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几天里,A组最后一场烈焰战队对风翼战队的比赛也结束了,烈焰战队战胜风翼战队,A组积分排名己固定。
同时,B组和C组的排名也尘埃落定。
烈焰战队排名第二进了第二轮S组,银河战队和风翼战队第三和第西,进入A组,野狼战队和黑曜石战队进了B组,在淘汰边缘。
星辰战队也以A组第一的排名晋级第二轮S组,林月提议引进几个替补内线选手,战队要再加成员。
“明天开始,进入新战术演练阶段。”陆明远在晨会上宣布,“我们要从‘单核驱动’转向‘双核驱动+动态轮转’,全面提升进攻节奏和防守弹性。”
杨昊听完后微微一怔,随即点头:“明白了,教练。”
李云眨眨眼,笑着问:“那我是不是得学学怎么当个临时指挥官?”
陈锋己经迫不及待地摩拳擦掌:“终于要玩点复杂的了!”
训练室里一片轻松气氛,但谁都知道,这将是一次不小的挑战。
午后时分,MR训练室里己经摆好了最新的战术模拟程序。杨昊和李云站在虚拟球场上,两人互相对视一眼,开始了第一次双后卫动态轮转战术演练。
“走你!”杨昊一个假动作晃开AI防守人,把球传给切入的李云。
李云接球后刚想组织进攻,却发现自己己经被另一个AI包夹。
“太快了,”李云皱眉,“他们好像知道我要往哪边跑。”
“不是他们知道,是我们太有规律了。”杨昊抹了把汗,“咱们每次换位都像是提前写好的剧本。”
苏雨晴在旁边看着数据面板,摇头在耳麦里插话道:“你们的动作太同步了,AI识别起来就像读秒一样准。”
“那怎么办?”李云挠头,“难道我们得故意乱跑?”
“差不多吧。”苏雨晴笑道,“制造混乱,才是真正的变化。”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两人不断调整无球跑动路线,甚至尝试用眼神、手势传递暗号。
傍晚的特训时段,韩宇被安排练习“禁区诱饵+快速转移”战术。这个打法的核心在于:他要在低位吸引三人包夹,然后迅速将球传出到底角射手手中。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传球时机总是慢半拍。”张子豪一边防守一边点评,“你得像扔飞盘那样果断。”
“我知道,但我总觉得……他们会截断我的传球路线。”韩宇有些沮丧。
“那就别让他们猜到你要传哪儿。”张子豪突然贴近他,“试试看闭眼传一次?”
韩宇愣了一下,点点头。
下一刻,他在三名AI围堵下闭上眼睛,凭感觉将球甩出。结果球首接打在王大勇头上,弹到了角落。
众人哄笑。
“抱歉啊,老王。”韩宇赶紧道歉。
王大勇倒是认真地看着球落地的方向,忽然说:“其实可以加个空接战术,让中锋在篮下卡位的时候配合一下。”
“诶?”张子豪眼前一亮,“这主意不错啊!”
苏雨晴立刻记下了这个灵感,打算等会儿和陆明远汇报。而韩宇也终于放松下来,在接下来的训练中逐渐找到了节奏,传球越来越快,也越来越精准。
夜幕降临,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林月和陆明远正在就新战术体系的推进速度进行讨论。
“我觉得应该加快节奏,”林月语气坚定,“我们的对手不会停下来等我们磨合。”
“但也不能操之过急。”陆明远轻轻推了推眼镜,“队员们需要时间适应,尤其是这种全新的打法。”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达成共识:先在内部训练赛中测试基础框架,同时由周小北负责建模分析,量化新战术的成功率。
“另外,”林月忽然补充,“我在考虑引入一位外部战术顾问。”
陆明远抬眼看了她一眼:“你是说……孙耀武?”
林月笑了笑:“我只是说‘考虑’,还没决定。”
会议结束,两人各自离开。林月走在走廊上,回头看了一眼训练室的灯光,心里隐隐有种预感:这次战术升级,或许会成为星辰战队真正腾飞的起点。
第二天清晨,训练室早早传来喊声。
“再来一遍!这次我要看到完全不同的节奏!”
杨昊站在旁边,眼神凌厉,仿佛换了一个人。
李云点头,示意自己己经准备好。
“开始!”
新一轮双后卫动态轮转战术实战模拟再次开启。这一次,他们的跑位更加灵活,传球也变得更加难以预测。
“漂亮!李云反向切入,杨昊立刻补位持球!”
“杨昊虚晃一枪,李云从底线绕出,三分出手——进了!!”
虽然只是训练赛,但那种默契的感觉,己经悄然浮现。
韩宇也在另一边和王大勇试验新的空接战术,几次尝试后,终于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空中接力。
“爽!”王大勇兴奋地跳起来,“原来我还能这么玩!”
张子豪在一旁鼓掌:“下次比赛,咱们整点大的。”
赵小曼则拿着平板在场边记录,时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训练室内,汗水与激情交织,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动力。
这是战术升级的第一步,也是星辰战队迈向更高舞台的关键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