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队就是战队的替补阵容队伍。
杨昊和林月赶到二队训练室时,空气中还弥漫着火药味。孙浩然和李思瑶站在场地两端,一个满脸不服气,一个眼神倔强,似有怒火在其中燃烧。
“怎么回事?”林月语气不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周小北喘着气回答:“他们在战术理念上起了争执……然后就吵起来了。”
杨昊扫了一眼现场,几个青训队员围在场边,气氛凝固得像刚冻住的冰湖。
“说吧。”林月看向两人,“谁先开口?”
李思瑶咬了咬嘴唇,抢先开口:“我觉得进攻节奏应该更主动一些,但孙浩然非要打慢节奏控场,我不同意。”
“你那是瞎冲!”孙浩然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是谁?街头随便抡两下就能赢比赛?电竞不是靠热血,是靠脑子!”
“那你倒是用脑子赢一次啊!”李思瑶怒目而视。
杨昊听到这里,忍不住轻笑了一声。
所有人目光刷地投向他。
“怎么,你觉得很好笑?”孙浩然皱眉。
杨昊摆摆手:“我不是笑你们吵架,我是笑你们吵的方向错了。”
“什么意思?”李思瑶疑惑。
“你们一个想快,一个想慢,其实都没错。”杨昊走上前,站到场中央,“篮球没有固定的节奏,关键是要根据对手来调整。你想快攻没问题,但得有战术支撑;你想控场也没问题,但不能拖到节奏死掉。”
孙浩然撇嘴:“说得轻巧。”
“要不咱们打一局?”杨昊挑眉,“我来带节奏,你们配合,看看是不是我说的那样。”
林月看了他一眼,没说话,但眼神里分明写着——“你想通了?”
“好啊。”李思瑶率先点头,“我配合你。”
孙浩然犹豫了一下,也点了点头:“行,我就看看你能玩出什么花样。”
一场5V5模拟赛迅速开始。
杨昊又选了猴卫角色——子鼠,佩戴的徽章以组织类为主:增强他在场上的组织能力,让传球和调度更加精准;同时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连续操作技巧。
开局第一回合,他就用一个假突真传骗过了对方防守,首接分球给埋伏在外线的李思瑶,三分命中!
“漂亮!”林月在旁边轻声鼓掌。
第二回合,杨昊改变策略,让孙浩然当轴心,自己拉到高位策应,撕开了对面的联防体系。
孙浩然眼神变了,杨昊笑着说:“我能读出你的节奏。”
第三回合,杨昊干脆玩起了无球掩护,连续三次挡拆之后,李思瑶终于找到了空位,再次命中三分。
整场比赛下来,比分悬殊,但没人关心输赢。
“卧槽……这哥们儿意识是真的牛。”孙浩然摘下头盔,眼神中多了几分敬佩。
“你打球的节奏,好像跟游戏完全不一样。”李思瑶若有所思,“但又好像很契合。”
“因为我不是在打游戏。”杨昊耸肩,“我在打篮球。”
林月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扬起。
林月知道,杨昊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赢得大家的认可。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进训练室,杨昊己经坐在操作台前,手里拿着苏雨晴昨天递给他的那份简易操作手册,正一页页翻着,时不时还做笔记。
苏雨晴是战队的助理教练,擅长战术执行,性格温柔知性,曾是女子电竞战队队长,总喜欢带着薄荷味润喉糖。
“这么早就来了?”张子豪走进来,手里拎着保温饭盒,盖子上贴着“早餐专属”。
“嗯。”杨昊微微点头,未言语。
“你这是要卷死我们啊。”张子豪一边打开饭盒,一边感叹,“不过我喜欢,有你这样的队友,感觉咱们队真的能起飞。”
杨昊没接话,继续低头研究操作细节。
他明白,自己目前既非主力,亦不算替补,但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带领队伍走向胜利。
接下来几天,杨昊私下加大了练习量。
随着练习深入,他发现正式比赛的环境更为复杂,对手的干扰手段多样,游戏服务器偶尔的延迟也让他的操作出现偏差。而且正式训练中的对手,风格更为激进,与青训队员的保守打法截然不同,这让他原有的节奏把控受到了挑战。
他反复尝试模拟赛中的战术执行,却发现,在更高强度的操作要求下,自己的动作常常滞后半拍。有时候,明明判断对了时机,但在高强度对抗下稍显迟缓,导致传球路线略有偏差;有时候,路线规划清晰,但在游戏中却因节奏变化卡顿,无法完成预期跑位。
“这个游戏的操作感觉,跟现实还是有差距的。”他揉了揉酸痛的额头,对着回放视频苦笑。
他开始意识到,模拟赛和正式对抗的节奏有着本质区别,模拟赛的对手节奏相对固定且容错大,而正式对抗中对手节奏多变,任何一点小疏忽都可能打乱整个战术部署。
训练正式开始。
陆明远亲自带队,安排了一场对抗赛。
“今天重点演练新战术体系。”他说,“杨昊,你负责协助指挥。”
杨昊点头,进入游戏仓戴上MR脑机接口设备,进入游戏。
比赛一开始,他就尝试执行昨晚研究的战术:高位双掩护+弱侧切入。
然而……
“哎哟!”陈锋在耳机里惊呼,“你这传球角度怎么控制得这么怪?”
“抱歉抱歉……”杨昊苦笑,“我还在适应游戏节奏。”
下一回合,他又出现了问题——面对对手突然的压迫式防守,传球选择受限,路线出现轻微偏差,对方抓住机会反击得分。
“你能不能稳点放?”王大勇有些不满,“这不是街头篮球,这是游戏电竞,技能使用讲究的是精准控制!”
“我知道……”杨昊抿紧嘴唇,额头渗出汗珠。
接下来的几轮比赛中,他虽然凭借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出现重大失误,但一些细节上的处理还是不够完美:走位不够流畅、时机判断不够精准、战术执行不够到位……
训练结束时,大家都沉默了。
只有张子豪拍了拍他的肩膀:“没事,第一天嘛,慢慢来。”
杨昊点点头,没说话。
他一个人留在训练室,重新打开回放录像,一帧帧分析自己的动作和决策。
“为什么会这样?”他在心里问自己。
明明在现实中,他可以预判每一个球员的动作,但在游戏中,却总是有些力不从心。
“是因为操作延迟?”他自言自语,“还是因为我不够熟悉这个游戏的操作特性?”
他突然意识到,现实与虚拟之间,确实存在一道鸿沟。
而这道鸿沟,不是光靠篮球意识就能填平的。
“我需要更快地适应。”他握紧拳头,眼中燃起一股不甘。
林月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你还在这儿?”她轻声问。
“嗯。”杨昊抬起头,“我想再多练一会儿。”
林月看着他满是汗水的脸,点了点头:“你知道吗?你刚才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有几个战术思路,真的很棒。”
“真的?”杨昊眼睛亮了。
“真的。”林月笑了,“只是你现在还没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那……你能教我吗?”杨昊认真地看着她。
林月愣了一下,随即轻轻点头:“当然可以。”
林月微笑着开始为杨昊详细讲解徽章技能使用的技巧以及如何在游戏中更好地把握节奏,杨昊认真地听着,不时提出疑问,训练室里只回荡着他们交流的声音。
窗外,夕阳缓缓落下,训练室里的光影交错,映照出两个并肩作战的身影。
而在门外,韩宇默默转身离开,嘴角难得露出一丝笑意。
“看来,这个外行人,也不是那么不堪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