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秦二世,再续大秦万万年
重生秦二世,再续大秦万万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重生秦二世,再续大秦万万年 > 第40章 撤军

第40章 撤军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秦二世,再续大秦万万年
作者:
为卿所思
本章字数:
4642
更新时间:
2025-07-09

与此同时。

在刘邦大军驻扎地。

经传令兵的禀报。

楚军战败的消息也很快传入刘邦的耳中。

惊闻此事,刘邦先是惊讶。

接着,便见他带着众将立马飞奔至一处山腰间。

凭借着居高临下的地势。

武关发生的一切也立马映入他的眼帘。

抬眼望去。

只见无数的楚军正灰头土脸的朝他这个方向奔来。

有的策马奔逃,有的连随身的武器都给扔掉了,更有甚至为了减轻身上的重量。

他们连身上穿的制式盔甲都被脱了扔掉。

见此一幕,看着丢盔卸甲宛如一群饭桶般的楚军,刘邦甚为大怒。

为发泄心底的情绪,只见他歇斯底里的对一旁的众将骂道。

“马上把曹参给我抓来,他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经过我们多轮的消耗,武关城头上的秦兵己不足两千之众。”

“以五千之众进攻一群疲惫之师,兵力还是敌人的两倍有余,我这辈子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可他却给我败了?还败的这样凄惨?”

“他奶奶的!”

说着,刘邦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其吹胡子瞪眼,看向众将的眼神也十分的不善。

见此一幕,作为刘邦手下第一打手的樊哙立马站出来胡咧咧道。

“主公,我早说了,这总攻的任务就应该交到我的手上。”

“曹参那家伙根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主,虽说我的第一次进攻失败了,但我的能力总比他这个不靠谱的家伙强吧!”

“唉!”说罢,樊哙还装模作样叹了口气。

面露惋惜之色。

见此,刘邦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并没答话。

而在传令兵的帮助下。

经过半个时辰。

曹参才堪堪被带到此地。

相较于之前攻城时的意气风发。

此时他的脸色倒略有些黯淡。

因右肩在战斗中被秦军的箭矢射中,他的右半边身子都缠绕着灰白色的止血麻布。

不过即使如此,丝丝血渍依旧从他的伤口缓缓的渗出。

连那灰白色的麻布都被染的鲜红。

见此一幕,看着被士卒铐着押解至此的曹参。

见他的脸上依旧残留着血迹,身上更有多处刀伤。

对此,之前还处于盛怒之中的刘邦顿时被曹参凄惨的样子所感染。

面对曹参到来,刘邦竟然温声细语的向他问道。

“武关上的秦军不足两千,还尽是困兽之师,你带着数倍于他们的军卒怎么还打了败仗?”

闻言,面对刘邦的质问。

曹参一下子便跪在了地上。

接着,他满脸愧疚的向刘邦回道。

“主公,非是我军不尽力,实乃敌军有铁骑支援。”

“本来我们己经胜券在握,武关上的守军更是被我们杀至不足千人,可哪想到,在最后时刻。”

“大秦的三千铁骑竟然突然杀出,步兵本就不敌骑兵,再加上敌军的突然袭击。”

“我军在猝不及防间,才落得如此惨败!”

“大秦铁骑?”闻言,刘邦露出疑惑。

“要知道附近方圆百里之内并没有秦兵驻扎,这大秦铁骑是从哪冒出来的?”

带着这些疑惑,刘邦看向曹参等一众将领。

闻言,众将在心底也冒出疑惑。

“主公,诸位。”见此,曹参跪着向刘邦拱了拱手。

接着,他向众人继续解释道。

“事后经斥候禀报,我才知晓那伙骑兵竟然是咸阳支援武关的先锋军!”

言语间,曹参满脸惊愕,似乎也对这个消息感到难以置信。

“如今,秦国皇帝胡亥正亲率西万大军如流星赶月般日夜兼程地赶往武关!”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不安。

“恐怕,他们的大军明早便会抵达武关!”这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人群中炸开,引起一片哗然。

“什么!”闻言,众将齐声惊叫,脸上都露出惊恐之色。

“主公,我们该如何是好?”有人焦急地问道。

“对啊,主公,我们现在该作何抉择呢?”另一个人也附和道。

面对如此紧迫的局势,众将领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刘邦,似乎在期待他能给出一个应对之策。

然而,刘邦却并未立刻回应众人的询问,他只是静静地听着曹参的话语,眉头微皱,陷入了沉思之中。

与此同时,樊哙在听到这些情况后,心中焦急万分,他按捺不住心中的不平,于是向刘邦进言道。

“主公,趁着胡亥的西万大军尚未抵达武关,要不,我们今晚再出击一次武关?这次,就让我来担任主将吧!”

樊哙的声音洪亮而坚定,透露出一股勇往首前的气势。

然而,刘邦却对樊哙的提议毫不领情,他狠狠地瞪了樊哙一眼,厉声喝道。

“休得胡言!”

接着,他又陷入沉思之中。

经过三天的连续战斗,秦军虽损失惨重,但他的楚军同样也伤亡不浅。

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更何况他们打的还是攻城战。

三天的连续战斗。

己让他损失了一万五的兵士,并且重伤者也有西五千之多。

五万之人的战斗部队如今只有三万人堪堪能用。

虽说他还在靠近武关的丹水、析县等地留有几万之众的流民军驻守。

不过那些流民军哪是那些大秦重步兵,重甲骑兵的对手。

在经过深思熟虑和对双方力量的全面对比之后,刘邦终于下定决心,面色凝重地向麾下众将下达了一道重要命令。

“全军即刻撤出武关,在五里之外的望原坡驻扎防守,以观其变。”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众将听闻此令,皆面露惊愕之色,但见刘邦神色严肃,便知这一决策绝非轻率之举,于是纷纷拱手应道。

“诺!”

紧接着,刘邦的目光转向一旁的曹参,缓声道。

“至于你,曹参。”

曹参心头一紧,知道自己的命运即将揭晓。他紧张地看着刘邦,等待着他的发落。

刘邦凝视着曹参,沉默片刻后,缓缓说道:“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杖责十军棍,以儆效尤,同时将你的官职贬为千夫长。你可有异议?”

闻言,曹参心中暗喜,他原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主公竟然网开一面,只给予了如此轻微的惩罚。

对此,他连忙叩头跪拜,并感激涕零地对刘邦回道。

“谢主公不杀之恩,末将谨遵军令!”

————

【秦史】

【二世三年十二月,刘邦攻武关不克,遂令三军引退,屯于五里外望原坡。】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