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看着章邯恭敬从命的样子。
那太监的眼中露出满意之色。
接着环顾三人,太监又道。
“我的使命总算完成了,我现在就回咸阳向陛下复命。”
“特使大人车马劳顿,一路辛苦,不在营中歇息几日再走吗?”见此,章邯立马在一旁陪笑道。
“不了,皇命要紧。”
“诸位将军,我和陛下在咸阳等着你们凯旋的消息。”
说罢,对着三人拱手行了一礼,那太监便欲向营帐外走去。
见此,三人也对着他也回了一礼。
见他去意己决,于是章邯只得对着帐外的小兵传令道。
“传令兵,派人好生护送特使大人离开。”
“诺!”
随着一声回应。
那前来宣旨的特使便在小兵们的护送下离开了营帐。
对此,章邯三人倒没有出账相送。
章邯凝视着那太监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缓缓转过头,目光落在行军桌上那道棉帛圣旨上,仿佛那上面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玄机和深意。
章邯的面色在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犀利如刀。
他猛地转头,手指首首地指向那道圣旨,声音低沉而威严地对司马欣和董翳二人问道:“你们对这道旨意有何看法?”
董翳显然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皇帝圣明啊!从这道旨意来看,他显然己经洞悉了如今巨鹿战场上的真实局势。”
董翳的语气中透露出对皇帝决策的赞赏和认同。
看了一眼二人,他接着分析道。
“我们在此与叛军对峙,不仅白白消耗兵力和物资,而且局势对我们并不利。”
“倒不如撤回函谷关内,凭借函谷关的天险进行防守。这样一来,虽然不能一举击溃叛军,但至少可以与他们平分秋色,不至于处于绝对的劣势。”
董翳的分析条理清晰,让人不禁点头称是。
然而,章邯并没有被他的观点所左右,他的目光越过董翳,落在了一旁沉默不语的司马欣身上。
司马欣此时似乎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对于章邯的提问,他只是含糊地应了一声:“嗯,有理,有理……”
见此,看着司马欣痴痴呆呆的样子,章邯似知道他心中之所想。
于是对他笑道。
“怎么?你现在心中想着的是不是皇帝居然会杀了赵高?”
“一位庸主居然能轻易杀了一位权臣?”
“你对此很疑惑,是不是?”
“嗯!”闻听章邯的话语,司马欣点了点头。
在他的印象里,胡亥平时不理朝政,沉迷女色,昏聩无能,他始终想不明白为何这样的人能诛杀赵高。
见司马欣陷入纠结之中,一旁的章邯拍了拍他的肩膀继续道。
“想不通就别想了呗,皇帝诛杀了赵高,这总归是一件好事。”
“并且,他还赦免了我们巨鹿战败的罪责,让我们全力以赴应对叛军,没有后顾之忧。”
“如今看来,我大秦有中兴之像!”
“是啊!”章邯的感叹声在空气中回荡,董翳在一旁连忙应和,仿佛这简单的两个字就能表达出他心中所有的感受。
随后,董翳的目光缓缓落在了那堆被章邯砍烂的竹简上,那是项羽亲笔所写的劝降书。
他凝视着那些破碎的竹片,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谁能想到,前一刻我们还在看着项羽的劝降书,下一刻,皇帝的圣旨就送到了我们的面前。”董翳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感慨和无奈。
“这难道不是天意吗?”他转过头,看着章邯,似乎在寻求对方的认同。
章邯沉默片刻,然后微微点头,表示同意董翳的看法。
就在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司马欣也从痴呆中苏醒过来。
他的目光在章邯和董翳之间游移,最后停留在那堆破碎的竹简上。
“是啊,前一刻我们还在为自己的命运和这二十万将士的性命而担忧,脑中不时冒出大秦或将亡于我们之手的恐惧。”司马欣的声音有些低沉,仿佛还沉浸在之前的忧虑之中。
“然而,现在,随着陛下的一道圣旨,一切的一切都迎刃而解了。”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感觉,同时也透露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那么现在,这样的大秦值得你效忠不喃?”章邯嘴角微扬,似笑非笑地看着司马欣,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司马欣闻言,心中猛地一震,他想起之前自己对章邯说过的那些话,不禁感到一阵窘迫。
他的脸色瞬间涨得通红,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章邯见状,心中暗笑,他知道司马欣此时定然十分尴尬,但他并未打算就此放过他。
于是,他故意用略带嘲讽的语气说道:“怎么?无话可说了吗?”
司马欣的脸色愈发难看,他咬了咬牙,终于鼓起勇气说道:“上将军,之前是我心思单纯,生了叛秦之心,还请你恕罪。”
说完,他深深地向章邯鞠了一躬。
章邯见状,心中的不满稍稍缓解了一些,但他并未完全释怀。
他淡淡地说道:“罢了,我也并非真的要怪罪于你。只是希望你日后能明白,这世间之事并非如你所想的那般简单,也不是你眼中所见的那样真实。”
“所见并非事实的全部。”
闻言,司马欣连连点头,说道:“上将军所言极是,我定会铭记在心。”
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司马欣接着说道。
“不过你放心,自此以后,我绝对对大秦再无二心,若有违此誓,天诛地灭,誓不为人。”
说罢,他一脸正色,紧紧握住拳头,向上天发誓。
古人迷信,对于誓言看得极重。
章邯见司马欣如此郑重其事,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终于消散了。
“很好!希望你能说到做到。”
接着,看着桌面上摆放的那道圣旨,见军心己稳,几人心中再无疑虑,章邯随即向司马欣和董翳吩咐道。
“既然皇帝下令,那我们便遵照他的圣旨行事。”
“命令全军,今晚趁着夜色,迅速撤离棘原,全速前往函谷关。”
“诺!”
————
【秦史】
【二世三年十二月,与项籍军棘原数日,会二世诏至军中,章邯遂乘夜将二十万众溃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