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刚回来的陈大强和林芬二人见两个孙子下楼迎接他们,笑得合不拢嘴,一人拉一个往客厅走去。
“爷,奶,你们快洗手,我去给你们打饭,饭在锅里还是温的。”大表弟说着,便开始拿碗打饭。
小表弟也不甘示弱,把叠在一起的塑料凳抽出两个,又给陈大强和林芬各自拿来了拖鞋。
两个宝贝孙子的举动给二人感动得胸口暖暖。
陈大强换过鞋子,习惯性的拿过墙角的烟筒,抽了几口烟,边吐着烟气边感慨孙子的孝顺。
好一会,陈大强才想起来问:“你们姐姐上哪去了?”
小表弟答道:“姐姐在楼上看书。”
陈大强又抽了几口烟,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忽的,从厕所出来的林芬也问了一嘴:“你们老妈呢?又出去打麻将了?”
两个表弟闭了嘴,支支吾吾。
林芬一看就知道什么个情况了,恼火的抱怨了几声。
“天天就知道出去打麻将,孩子作业也不知道辅导,像什么话。”
紧接着,她对两个孙子说:“你们要是有不会的作业可以问一下姐姐,暑假过后她就6年级了,比你们会的多一些,不会做的记得问,可别留空白。”
“嗯好。”两人异口同声应着。
其实温岚姗在楼上也没看书,无论是刚上来那会,还是外公外婆回来后,都没有在看。
面对自身这么个情况,看得进去个鬼,她今天散学典礼都是浑浑噩噩的,在演讲和发奖状的过程中,她无数次掐身上的肉也没能让她在这个似梦似真的地方醒来。
她不知道这能否被称作重生,还是困在了自己的臆想中。
如果是臆想,自己清楚的知道这不是现实生活,可为什么无法醒来。
如果是重生,不,没有如果,怎么可能有这么离奇的事...
今天无数次叹息,也没能让她心情舒服。
晚上八点刚过,她辅导两个表弟做完两页暑假作业后就下了楼,回到房间,反锁了门。
原本回到房间打算继续躺尸,刚躺回床上没多久,她房间靠近路边的窗户被敲响。
温岚姗顿时失了神,记忆一下子拉回当年的这个时候。
2015年,他外公外婆一家建好了两层小洋房,乔迁宴就在西月底。
自从一家子从老宅搬到新建的小洋房里住,温岚姗自然也随着一起搬了进来。
老宅在村子的最末尾端,那一地带都是祖屋,除了过年有人回来贴春联,平时几乎没人往那去。
所以1~4年级这几年,温岚姗是不合群的。
一来是离同学家远,二来是家里不那么富裕,因此被排挤。
她同学的家以及学校都在村子中心及村头部分。
且村子比较大,村尾末端没有路灯,房子老旧,年纪小点的几乎不敢往那钻。
自从她外公外婆一家,新房子建到了村子中心部分,和她说话的同学越来越多。
尤其是乔迁宴之后搬进来住,晚上偶尔有一两个同学喊她出去玩。
她也和同学们讲过她房间的位置,一楼最角落靠马路的窗户里头就是她住的房间,找她时只要敲一敲她都能听见。
后来,2015年的暑假至2016年的暑假,周末亦或者是放学早时,大伙总会相约着出去玩,而这集结的方式除了在家门口喊,就是敲窗户喊。
窗户外头的人见屋内毫无动静,叽叽喳喳议论过后,温岚姗听见大门口有人压着声音喊她名字,尾音拉的老长。
温岚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原因是与当年的记忆重叠。
这种奇妙的感觉将‘重生还是臆想’一事抛之脑后。
温岚姗大幅度扯开窗帘,迅速打开窗户。
看着窗户外站着的几个同学,她只觉很不真实。
有人揶揄:“哇,温岚姗,你不会睡着了吧?这才几点啊,比我家鸡圈里的几只老母鸡睡的都早。”
温岚姗听见这个贱兮兮的声音,那股不真实的奇妙感瞬间瓦解。
这声音是她的同桌——陈麟
“没睡着。”她敷衍道。
“我敲这么久的窗,门口喊这么久也没见你有个动静,又不敢大声喊你,掐着嗓子喊嗓子涩死了。”
“刚刚在2楼辅导两个表弟做作业,没听见。”
陈麟‘哦’了一声,接着问:“那今天出来玩不?刚才金鱼去学校看过了,校门没锁,好多广场舞大妈在里头跳舞,一起去学校玩撕名牌呀。”
温岚姗应了,问他:“加上我不过7人而己,还有谁?”
陈麟没着急回答,先看了眼手机。
他说等等,他还在等人回信息才能确定。
温岚姗嗯了一声,在衣柜里翻找着,七月的天虽然热,但晚上的气温比中午低了些,还是得披件外套。
原本走到大门口,她脚步一顿,又往回走,在床底拉出一个上了锁的箱子,打开之后取了一百元现金,揣进口袋。
她是南方人,所以从小就留在本地读书,只不过是被父母放在外公外婆家养。
外公外婆家在更南边一点地带的港城,这里民风朴素,生活水平不算高,物价也低,更何况还是在偏僻的小村子里。
以前每每和同学玩闹过后总会大汗淋漓。
同学之间会相约着吃个烧烤,又或者共钱买点零食,拿到村子里的广场上,边吃边吹牛聊天。
那时,她也会攥个十元五元的出门,买点薯片糖果,试图加入他们的聊天,虽然屡屡被忽略。
闺蜜陈怡姿在她出门时也闻声开了门。
陈怡姿的家最近在建新房,所以一家人借住在村子出钱搭建的紧急避难场所里,虽然是紧急避难场所,但也只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层小洋房。
南方多风多雨还有台风,往年,不少人的房屋总会被一年一两次的台风摧毁,导致没了休息的地方。
所以前些年村子里家家户户供了钱,搭建了这么一栋小洋房。
无论是对于台风摧毁房屋做准备,还是村子里有人建新房,都可暂时搬到里面住,条件除了水电自己交以外,就是不能破坏屋内的一砖一瓦一物,若是有损失得自己掏腰包补上。
避难小洋房离她外公外婆家也就宽不到一米的小巷。
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能听见。
这也让窗外几人省去了再喊一个人的时间,反正平时酷爱八卦的陈怡姿听到丁点动静都会立马跳出来看。
比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