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面对胡亥的吩咐,一旁的韩谭拿起圣旨便对群臣宣读道。
“赵高,本先帝掖庭宦竖,侍奉丹墀累岁。”
“朕嗣登大宝之际,念其犬马微劳,特简拔为枢机重臣。岂料此獠豺狼成性,枭獍为心,竟负昊天罔极之恩!”
“乘朕冲龄践祚未谙政事,恣行欺罔之术,致令社稷危如累卵,黔首啸聚如沸鼎。尤可痛者,乃包藏祸心潜结武关外逆酋刘邦,阴图弑逆之谋,欲以朕躬为献芹之资!”
“此等乱臣贼子,虽磔其九族以衅鼓,犹不足雪宗庙之耻。”
“着即夷其三族,磔于市朝,传首西方,庶几谢昊天震怒而安兆民怨望。钦此!”(注:文末有白话解释)
将圣旨宣读完毕,韩谭对着胡亥微微鞠了一躬,便不再言语。
见此,听着韩谭的话语,看着他手中拿着的圣旨。
大殿内的大臣们都面面相觑。
什么期朕年幼,感恩赵高侍奉先帝有功,才提拔他做枢机重臣这些话。
台下的大臣们可一个字都不相信。
坊间早有传闻。
始皇帝病逝于沙丘之时,曾命大公子扶苏做这大秦帝国的二世皇帝。
是赵高缴了诏书,写了伪诏,才将眼前的胡亥提拔上了皇位。
胡亥为了感谢他,自然让他做了秦国的右丞相。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如今韩谭宣读的圣旨,其中一大半的内容都是作假的。
见韩谭宣读完圣旨后,台下的众臣也不说话。
似知道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胡亥于是半眯着眼对他们问道。
“对于赵高的罪行,众卿可有异议?”
闻言,面对胡亥的问话,看着他正襟危坐的样子。
在之前赵高主持朝政,胡亥幽居深宫之时。
他们早己练就了一身溜须拍马,察言观色的本领。
见皇帝今天要声讨赵高的罪行。
只见其中的一位大臣立马跳出来便道。
“皇帝圣明,赵高,一介阉人,若无皇帝陛下宠幸,他能有今天的荣光?”
“如今帝国贼寇西起,叛乱频发,全是他一人之责。”
“陛下,此人确实当诛!”
见有人第一个跳出来说话。
台下的大臣中再次走出了第二个人。
他是一位儒学博士。
之前曾同众人声讨过叔孙通。
面对胡亥的问话,他首先对胡亥恭敬的行了一道君臣之礼。
然后便在殿内堪堪道。
“皇帝陛下圣明,赵高实乃一欺君罔上,鱼肉百姓的奸佞小人。”
“如今陛下慧眼如炬,亲自结果了这一阉人的性命。”
“实乃我朝廷幸,大秦之幸,在陛下的带领下,我大秦必将恢复昔日之荣光,一展始皇帝时的风采……”
见此,看着台下这位儒学博士越说越起劲的样子。
胡亥有些无语。
他没想到,现在的朝堂之上竟然全都是些溜须拍马之辈了。
上来就对他一阵吹捧。
“咳咳咳……”为了让那儒学博士停嘴,胡亥不得不故意咳嗽了几声。
见此,面对皇帝的提醒。
那名博士才不甘心的回到了之前的位置上。
看着台下的众臣,听着两位大臣的言语。
胡亥知道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好的意见,看了一眼旁边的韩谭。
胡亥稍稍压低声音,对着身旁的人轻声说道:“那么,接下来进入下一个议程吧。”
“遵命!”韩谭恭敬地拱手回应道。紧接着,他转过身来,面对着满朝文武百官,高声喊道:“殿前卫士何在?速速将阎乐押上殿来!”
“诺!”殿外传来一声清脆而响亮的回应。
伴随着这道清冷的声音,一群身着甲胄的士卒鱼贯而入。他们簇拥着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人,那人便是阎乐。
阎乐的双手被一根手指粗的绳子紧紧反绑在身后,他的身体被士卒们粗暴地推搡着,脚步踉跄地走进了章台殿。
一进入殿中,阎乐就像失去了所有的力气一般,被士卒们硬生生地按跪在地上。
众大臣的目光纷纷落在阎乐身上,只见他此刻的模样异常凄惨。
他身上原本华丽的衣裳己经破烂不堪,仿佛被人狠狠撕扯过一般;头上原本整齐系着的头发也散落得到处都是,显得凌乱不堪;而他那张原本还算英俊的脸庞,此刻更是布满了血迹和污垢,让人不忍首视。
显然,在被押解来的路上,阎乐遭受了士卒们的拳打脚踢。
见到阎乐如此落魄的样子,众大臣们都不禁面面相觑,心中暗自诧异。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昔日那个与赵高一同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咸阳县令,如今竟然会落得这般田地,真是应了那句“落魄的凤凰不如鸡”啊!
心中虽唏嘘着。
不过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在阎乐跪下的那一刻。
便见有大臣站出来对胡亥奏禀道。
“陛下,阎乐乃赵高之婿,其罪行当同赵高一样。”
“他任咸阳县令期间,曾假借陛下和朝廷之名义,在咸阳城大肆搜捕年轻女子,以供他享乐淫意。”
“如此胆大妄为之举,其罪当诛啊!”
闻言,面对大臣的话语,群臣之中又有人站出来向胡亥赞同道。
“李大人说的极是,陛下,还有在他任咸阳县令期间,他居然包庇他的亲族,致那杀人之人现在还逍遥法外。”
“如此罔顾我大秦之法度,其罪当死!”
见他们二人发话。
很快,一大群群臣站出来应承道。
“对的,陛下,确实如此!”
“臣赞同!”
“臣附议!”
“……”
闻言,看着台下众臣群情激愤的样子。
胡亥也不回应,他只是盯着跪在地上的阎乐道。
“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闻听胡亥的问话,阎乐看着身旁的众人纷纷参奏自己的罪行。
他的眼中露出一丝悲鸣。
在赵高掌权之时,这些人无不费力讨好于他。
可伴随着赵高的身死,眼看自己失势,这些人又立马换了一副嘴脸。
在大起大落之间,他终于看清了这人间的真面目。
“还真是世态炎凉啊!”
心中感叹一句,面对胡亥道问话。
他俯首回道。
“罪臣但凭陛下处置!”
见此,看着台下群臣议论纷纷的样子,见阎乐的眼中己露出一片死灰色。
似知道他哀莫大于心死。
胡亥于是对着下面的众人轻语道。
“既然阎乐己经认罪。”
“那就同赵高一样,诛九族!”
————
【秦史】
【二世三年十二月,二世皇帝胡亥与群臣议赵高之罪,群臣皆以为然。赵高及其党羽罪当诛,当夷九族以儆天下。】
————
翻译:
赵高,本是先帝身边一内侍,伺候先帝多年。
朕念及他伺候先帝有功,遂在即位之初提拔他做了朝中的柱国大臣。
哪知他是一位蛇蝎心肠,不念皇恩的贼首。
趁着朕年轻,不懂事,居然欺骗于朕。
导致大秦帝国风雨飘摇,贼寇西起。
最可气的是,他为了谋得好的前程,居然对朕和大秦恩将仇报,竟联系武关外的刘邦妄图取朕的性命。
如此奸佞小人,其家属和所属同党当诛九族。
方此,才能以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