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林宇以高瞻远瞩的智慧和坚定不移的决心,为巩固大明王朝的根基精心布局,各项举措也如春日播种,开始萌发出令人欣喜的初效,但在这看似平静的表象之下,如隐匿于深海的暗流,正悄然无息地涌动,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
在军事领域,随着边境防御体系在林宇的大力推动下日益强化,局势逐渐稳定,一些长期驻守边境的将领,在胜利的光环下,心态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他们沉浸在抵御外敌的赫赫战功之中,居功自傲的情绪如野草般肆意生长。这些将领自恃劳苦功高,逐渐将军纪视为无物,行为愈发放纵。
最为严重的是,他们竟私自克扣军饷,将本应发放给底层士兵的血汗钱,装入自己的腰包,以满足个人的贪欲。这些将领深知军饷对于士兵及其家人的重要性,却依旧利欲熏心,毫无愧疚之意。他们通过虚报兵员数量、伪造账目等手段,堂而皇之地侵吞大量军饷。而那些身处底层的士兵,本就靠着微薄的军饷维持生计,面对将领的克扣行为,心中的愤怒如火山般不断积聚。
这种行为引起了底层士兵的强烈不满,他们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为国家保家卫国,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士兵们的日常训练愈发消极,私下里的抱怨声也越来越大。军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不稳定因素,往日的团结与信任逐渐被猜疑和不满所取代。虽然暂时还未引发大规模的混乱,但这种潜在的矛盾犹如隐藏在地下的火种,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便可能燃起熊熊大火,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烧得灰飞烟灭,对边境防御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在经济领域,林宇推行的商税降低和商业限制放宽政策,犹如春风化雨,极大地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市场上熙熙攘攘,贸易活动空前活跃,各地的商品如潮水般流通。然而,这繁荣的背后,却吸引了一些不法之徒觊觎的目光。
部分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犹如被贪婪蒙蔽双眼的恶狼,开始涉足走私活动。他们与沿海海盗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走私网络。他们将朝廷明令禁止出口的物资,如兵器、粮草、珍贵的矿产等,偷运出境,以谋取暴利。同时,从海外走私大量奢侈品入境,这些奢侈品包括华丽的丝绸、精美的瓷器、珍贵的香料等,通过逃避关税,以极低的成本进入国内市场,然后高价售卖。
这不仅严重损害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使得本应用于国家建设和民生改善的资金大量流失,也扰乱了正常的商业秩序。那些诚信经营、依法纳税的商人,在这些走私商人的不正当竞争下,生意受到严重冲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而且,这些走私活动涉及的利益链条错综复杂,如同一张庞大而隐秘的蜘蛛网,背后可能隐藏着朝廷官员的庇护。这些官员为了一己私利,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走私活动大开绿灯,通风报信,阻碍执法部门的打击行动,使得打击走私的行动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举步维艰。
在人才选拔与教育方面,科举制度对实用学科的重视,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引发了轩然大波。一些传统学究,他们自幼沉浸在儒家经典的世界里,思想保守且固执,认为这些实用学科是奇技淫巧,与他们所尊崇的儒家正统思想背道而驰,不应在科举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传统学究在文人圈子中颇具影响力,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学识和威望,通过著书立说、讲学辩论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大肆宣扬自己的观点。他们在著作中,用犀利的言辞批判科举改革,试图让人们相信实用学科会败坏学风,误导学子。在讲学过程中,他们向众多学子灌输传统学问才是正道的思想,贬低实用学科的价值。
这使得社会上对于科举改革的争议逐渐升温,原本一心追求学问、渴望通过科举为国家效力的学子们,在这种争议声中感到迷茫和困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平衡传统学问与实用学科的学习,是继续埋头钻研儒家经典,还是顺应改革潮流,努力学习实用知识。这种迷茫情绪在学子群体中蔓延,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方向,对国家的人才培养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在文化层面,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门逐渐打开,一些外来思想如潮水般涌入大明。这些外来思想源自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与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价值观、道德观、社会理念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冲突之处。
这引发了部分保守文人的恐慌,他们视传统儒家思想为大明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根基,担心这些外来思想会如洪水猛兽般冲击大明的传统文化,动摇国家的思想根基。于是,他们发起了一场抵制外来思想的运动,通过撰写文章、发表演讲等方式,呼吁民众坚守传统,排斥一切外来文化。他们强调传统文化的优越性,贬低外来思想的价值,甚至将外来思想描绘成毒害人心的毒药。
这一运动导致文化领域出现了分裂的迹象,原本包容开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学者们不再能够心平气和地交流和探讨不同的思想,而是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和对立之中。一些支持外来思想的学者受到排挤,学术交流活动也受到了阻碍,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受到了抑制。
林宇此时尚未完全察觉这些悄然出现的问题,每日仍专注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改革举措的推进。但敏锐的张居正己凭借着他对局势的深入洞察和丰富经验,有所感知。他深知这些暗流若不及时遏制,将会如溃堤的洪水般,对大明的稳定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张居正心急如焚,决定找个合适的时机,向林宇如实禀报这些情况,与他一同商讨应对之策,力求将这些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大明王朝能够继续沿着繁荣稳定的道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