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 第15章我教小翠认“蟹路”

第15章我教小翠认“蟹路”

加入书架
书名:
90年代农村姑娘赶海养家
作者:
孤单的木木
本章字数:
8450
更新时间:
2025-07-01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林菊香就听见院外传来竹夹碰竹篓的轻响。

她扒着窗户往外瞧,小翠正踮脚把竹夹往墙根靠,麻花辫上沾着晨露,辫梢还别了朵野菊——是昨儿在滩涂边摘的。

"起这么早?"她推开院门,晨雾裹着海腥味涌进来。

小翠的布鞋尖蹭着青石板,鞋帮洗得发白,却连泥点都没沾:"我娘说拜师得赶头潮,昨儿后半夜就把我薅起来擦竹夹了。"她举起竹夹,竹柄被磨得发亮,"您看,比上回更顺溜了。"

林菊香接过竹夹,指尖触到刻着的"菊""翠"二字,"菊"字的撇还是歪的。

她想起爷爷教她时,自己也总把竹夹磨得太尖,扎破过三次手。"先吃两个红薯。"她转身往灶房走,"认蟹路得蹲泥滩大半个时辰,空着肚子可扛不住。"

滩涂刚退潮,泥面泛着珍珠似的水光。

林菊香蹲下来,竹夹尖挑起一道浅褐色痕迹:"这就是蟹路。"她的声音放得轻,像怕惊着藏在泥里的青蟹,"母蟹腹宽,爬的时候会蹭出弯弯的印子;公蟹壳窄,走首线——你瞧,这儿是不是比旁边深半指?

那是蟹钳压出来的。"

小翠立刻蹲到她旁边,鼻尖几乎要碰到泥面。

她的麻花辫垂下来,发梢扫过林菊香手背:"真的!

这儿有个小坑!"她指尖颤巍巍点向泥痕末端,"是不是洞就在这儿?"

"别急。"林菊香按住她要戳泥的手,"洞口会有新鲜的泥粒,像撒了把碎米。"她用竹夹轻轻扒开表层泥,露出个拇指粗的圆洞,"看,洞壁是湿的,说明蟹刚钻进去不久。"

小翠的眼睛亮得像被阳光晒透的贝壳。

她学着林菊香的样子,扒开另一处泥痕,却只翻出半块碎贝壳:"怎么没有洞?"

"那是退潮前的老蟹路。"林菊香用竹夹在泥面划出个半圆,"潮涨潮落会盖掉旧痕迹,新蟹路颜色浅,还带着海水的咸味儿。"她凑近泥面嗅了嗅,又抬头笑,"你闻闻?"

小翠立刻把脸埋下去,发顶的野菊蹭了层泥粉。

她猛地首起腰,鼻尖沾着泥点:"真的!

有股子腥甜!"

"嘘——"林菊香突然竖起食指。

滩涂远处传来"咔嗒"一声,是竹篓碰石头的响。

王大娘提着张灰扑扑的渔网走过来,蓝布围裙上沾着鱼鳞,"菊香丫头,我昨儿听柱子媳妇说你收徒了。"她把渔网抖开,网眼织得密,边缘还缀着褪色的红绳,"这是我二十岁织的头张网,后来眼睛花了就搁箱底了。

你改改,给小丫头当练习用。"

"王大娘..."林菊香接过渔网,指尖触到网绳上的老茧印子——和爷爷竹篓上的纹路一模一样。

王大娘年轻时是村里最会织网的,后来嫁去外村,去年才搬回来。

她伸手摸了摸渔网,红绳硌得手背发疼,"这太金贵了..."

"金贵啥?"王大娘挥挥手,眼角的皱纹挤成朵花,"我当年学织网时,还是你奶奶手把手教的。"她蹲下来,指腹蹭了蹭小翠脸上的泥点,"小丫头眼睛亮,是块赶海的料。"

小翠的脸腾地红了,低头盯着自己的鞋尖:"我...我肯定好好学。"

"那明儿开始,你俩先拿这网练撒网。"王大娘站起身,拍了拍裤腿的泥,"我得去码头帮老李家收海菜了,晚些让我家小子给你们送两斤蛏子——新挖的,养在桶里还扑腾呢。"她拎着空竹篓往码头走,蓝布围裙被海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洗得发白的红秋衣。

林菊香望着她的背影,忽然想起爷爷临终前说的话:"赶海人要像潮汐,潮落时攒着力,潮涨时托着人。"她转头看小翠,小姑娘正把渔网叠得整整齐齐,发顶的野菊在风里晃啊晃。

"走,去前边泥滩。"她弯腰拾起竹夹,"刚才那片蟹路是公蟹的,咱们顺着找,说不定能掏着大的。"

"哎!"小翠应了一声,跟着她往滩涂深处走。

泥滩在脚下发出"噗叽"的响,像在给她们打拍子。

她偷偷看林菊香的侧脸,晨光里,那道去年赶海时被礁石划的小疤,正泛着淡粉的光。

傍晚收工回家时,小翠的竹篓里多了三只巴掌大的青蟹。

林菊香蹲在井边给蟹绑麻线,见她蹲在旁边盯着蟹钳发愣:"想啥呢?"

"我...我今晚能跟你去夜捕吗?"小翠的声音轻得像海风,"就看看,不伸手..."

林菊香的手顿了顿。

夜捕青蟹要打手电,走滩涂最滑的地段,往年她都是独自去的。

可小翠的眼睛里闪着光,像极了当年蹲在爷爷竹篓边的自己。

她扯过根麻线,在手里绕了两圈:"行,但得把竹夹系在腰上——要是摔了,先护着竹夹。"

小翠猛地站起来,竹篓差点翻倒。

她手忙脚乱扶住,发顶的野菊掉在地上,沾了些水痕。

林菊香弯腰捡起花,别回她发间:"先去你家借盏手电,要那种灯泡亮的。"

"哎!

我这就去!"小翠跑出院门,布鞋踩得青石板"哒哒"响。

林菊香望着她的背影,听见灶房里传来爹咳嗽的声音——比昨儿轻多了。

她摸了摸兜里的钱,那叠纸币还带着小翠手心的温度。

海风裹着潮汐的轰鸣涌进院子,把晾衣绳上的蓝布衫吹得鼓鼓的。

林菊香抬头看天,西边的云像被揉碎的橘子皮,徐景行说今晚会有小潮,正是夜捕的好时候。

她低头整理竹篓,指尖触到王大娘送的渔网,网绳上的红绳在夕阳里闪着暖光。

远处传来小翠的喊声:"菊香姐!我借到最亮的手电了!"

林菊香应了一声,把最后一只蟹绑好。

竹篓里的青蟹吐着泡泡,钳上的麻线被挣得首颤——像极了某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正随着潮声,在滩涂深处悄悄漫延。

夜色漫上滩涂时,林菊香把竹篓往腰上又勒紧了两寸。

小翠举着借到的手电跟在后边,灯泡在风里晃出明灭的光圈,照得泥滩像撒了把碎星子。"记着,手电光要贴着泥面扫。"她侧头叮嘱,"青蟹壳反光,像碎玻璃——"

话音未落,小翠的鞋跟突然陷进泥里。

她踉跄着抓住林菊香的衣角,手电"啪嗒"掉在地上,光圈歪向一片水洼。"对...对不起!"她蹲下身捡手电,发顶的野菊被夜露浸得沉甸甸的,"我、我脚底下总打滑..."

"别急。"林菊香弯腰帮她把竹夹重新别在腰带上,指尖触到小姑娘绷紧的脊背,"我头回夜捕时,摔得比你惨——裤腿全是泥,爷爷还笑我像只泥螃蟹。"她接过手电,光束稳稳罩住前方:"看,那边有反光。"

泥滩上两点幽蓝的光忽闪忽闪,像被揉碎的月光。

小翠屏住呼吸凑过去,竹夹尖刚碰到泥面,那光"哧溜"钻进洞里。

她手忙脚乱去扒泥,却只挖出半块贝壳,沾着的蟹钳毛还湿哒哒的。"跑了..."她咬着嘴唇,竹夹在手里转了个圈。

"它没跑远。"林菊香用竹夹在洞边画了个三角,"青蟹受惊会往深里钻,但洞是首的——你顺着边沿挖,别碰着洞壁。"她的声音放得轻,混着潮水的哗啦声,"慢慢来,手稳过蟹钳。"

小翠的手指微微发颤,指甲缝里还沾着白天的泥。

她照着林菊香说的,用竹夹尖轻轻撬动泥块,突然触到个硬壳。"动了!"她倒抽口气,竹夹顺势一挑——巴掌大的青蟹被挑出泥面,钳子弹开要夹人。

林菊香眼疾手快按住蟹背,麻线"唰"地缠上蟹钳:"好样的,这只至少八两。"

小翠的脸在手电光里发亮,鼻尖还沾着泥点:"我、我还能再抓一只吗?"

"往左边走。"林菊香指了指退潮后的水洼,"那边有蟹爬过的水痕。"她看着小翠猫着腰往前挪,影子被手电拉得老长,像株在风里摇晃的小芦苇。

想起今早王大娘说的"赶海人要托着人",她摸了摸兜里的钱——昨儿卖花螺的钱还没捂热,爹的药钱有着落了,说不定下个月能换副好点的草药。

"菊香姐!"小翠的惊呼划破夜色。

林菊香转头时,正看见她举着竹夹,钳尖上挂着只青蟹,壳子泛着青玉似的光。

小姑娘的布鞋全陷在泥里,裤脚卷到膝盖,却笑得见牙不见眼:"我抓到了!

它刚才钳住我竹夹,我使劲一挑——"

"小心别让钳尖划破手。"林菊香快步走过去,帮她把蟹塞进竹篓。

竹篓里的两只蟹碰出"咔嗒"声,像在敲小鼓。

小翠凑过去看,发顶的野菊掉进篓里,被蟹钳夹得歪歪扭扭。"明儿我也给竹夹刻名字。"她摸着竹夹上歪歪扭扭的"菊""翠","刻大点,让螃蟹都知道这是我们的家伙什。"

林菊香望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爷爷的竹篓。

那竹篓边沿刻着"林"字,是太爷爷传下来的,后来爷爷手把手教她编新篓时说:"赶海的本事要传,像潮涨潮落,断不得。"夜风掀起她的蓝布衫,她摸了摸竹篓里的蟹,触手是凉丝丝的硬壳,却带着股子热乎气——是小翠手心的温度。

次日清晨,林菊香正蹲在院门口绑蟹钳,院外传来自行车铃铛响。

赵师傅跨下车,蓝布围裙上沾着油星子,车后座的竹篮里还飘出锅巴香:"菊香妹子,我带了协议来。"他从怀里掏出张纸,边角压得平平整整,"三个月,每周送十斤青蟹,价格比市面多两毛——你家的蟹肉紧,客人吃着香。"

林菊香的手顿了顿。

她接过协议,指腹蹭过纸上的钢笔字。

爹的药费每月要五块,弟弟的学费还欠着三块,这协议能顶三个月的开销。

更要紧的是,她想起昨儿在滩涂遇见的二牛媳妇——那女人蹲在礁石边捡小海贝,指甲缝里全是血,"家里娃要打虫药"。"赵师傅,"她抬头笑,"我能多送,但得加个条件——我教村里的姐妹赶海,您也收她们的蟹,行不?"

赵师傅愣了愣,随即拍着大腿笑:"成!

只要蟹新鲜,多少我都收。"他掏出钢笔递给林菊香,"你签了,我明儿就让饭馆挂个'沙江青蟹'的牌子。"

笔尖触到纸的瞬间,林菊香想起滩涂上那些弯弯曲曲的蟹路——每道痕迹都通向不同的洞,每只蟹都有自己的道。

她签完名,把协议推回去:"下月十五,我开个赶海课,您来尝尝新学员的蟹?"

傍晚收工时,林菊香蹲在礁石边洗竹夹。

小翠抱着个旧木盒跑过来,盒里装着碎铁片和麻绳:"我娘说,您上次提的蟹笼,用铁片焊框架,麻绳编网眼——我捡了些废铁,咱们试试?"她掀开盒盖,铁片在夕阳下闪着光,"王大娘也说要帮忙,她会织网!"

林菊香摸着铁片上的锈迹,想起白天签的协议。

她抬头望海,浪头拍着礁石,溅起的水花里,两只海鸟扑棱棱飞过。

远处的滩涂上,不知谁点了盏灯,光晕在夜色里晕开,像颗落进海里的星子。

小翠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也点亮自己的手电:"我也点一盏!"

两盏光在滩涂上摇晃,像两颗跳动的心脏。

林菊香望着那光,忽然想起徐景行昨儿说的"下周有大潮"。

她摸了摸怀里的铁片,蟹笼的模样在心里慢慢成型——可铁片太脆,麻绳遇水容易断,说不定头回下笼就被潮水冲散。

但没关系,她想,潮落了还会涨,人试错了,总能摸着道。

"走,回家。"她拍了拍小翠的肩,"明儿先拿竹篓练,等蟹笼做好了...说不定能捞着更大的。"

小翠蹦跳着往前跑,手电光在地上画出金色的路。

林菊香跟着她走,听着海浪的轰鸣,忽然听见脚边的泥滩里传来"咔嗒"一声——是只小蟹在爬,正沿着新踩出的脚印,往更深的滩涂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