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 第48章 专业交流,李兰的赞赏

第48章 专业交流,李兰的赞赏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道德的边界与人性的抉择
作者:
悠悠9595
本章字数:
7354
更新时间:
2025-07-09

厂里的公告栏前,新贴出了一张通知。

红纸黑字,格外醒目。

“关于举办全厂技术交流会的通知。”

杨富贵驻足,目光扫过通知内容。

厂里为了提升整体技术水平,鼓励创新,决定组织一次跨部门的技术交流会。

要求各车间、各科室的技术骨干踊跃参加,分享经验,探讨难题。

杨富贵如今是技术科副科长,这种场合,他自然是要出席的。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并非因为升职带来的虚荣,而是对这种纯粹的技术交流抱有期待。

自从那次在火车上与李兰一番关于未来工业发展的畅谈,他便对这种思维碰撞的机会格外珍惜。

只可惜,那次之后,两人便再无交集。

李兰,那个眼神清亮,谈吐不凡的姑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知道这次,她会不会也参加?

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杨富贵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了工作。

技术交流会定在周五下午,厂部的小礼堂。

杨富贵提前十分钟到了会场。

小礼堂里己经坐了不少人,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着。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纸张和墨水的清香。

前排的位置大多空着,那是留给厂领导和几位特邀的工程师的。

杨富贵挑了个中间靠边的位置坐下,不显眼,却能看清全局。

他不喜欢成为焦点,尤其是在这种非他主导的场合。

陆陆续续又有人进来。

有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生面孔,大概是其他兄弟单位派来交流学习的。

杨富贵目光随意地扫过,忽然,他的视线定住了。

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进来。

是李兰。

她今天穿着一身蓝色的确良工作服,洗得有些发白,却干净整洁。

头发依旧利落地扎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和清秀的眉眼。

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神情专注而认真,与周围略显嘈杂的环境格格不入。

仿佛自成一个安静的小世界。

杨富贵的心跳,似乎漏了一拍。

她也看到杨富贵了。

西目相对,李兰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一抹浅浅的笑意,轻轻点了点头。

杨富贵也微笑着颔首回应。

简单的招呼,却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在他心中漾起层层涟漪。

李兰没有径首走向他,而是在前几排找了个空位坐下。

她的旁边,似乎是她单位的同事。

会议很快开始。

厂长先讲了话,无非是些鼓舞士气、强调技术重要性的套话。

随后,几个车间的主任和技术员代表轮流发言,介绍了一些小改小革的经验。

气氛有些沉闷。

杨富贵听得有些意兴阑珊。

这些经验,大多是修修补补,缺乏真正的创新。

首到一位从市机械研究所请来的老工程师上台,分享了一个关于新型合金材料在精密仪器制造中应用的技术难题,场内的气氛才活跃起来。

“……目前,我们遇到的主要瓶颈是,这种新型合金在特定高频振动环境下,材料疲劳极限远低于理论值,导致零件过早失效。”

老工程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串复杂的数据和公式。

“我们尝试了多种热处理工艺和表面强化手段,效果都不理想。”

台下响起一阵窃窃私语。

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知识范畴。

几个跃跃欲试的技术员,在看到那些数据后,也皱起了眉头,打消了发言的念头。

“有没有同志有什么想法?”

老工程师环视全场,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杨富贵的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

这个问题,他有些思路。

前世,他参与过一个类似的项目,虽然材料不尽相同,但原理是相通的。

他正要举手,一个清亮的女声却先响了起来。

“张工,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

是李兰。

她站起身,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礼堂。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她的身上。

李兰似乎有些不习惯这种注视,白皙的脸颊微微泛红,但眼神依旧坚定。

“我认为,问题可能不仅仅出在材料本身的热处理或者表面强化上。”

“高频振动环境下的疲劳,除了材料本身的特性,是否也应该考虑到结构谐振的可能性?”

她的话,像一道闪电,划破了沉闷的空气。

老工程师眼前一亮。

“谐振?小同志,你继续说。”

李兰深吸一口气,语气越发流畅。

“如果零件的固有振动频率与外部激励频率接近或重合,就会产生谐振,导致振幅急剧增大,从而加速疲劳破坏。”

“即使材料本身性能优良,在谐振条件下,也难以承受。”

“所以,我们是否可以从优化零件结构设计,改变其固有频率,或者在系统中增加阻尼减振装置入手?”

她一番话说完,全场寂静了片刻。

随即,爆发出低低的赞叹声。

“有道理啊!”

“这思路,清奇!”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老工程师也连连点头,看向李兰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小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

“我叫李兰,红星仪表厂的。”

李兰回答道,不卑不亢。

杨富贵心中也暗自赞许。

这个李兰,果然不简单。

她的思路,与他的想法,竟然不谋而合。

甚至,她提出的结构优化和增加阻尼,比他最初设想的单纯改变材料配方,更为系统和全面。

就在这时,杨富贵也举起了手。

主持人看到他,略微有些意外。

毕竟,杨富贵是技术科新晋的副科长,年纪轻轻,平时颇为低调。

“杨科长,您有补充?”

杨富贵站起身,目光先是与李兰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她眼中鼓励的笑意。

“李兰同志的分析非常精彩,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他先是肯定了李兰的观点。

“在结构优化和增加阻尼的基础上,我补充一点。”

“关于材料本身,我们或许可以考虑引入‘牺牲阳极’或者说‘能量耗散层’的概念。”

“在高频振动下,如果能让一部分能量通过特定设计的微结构耗散掉,而不是全部由承力结构承担,或许也能有效延长零件寿命。”

“这涉及到对合金成分进行微调,以及对零件进行特定的分层处理。”

杨富贵的语速不快,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他的话,像是为李兰的方案,又添上了一块关键的拼图。

如果说李兰是从宏观结构和系统层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那么杨富贵则是从微观材料和能量传递层面,给出了更深层次的补充。

两人的观点,一个着眼于“避”,一个着眼于“疏”,相辅相成,堪称完美。

老工程师激动地一拍大腿。

“好!太好了!”

“结构避振,材料耗能!这个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他看向杨富贵和李兰的目光,充满了惊喜。

“两位年轻同志,真是后生可畏啊!”

台下的掌声,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

众人看向杨富贵和李兰的眼神,也充满了敬佩。

尤其是那些之前对杨富贵年纪轻轻就当上副科长还有些微词的人,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小子,是真有两把刷子。

李兰也深深地看着杨富贵,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那是纯粹的,对智慧的欣赏和共鸣。

会议结束后,众人纷纷散去。

老工程师特意过来,分别和杨富贵、李兰握了手,邀请他们有时间去研究所深入交流。

杨富贵正准备离开,李兰却走了过来。

“杨富贵同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特有的清脆。

“李兰同志。”

杨富贵停下脚步,微笑着回应。

“刚才在会上,你的补充方案,非常精彩。”

李兰由衷地赞叹道,眼神里没有丝毫客套,全是真诚。

“你的谐振理论,才是点睛之笔。”

杨富贵也回以同样的真诚。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无需多言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我没想到,你也对材料学有这么深的研究。”

李兰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好奇。

“略懂一些皮毛。”

杨富贵谦虚道。

“你太谦虚了。”

李兰摇摇头,清澈的目光注视着他。

“你提出的‘能量耗散层’的概念,我还是第一次听说,非常新颖,也很有启发性。”

“我最近在负责我们厂一款新型水泵的设计,也遇到了类似的振动和磨损问题。”

“不知……不知是否有机会,能向你请教一二?”

说到最后,她的脸颊又微微泛起一丝红晕,但语气依旧坦荡。

这是一种纯粹的技术探讨的邀约,不掺杂任何其他意味。

杨富贵看着她眼中对技术的渴求与热忱,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惺惺相惜之感。

这样的姑娘,在这个时代,实在太少见了。

“当然可以。”

他爽快地答应了。

“技术交流,共同进步嘛。”

“正好,我对水泵的设计,也有些不成熟的想法,或许可以一起探讨。”

李兰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点缀了星光。

“那太好了!我明天……不,如果杨同志你方便的话,我下班后可以去找你吗?”

她似乎有些迫不及待。

杨富贵笑了。

“随时欢迎。”

他报了自己技术科办公室的位置。

“那,说定了?”

李兰伸出手,小巧而白皙。

杨富贵伸出手,与她轻轻一握。

她的手心温热,带着一丝练字或绘图留下的薄茧。

“说定了。”

两人的关系,在这一次技术火花的碰撞中,从萍水相逢,悄然转变成了专业上的惺惺相惜。

目送李兰和她的同事离开,杨富贵的心情格外舒畅。

这种纯粹的,因共同的追求而产生的连接,远比那些夹杂了利益和算计的关系,要来得轻松和愉悦。

他不禁想到秦淮茹。

那个女人,大概又在琢磨着什么新招数吧。

杨富贵摇了摇头,将秦淮茹的身影从脑海中驱散。

眼下,他更期待与李兰的技术交流。

这个聪慧而专注的姑娘,未来会在他的事业,乃至人生中,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一丝若有若无的期待,在他心底悄然生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