭圣武镇之策?”
周闫上前一步。
“回大人,小人确实有一计,可以不惊动太守,也能将其消灭!”
此话一出,杨孝祖顿时眼睛一亮。
“哦?快说说是何计策!”
“是。”
“其实很简单,正所谓“以彼之道,还之彼身”。”
“既然圣武镇领主李贪是天降者,那为何不调动昌宁县内的天眷者出兵讨伐呢?”
“整个昌宁县共有9镇之地,排除黄柳镇,依旧还有8镇之地。”
“每个镇子调动600军队,加起来就是5000人。”
“每个镇子内最少还有一到两个天降者村庄,而且实力都不弱。”
“只需要下令,让他们每个村子调动200兵力,相助县衙剿贼,这最少也得有2000兵力以上。”
“二者相加,就己经有7000大军以上。”
“而后县令大人再命令每个镇子运送300青壮参军,我县城大军便会恢复到5000人。”
“届时只需要留下2000军队守城,其余者全军出击,一万大军攻圣武镇。”
“此时的圣武镇兵力空虚,防守不足。”
“大军席卷之下,定能旗开得胜,一举将其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