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月,锁清秋
长安月,锁清秋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长安月,锁清秋 > 第1章 初相见,如惊鸿

第1章 初相见,如惊鸿

加入书架
书名:
长安月,锁清秋
作者:
爱吃玫瑰玛德琳的宋玉
本章字数:
5000
更新时间:
2025-07-07

长安的秋总是来得猝不及防。前几日还卷着夏末的余温,一场夜雨过后,朱雀大街两侧的梧桐叶便簌簌落了满地,青石板缝里洇着湿漉漉的凉意。

沈落雁提着药箱转过街角时,正撞见一队金吾卫策马而过。马蹄踏碎积水,溅起的水花险些沾湿她月白色的裙裾。她下意识后退半步,鬓边的珍珠流苏轻轻晃动,映着晨光碎成点点金辉。

“姑娘当心。”

清朗的男声自身后传来。沈落雁回头,撞进一双沉静如深潭的眼眸。那是个身着藏青色锦袍的男子,腰间玉带束得周正,袖口绣着暗纹流云,一看便知是世家子弟。他刚收回扶在她臂弯的手,指尖带着微凉的触感,像初秋晨露落在肌肤上。

“多谢公子。”沈落雁屈膝行礼,药箱上挂着的铜铃轻轻响了一声。她是长安城里小有名气的女医,专治妇人病症,今日要去平康坊给吏部侍郎家的夫人诊脉。

男子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药箱的铜铃上:“沈姑娘?”

沈落雁有些诧异。她虽薄有微名,却极少与达官显贵往来。眼前这人眉目俊朗,气度雍容,分明是常出入宫廷的人物,怎会认得她?

“正是。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姓萧,单名一个彻字。”男子声音平缓,听不出情绪,“家母前几日偶感风寒,听闻沈姑娘医术高明,正想请姑娘过府一看。”

沈落雁心头微动。萧彻?这个名字她似乎在哪听过。待要细想,却见萧彻侧身让开道路:“姑娘若有急事,改日我再差人去济世堂相请。”

“不敢劳烦公子。”沈落雁福了福身,“今日午后我暂无他事,可去萧府一趟。”

萧彻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快得让人抓不住:“如此甚好。我这便让人回府通报,备下薄茶等候姑娘。”

看着萧彻转身离去的背影,沈落雁忽然想起昨日在济世堂听药童说的闲话——当今圣上最信任的御史中丞,似乎也姓萧,单名一个彻字。那位御史中丞年纪轻轻便执掌御史台,以铁面无私著称,前几日刚弹劾了三位贪赃枉法的刺史,在长安城里风头正劲。

原来竟是他。

沈落雁定了定神,加快脚步往平康坊走去。铜铃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清脆的声响里,似乎藏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萧府位于兴宁坊,是一座三进的宅院,虽不似王侯府邸那般奢华,却处处透着雅致。沈落雁跟着门房穿过月洞门时,正见庭院里的桂树开得正好,细碎的金蕊落了一地,空气里满是甜香。

“沈姑娘这边请。”引路的丫鬟名叫晚晴,是个伶俐的姑娘,边走边笑着说,“我家夫人这几日总说心口发闷,吃了好几服药都不见好,听闻姑娘要来,一早便盼着了。”

沈落雁温声道:“劳烦夫人久候了。”

正厅里,一位身着藕荷色衣裙的妇人正临窗而坐,鬓边插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虽己中年,容貌依旧秀美。见沈落雁进来,她连忙起身相迎,正是萧彻的母亲,萧老夫人。

“沈姑娘可算来了。”萧老夫人拉着她的手,语气亲切,“快坐,尝尝这新沏的龙井。”

沈落雁依言坐下,刚端起茶盏,便见萧彻从外间走进来。他换下了晨间的锦袍,穿了件素色常服,更显得身姿挺拔。

“母亲,沈姑娘来了。”萧彻行过礼,在主位旁坐下。

萧老夫人嗔怪地看了他一眼:“刚还说你性急,非要亲自去请沈姑娘,这会儿倒拘谨起来了。”

沈落雁垂眸浅笑,将茶盏放在桌上:“老夫人,容我先为您诊脉吧。”

她取出脉枕,萧老夫人依言伸出手腕。沈落雁指尖搭在她腕上,凝神感受着脉象的跳动。片刻后,她收回手:“老夫人脉象虚浮,是忧思过度所致。平日里是不是总睡不安稳?”

萧老夫人叹了口气:“可不是嘛。前几日听闻你父亲在边关打了胜仗,本该高兴,可我总想着他年纪大了,还在沙场奔波,夜里总睡不着。”

沈落雁点点头:“老夫人不必太过忧心。将军吉人天相,定会平安归来。我开一副安神汤,您按时服用,再配上些疏肝理气的香囊,不出几日便能好转。”

“多谢沈姑娘。”萧老夫人松了口气,看向萧彻,“你看,还是沈姑娘医术好,几句话就说到了点子上。”

萧彻目光落在沈落雁专注的侧脸上,她正低头写药方,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纤长的睫毛上,投下淡淡的阴影。他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曲江池畔,也曾见过一个相似的身影,也是这般专注地看着水面,手里拿着一支刚折的荷花。

“公子?”沈落雁递过药方,见他走神,不由得唤了一声。

萧彻回过神,接过药方:“有劳姑娘了。晚晴,送沈姑娘去账房取药钱。”

“不必了。”沈落雁起身,“老夫人的病好了,便是对我最好的谢礼。”

萧老夫人不依:“这怎么行?哪有让姑娘白跑一趟的道理。”

沈落雁笑着推辞:“若是老夫人实在过意不去,改日我来复诊时,赏我几朵院里的桂花便好。”

萧彻看着她药箱上的铜铃,忽然道:“姑娘若喜欢,我让人折些送去过济世堂。”

“多谢公子美意。”沈落雁屈膝行礼,“时辰不早,我先告辞了。”

走到院门口时,沈落雁回头望了一眼。萧彻正站在桂树下,手里拿着她写的药方,秋风卷起他的衣袂,与飘落的桂花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静美的画卷。她忽然觉得,这位以严厉著称的御史中丞,似乎并不像传闻中那般冷漠。

三日后,沈落雁再次来到萧府复诊。刚走进庭院,便见萧彻正站在桂树下看书,夕阳的金辉洒在他身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光晕。

“萧公子。”沈落雁轻唤一声。

萧彻抬起头,眼中带着笑意:“沈姑娘来了。母亲正在里屋等着呢。”

沈落雁跟着他往里走,忽然注意到廊下挂着几串风干的桂花:“这些是?”

“前几日见姑娘喜欢,便让人摘了些晾着。”萧彻道,“姑娘若不嫌弃,回去时带些走吧,泡茶或是做点心都好。”

沈落雁心中一暖:“多谢公子费心。”

为萧老夫人诊完脉,沈落雁收拾药箱准备告辞。萧彻忽然道:“沈姑娘,明日曲江池有龙舟赛,不知姑娘可有兴致?”

沈落雁愣住了。曲江池的龙舟赛是长安秋日里的盛事,每年都有不少公子小姐前去观看。只是她素来不喜热闹,从未去过。

见她迟疑,萧彻补充道:“母亲也想去凑个热闹,若是姑娘有空,可否一同前往?母亲说与姑娘投缘,想多和姑娘说说话。”

这话虽是托词,却让沈落雁无法拒绝。她看着萧彻真诚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好。”

走出萧府时,沈落雁摸了摸药箱上的铜铃。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远处萧府的飞檐交叠在一起。她忽然觉得,这个秋天,或许会有些不一样。

夜风拂过,带来桂花香,也带来了长安城里最温柔的期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