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强来访后的第三天,姜晓兰正在店里准备午餐,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兰姐!快来看!"程小梅急匆匆地跑进来,"咱们上报纸了!"
姜晓兰放下擀面杖,跟着她来到店外。一个报童正在街角叫卖,手里挥舞着的正是地区日报。头版下方赫然印着标题:《个体经济显活力——记"兰姐小吃"的创业路》,旁边还配了张她和程小梅在店门口的照片。
"给我一份!"姜晓兰赶紧买下报纸,迫不及待地读起来。
文章详细报道了她从知青到个体经营者的转变历程,特别强调了"兰姐小吃"在解决就业、方便群众方面的贡献,还引用了她在省城座谈会上的发言。最让她惊喜的是,文章末尾提到了程卫东:
"...姜晓兰的未婚夫程卫东同志目前正在南疆服役,这位退伍军人放弃政府安排的工作,主动支持未婚妻创业,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未婚夫?"程小梅挤过来看,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兰姐,你们什么时候订婚的?"
姜晓兰的脸刷地红了:"这...这是记者乱写的..."
"我看写得挺好!"程小梅拍手笑道,"等我哥回来,你们赶紧把事办了!"
两人正说笑,一辆吉普车在店门口停下。刘局长从车上走下来,手里也拿着份报纸。
"小姜啊,好事!大好事!"他笑呵呵地说,"地委领导看到报道,点名表扬你呢!"
姜晓兰受宠若惊,赶紧把刘局长请进店里。刘局长告诉她,地区准备评选"十大个体经济标兵",她己经被提名了。
"下个月底开表彰大会,"刘局长压低声音,"听说省里领导要来,你好好准备发言稿。"
送走刘局长,姜晓兰还沉浸在惊喜中。程小梅己经迫不及待地把报纸贴在墙上最显眼的位置,引来不少顾客围观。
"兰姐,这下你可出名了!"一个熟客竖起大拇指。
姜晓兰谦虚地笑笑,心里却想着:要是程卫东能看到报纸就好了...
说曹操曹操到。傍晚关店时,邮局大姐又送来一封信。这次除了信,还有个小包裹。姜晓兰小心翼翼地拆开,里面是一块南疆特有的彩色石头,通体碧绿,光滑如玉。信纸上只有简短几行字:
"晓兰:看到你上报了,全连都知道了我的'未婚妻'。石头是巡逻时在河边捡的,像你的眼睛。还有32天。卫东。"
姜晓兰捧着那块石头,心里像灌了蜜一样甜。她把石头系在子弹壳口哨旁边,贴着胸口放好。32天,不到五周了,她得抓紧时间准备...
第二天一早,姜晓兰去了趟县城的百货商店,扯了几块布料——红色的确良做被面,碎花布做窗帘,还有一块藏青色的卡其布,准备给程卫东做件新衣服。
回店的路上,她拐进新华书店,买了本《家常菜五百种》。虽然前世是美食博主,但这个年代的烹饪方法和调味品都有所不同,她需要不断学习。
刚走到店门口,姜晓兰就察觉不对劲——"警卫"大黄狗反常地安静,没有像往常一样摇着尾巴迎接她。推开门,眼前的景象让她血液凝固——
操作台上撒满了面粉和酱油,墙角的面袋子被划破,白花花的面粉流了一地。最让她心痛的是,墙上挂着的营业执照和报纸剪报被人撕得粉碎,散落在地上。
"小梅?!"姜晓兰颤抖着喊道。
后厨传来微弱的应答声。她冲进去,看到程小梅坐在地上,额头有一道血痕,正用毛巾按着。
"怎么回事?"姜晓兰赶紧扶起她。
"昨晚有人撬锁进来,"程小梅咬着嘴唇说,"我听见动静出来看,被他们打了一下..."
姜晓兰气得浑身发抖:"看清是谁了吗?"
"蒙着脸,但肯定是周志强指使的!"程小梅愤愤地说,"他们一进来就首奔营业执照..."
姜晓兰扶程小梅到前厅坐下,给她清理伤口。幸好只是皮外伤,不算严重。看着满目狼藉的店铺,她既愤怒又心疼。这是她和程卫东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事业,就这样被恶意破坏...
"兰姐,咱们报警吧?"程小梅提议。
姜晓兰摇摇头。没有证据,报警也没用。她太了解这个年代了,像周志强这种有关系的人,轻易动不了。
"先把店收拾好,"她平静地说,"营业执照我去补办。"
两人正收拾着,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姜晓兰警觉地抓起擀面杖,却发现是几个熟客——赵大勇带着五六个农机厂的工人来了。
"兰姐,听说你店里出事了?"赵大勇看到满地狼藉,脸色顿时变了,"哪个王八蛋干的?"
姜晓兰简单说了情况。工人们义愤填膺,二话不说就开始帮忙收拾。更让她感动的是,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街坊邻居赶来帮忙——卖菜的王婶带来了新鲜蔬菜,杂货铺的老李送来了新扫把,连对面裁缝铺的林阿姨都拿着针线来帮忙补面袋子...
到中午时分,店里己经恢复了七七八八。大家凑钱买了红纸,重新写了"兰姐小吃"的招牌;营业执照虽然一时补不了,但刘局长派人送来了临时证明;撕碎的报纸也被林阿姨用糨糊一点点拼好,裱在了镜框里。
"兰姐,"赵大勇拍着胸脯说,"从今天起,我们厂轮流派人帮你值夜,看哪个王八蛋还敢来!"
姜晓兰的眼眶了。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她不仅收获了爱情,还得到了这么多真诚的友谊。这比任何财富都珍贵。
下午,她特意做了几大锅炸酱面,请所有帮忙的人吃饭。小小的店铺挤得水泄不通,欢声笑语驱散了早上的阴霾。
晚上关店后,姜晓兰独自坐在门槛上,摸着胸前的子弹壳口哨。她很想给程卫东写信说说今天的事,又怕他担心。正犹豫着,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引擎声——是军用吉普车!
姜晓兰腾地站起来。车子在店门口停下,下来的不是程卫东,而是那个曾经送她去火车站的张股长。
"姜同志,"张股长神色凝重,"有个消息..."
姜晓兰的心一下子揪紧了:"程卫东他...?"
"别紧张,小程没事。"张股长赶紧说,"是他们连队换防了,调到更靠近边境的哨所,可能...可能要延期回来。"
姜晓兰双腿发软,扶着门框才没倒下:"延多久?"
"说不准,可能一个月,也可能..."张股长欲言又止,"这是小程托我带给你的。"
他递过一个小布包。姜晓兰打开,里面是一颗子弹壳做的小戒指,粗糙但用心,内侧刻着两个字母:W&L。
"他说..."张股长轻声道,"让你等他,不管多久。"
姜晓兰紧紧攥住戒指,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知道,程卫东在履行军人的职责,而她能做的,就是守好他们的店,等他平安归来。
"告诉他,我等着。"她擦干眼泪,声音坚定,"一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