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替父科举,你状元连中六元
让你替父科举,你状元连中六元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让你替父科举,你状元连中六元 > 第26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第26章 可怜天下父母心

加入书架
书名:
让你替父科举,你状元连中六元
作者:
杏木木
本章字数:
435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啊这.......

如此孝顺的好孩子,我们又怎么忍心自己吃肉。

高氏立马红了眼眶,夹起好大一块鱼肉放在他的碗里,“儿呀,你的孝心我们都懂,可也不能委屈了自己。”

老张氏看着孙儿也是感动的不行。

博哥儿如此年幼,就懂得孝敬长辈,比自家大儿子王学文强上太多。

“对对,博哥儿你去城里读书,我们在家也每日吃肉嘞。”

意识到家里人不信,王博耸了耸肩,“娘、阿奶,我真的在学堂每日吃肉,虽不多可顿顿都有,还能在小溪里抓鱼烤来吃,偶尔还能去城里买小吃。”

“所以我真的想念家里的青菜,你们看我都胖了。”

家里人面面相觑。

不怪他们不相信,只是这种说法实在站不住脚。

好一会,王老头才疑惑道:“好孙儿,照你这么说,你们家夫子是个大财主?每日给你们吃肉,还不收银子。”

王博接着解释了好久,这才让家里人相信他的说法。

大伯王学文抚掌惊呼道:“你倒是寻了个好夫子!”

说完还不忘瞪一眼自家不争气的儿子。

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自家儿子无论如何也入不了张夫子的眼,能去城里的私塾读书他就烧高香。

有如此插曲,接下来家里人吃肉不再顾忌,大快朵颐,吃的好不开心。

饭后。

王老头为了检验孙子说自己吃胖了,是不是真的,非要给他称重。

至于称重的方法嘛......

十分的......猎奇!

具体办法是,用一杆大秤,下面挂着一个背篓,王博则蹲到背篓里,像个小猪仔一样被人提起来。

王老头盯着秤杆上的数字,微微颔首道:“嘿,还真长胖了两斤。”

王博从背篓里走出来时,满脸的便秘。

这种感觉很奇妙。

希望这辈子,加上下辈子都不要再有了。

“阿弟,好久没看过村子吧,咱们出去转转。”亲哥王朗憋着笑来到他身边,提议道。

王博很想远离现在的尴尬氛围,自然没有拒绝。

一家人乘着村间的凉风,漫步在泥土小路。

王博还是没忍住询问父亲,“爹,我们家的玩具生意现在如何?”

王启东重重叹了口气,果然还是瞒不住儿子,想来也是,儿子如此聪慧,肯定回到家就发现了。

“玩具生意,你离家去城里过了三天就己经很难做。”

“五日后更是卖不出去,我和你二叔只能去镇子上卖,价格也往下压很多,又卖了几天,就再也卖不动。”

王博对如此回答没有任何的惊愕。

做生意向来如此。

起初都很好做,后面竞争对手多,就开始卷质量、卷价格。

最终比拼的还是谁家底大,人脉广。

王博微微摇头,突然注意到母亲高氏嘴唇动了动,想要说什么,可不知为什么没有张嘴。

夜晚。

他躺在床上思考,该怎么让家里继续赚银子。

首先,这个生意不能太大,否则做不起来,还容易给家里带来危险。

其次,要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不能让人轻易模仿。

先前的竹蜻蜓和木陀螺,乃至魔方,就是吃了没有技术门槛的亏,随便一个木匠都能捣鼓起来。

想着想着,他突然听到熙熙攘攘小声说话的声音。

“当家的,咱儿子往后读书花银子的地方多着呢,他又那么有天分,咱们肯定要一首供着,银子从哪来?”

“害,瞎担心什么,这不有我呢,大不了我多去镇子上做工。”

“说得轻巧,现在不是农忙,镇子上都是想去做工的汉子,赚银子哪有那么容易,都怪我也不会个手艺,不像别的妇人还会绣花,闲着的时候多少能赚点铜钱补贴家用。”

“睡觉睡觉!你成天别瞎想。”

而后,说话声停止,只有在床上不时翻身的声音。

王博知道,那是他爹在辗转反侧,愁得慌。

其实相比于他父亲,他反而更担心母亲的精神状态。

这次回来他就发现母亲的脸色变差了一些。

他也能大致猜出原因。

现在家里的情况和分家类似,他们二房能当家做主,可花销也全部落在自己头上。

大伯读书时还能靠全家缩衣节食供着,他读书往后只能靠爹娘去赚银子。

若换做以前,不赚银子他母亲也没什么心理负担。

反正不管赚多少银子,都要上缴家里老人的口袋。

可如今情况不一样。

他母亲或许开始埋怨自己没有赚钱的能耐,上次去城里售卖玩具时,她就没帮上什么忙。

人,真的很需要一个奋斗的目标。

他开始思考,自己母亲擅长什么?

没多久,他心中便有了答案。

他母亲虽然没有各类技能加身,可做饭很好吃,厨艺精湛,之前家里的饭都是母亲主厨,阿奶打下手。

既如此,他想到让母亲去大酒楼当厨子。

刚好他还认识朱胖子,这位城中最大的富二代。

只是可惜,他母亲是女子,这个年代虽然奉行“君子远庖厨”,可大酒楼里当厨子的那个不是男子。

显然,此路不通。

没法去给别人打工,只能自己当小老板。

越想他的思路越清晰。

王博在心中拍板,“就去做小吃!”

做小吃不需要多大的投资,只需要一辆板车即可走街串巷。

然而,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哪种小吃有市场,刚好这个时代没有?

有了!

“咸鸭蛋、松花蛋、红烧肉(东坡肉)、各种卤味。”

咸鸭蛋十分下饭,蛋黄很香,而且存放时间很久,在秋冬缺少新鲜蔬菜的时候,肯定能大卖!

至于松花蛋,配上鲜嫩的豆腐,也是餐馆里常见的菜品。

由于这个时代没有苏东坡,自然没人研究出来东坡肉,这让他可以钻漏子。

而各种卤味就更简单了,卤鸡爪、鸭头、卤肉、鸭脖........

上一世热销的各种卤味,全部都能照搬过来!

“对了,顺便把酱油和混合调味料也一起弄出来,方便给卤肉上色和调味。”

一个完整的商业版图,在王博的脑海逐一规划。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