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中谋划,终究挡不住阳光下欢腾。
魏征离去两日,益都城内仍沸腾不止。
从街头巷尾到茶楼酒肆,上到八十岁老妪,下到七岁稚子,人人都在热议那些招贤策论。
德云酒楼王掌柜抓住商机,特意在大厅里搭起高台,重金请人讲解策论试题。
此刻高台周围己挤满锦衣士子,小二们端着酒水穿梭其间,生意比往常好了三成不止。
“诸位公子!”王掌柜扯着嗓子喊道,"这位许老丈祖上五代都是治河工匠,在黄河大堤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什么汛期水势、决堤征兆,老人家闭着眼都能说个分明!听他讲讲黄河水情,说不定能给诸位带来些许灵感!"
“少废话!快开始!”
“就是,别耽误本公子迸发灵感!"
王掌柜讪笑着退下。
一位须发花白、满脸沟壑的佝偻老人颤巍巍登上高台。
望着台下黑压压人群,老人枯瘦手指不自觉地发抖,心里比决堤还慌,干裂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来。
“老头,快说啊!你当这是选花魁呢?站着让大伙看?”
“掌柜的,这就是你请的能人?”
眼见场面要失控,王掌柜急得首跺脚:"许应水!许大爷!您倒是开口啊!说好了,公子们有赏!"
叮叮当当的铜钱雨点般落在台上。
说来也怪,看到钱币滚动,许应水浑浊的双眼突然亮了起了,心里也不再慌张。
他朝西方作了个揖,声音渐渐平稳:“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想要治水防范,唯有加固堤坝,清挖河中泥沙……”
“汛期最为凶险。若遇见着堤坝渗水就赶紧逃命,能跑多远跑多远,活命就是万幸,莫想什么抢救家当!”
“什么堵漏分洪,想都不要想,那是说书人编的……"
“老丈此言未免有些偏颇!”
清朗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只见一位锦衣少年负手而立,正是微服出巡的赵王杨杲。
“哪来的毛头小子?这有你说话的份?”一个士子不耐烦地呵斥。
"放肆!"沈光一声暴喝,"胆敢对殿下无礼!"
刹那间,满堂寂静。
方才叫嚣的锦衣公子脸色煞白,手中酒杯哐当坠地。
满堂儒生呼啦啦跪成一片,掌柜额头磕在青砖上咚咚作响——谁能想到赵王殿下会微服私访来听策论?
“都起来吧!”杨杲摆摆手:“孤偶然听闻诸位议论黄河水患,一时兴起过来凑个热闹。”
王掌柜激动得声音发颤:"殿下光临,是小店天大的福分!"
杨杲环视众人:“洪水滔天时,可控决堤方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伤亡!”
“敢问殿下,何为可控决堤?”有胆大士子小声发问。
“预判水势,择低洼处迁走百姓,主动决堤泄洪。"
“可泄洪区的百姓……”
“他们的损失,朝廷全额补偿。”杨杲斩钉截铁“房屋塌了可以重建,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此法虽有损失,总好过听天由命,洪水冲到哪里,哪里百姓家破人亡!”
杨杲一席话说得众人心服口服。
不知谁带头,满堂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殿下仁德!”
“此乃上上之策啊!”
“大业十一年,若有殿下之策就好了!”
忽然有人高喊:“殿下,郡守施政一题该如何作答?”
杨杲似笑非笑:“孤若在此解答,这道题可就要作废了。诸位...确定要听吗?”
“要!”
“不...不要!”
场中顿时乱作一团,有人捂耳朵,有人往前挤,场面甚是热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铿锵有力的脚步声。
只见程咬金身披玄甲,龙行虎步跨入酒楼,抱拳朗声道:"启禀殿下,魏郡、梁郡、南阳、襄城西郡太守,现己押解至城门外候审!"
“好!”杨杲眼中寒光乍现,目光如电扫视全场,一字一顿道:“尔等莫要想着当官发财,今日便让你等看看,贪赃枉法鱼肉百姓,是何等下场!"
……
益都城郊,刑场高台。
西名身躯被麻绳死死捆在行刑台上,华贵绸缎沾满泥污,肥腻面皮在烈日下泛着油光。
最右侧之人拼命扭动,刀锋抵喉的寒意,让他尿湿了锦袍。
台下尽是衣衫褴褛百姓,每张脸上都刻着深仇大恨。
“那是魏郡太守张德昌!”一个瘦骨嶙峋老汉沙哑嘶吼,枯枝般手指剧烈颤抖:“这狗官强征赋税,逼得我儿投井!今日定要剜他一块肉回去祭奠!”
“梁郡狗官该千刀万剐!”瘸腿老农将草鞋砸向刑台:“我闺女被这畜生强行霸占,这条腿也是他让人打断的……”
“南阳三万冤魂,苦等今日多时,赵王殿下为民除害,我等愿为殿下立长生牌,给我南阳郡安排签委任状清官!”
“我们襄城郡百姓,跪求殿下天恩……”
这些全是被硕鼠害得家破人亡的百姓,长途跋涉赶来,只为目睹贪官斩首泄愤。
得知杨杲给魏郡派去签委任状清官,瞬间羡慕了。
熙熙攘攘人郡里,玄衣青年露出意外喜色。
悄悄打了个手势。
人群中立刻响起更多呐喊:“汝南郡请愿彻查太守!……颍川百姓求殿下斩杀太守,更换清官!……安定郡苦贪腐久矣!跪求殿下亲临彻查……”
许多不知情百姓,纷纷加入其中,扯着嗓子呐喊。
声浪一浪高过一浪,震得刑场都在颤抖。
人群外围,青衣小厮踮着脚张望:“赵王深得民心,彻查贪腐是民心所向啊!”
身旁的中年文士却眯起眼睛:“你注意看看,那些喊得最响的,有几个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百姓?”
“老爷是说...”
“嘘——”文士按住小厮肩膀,目光扫过人群里几个中气十足之人:“这世上最可怕,便是假借民意之手,把好事变坏!”
小厮心头一紧:“老爷,你说赵王会不会察觉真相?他会怎么做?”
“不知道,静静看着就好!”
小厮微微点头,安静了片刻,又忍不住小声嘀咕道:“老爷,赵王把你召来,若你让签委任令,你会签吗?”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