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培养来的。
实力可能会差些。
却也用的安心。
“那永乐爷,您现在到底是什么修为?”
朱棣来到这个世界,少说要比自己多百年。
其天赋,肯定不差。
他好奇,朱棣的修为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然而,朱棣却并未首言。
“小子,不该问的,别问。”
朱厚照,虽是自己的后辈,身上有他的血脉。
不过……他并不会轻易的相信一个人。
最起码暂时不会。
小心谨慎,才能在这个世界走的更远。
闻言,朱厚照也没有多问。
虽说永乐爷是祖宗,可他们也是今天第一次相见。
朱棣多疑,他也是知道的。
“好好修炼,等迟早有一天,我们会和朱允炆相遇的。”
“到时候,我要是打不过他,还得仰仗你们这些后辈。”
他忌惮的,不仅仅只有朱允炆。
其实还有太祖皇帝。
也就是自己父亲。
父皇是最早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也是第一个拥有祖镜的。
按理来说,他的实力,应该是最强的。
爹这个人,什么都好。
但很固执,性格和自己一样。
若是以后,他和朱允炆生死之战。
恐怕,父皇会站在朱允炆的那边。
因此,不论是他,还是他的后辈,都需要变强。
不然,他们都得被朱允炆宰了。
朱厚照闻言,也是垂着胸脯说道:“永乐爷,您就放心吧。”
“我虽然天赋,不是很好,实力不是很强。”
“但是我有兽诀,等巩固自己法相境的实力后,我就去抓几头法相境的灵兽!”
这也是他特有的天赋。
对灵兽,有种天生的亲近。
而且,自己的兽幡,也是一件神器。
能够收纳,八只实力和自己相同的灵兽。
可以说,同阶战斗,他不输任何人。
朱棣欣赏的点了点头。
“嗯。”
“对了,你这些年,可有遇到除我之外的朱家人?”
“又或者说,你可有其他朱家人的消息?”
朱厚照思绪片刻道。
“永乐爷,您可知道,天南宗前些年,出现的那个什么宗门圣子吗?”
“你是说?”
朱厚照点头道:“没错,他身上也有祖镜碎片,也是朱家人。”
朱棣瞬间沉吟了。
没想到,自己的情报居然出错了。
他当时还怀疑来者。
自己的后辈,居然在自己的地界,被人暗杀。
他却无动于衷。
清江宗。
这个仇,我记下了。
朱棣将手,缓缓搭在朱厚照的身上。
叹道:“节哀。”
在朱棣看来,朱厚照能够修炼到法相境界。
说明,来这世界有段时间了。
这个被刺杀的朱家人,才凡躯境界。
说明,刚来不久。
皇位都是父死子继。
因此推断,这人不是朱厚照的孙子,就是朱厚照的儿子。
朱厚照这时候就有些茫然。
节哀?啥意思?
朱棣随即继续询问道:“你可知道,是谁杀的你儿子吗?”
虽说,他们并不相识。
再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后辈。
帮其报仇,还是很有必要的。
朱厚照挠了挠头。
“当时清江宗找到的我,说,送我一头紫荆熊幼崽,让我去刺杀他。”
朱棣顿时愣在原地。
沉默的看着朱厚照。
“你……亲手杀了你儿子?”
能够感觉到,朱棣的眼睛里,己经有了些冰冷。
手足相残,他很不喜欢。
更别说,父子相残。
察觉到情况不对,朱厚照连忙解释。
“永乐爷,您误会了,当时我发现他携带祖镜碎片的时候。”
“我就改变主意了。”
“之所以,传言他死了,只是为了保护他而己。”
“清江宗和天南宗的事情,您又不是不知道。”
闻言,朱棣的脸色这才稍显温和。
“而且,我根本就没有儿子。”
朱棣愣了愣。
“没有儿子?那皇位传到谁的手里了?”
“小子,别告诉我,你把皇位弄丢了。”
他最害怕的一种情况就是。
宋朝的情况。
宋太祖赵匡胤,之后,便是其弟赵光义登基称帝,号太宗。
可谁都没想到。
北宋,除了赵匡胤,都是赵光义的后代。
南宋,除了赵构,都是赵匡胤的后代。
他就害怕,后世子孙,把皇位搞丢。
流传回了大哥一脉,又或者说,朱允炆一脉。
朱厚照连忙摇了摇头。
“永乐爷,这您放心,绝对没有!”
“我虽然没有子嗣,但是我爷爷有。”
朱棣沉默。
“你爹只有你一个儿子?”
朱厚照点了点头。
他是独苗。
因此,他死后,应该是从爷爷的嫡系子嗣中,选一个当皇帝。
朱棣脸色不悦。
身为皇帝,子嗣居然只有一个?
还有这朱厚照更是离谱,居然连个子嗣都没留下。
这不是闹吗?
没有继承人,国家随时都可能陷入风雨飘渺之中。
历朝历代的教训,还不够明显?
“朱厚照,既然你是朕的六世孙。”
“那想必,朕死后的事情,你都应该清楚吧?”
“这是自然。”
朱棣点了点头。
“很好,朕来到这里许久,尚未碰到一个后辈。”
“朕死后,大明发生了什么,朕也不清楚。”
“找你们,也只能一个个摸索。”
要不是爹定的规矩。
每个子嗣名字,都有规律。
不然,要想找到后代,就是大海里捞沙子。
“既然你在这里,那就和朕大概讲讲,朕死后发生的事情。”
“皇帝分别是谁。”
只要知道具体的名字,他也能够更好的确定,是不是自己的后辈。
对此,朱厚照却有些犹豫。
怎么办。
要是让永乐爷知道,曾祖的事迹……那曾祖岂不是完蛋了?
凡太宗一脉,都喜欢学习太宗。
自己是一位,曾祖朱祁镇也是一位。
只不过……朱祁镇年轻,并没有太宗和自己的本事。
玩脱了。
看着朱厚照犹豫的神色。
朱棣询问:“怎么?不愿意给我讲?还是说,你自己都不知道?”
“身为朱家人。”
“祖宗的功绩,你要是都不知道,那朕的腰带,抽起来,只疼不死的。”
他为什么勤勉朝政,亲征塞外。
劳累二十多年,才进入祖镜,踏上修行之路。
不就是为了,后世子孙,能够铭记自己的功劳。
要是连自己的后辈,都忘记自己的功劳。
那其他人,又有谁会记得。
死亡不可怕。
遗忘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