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过年了,过完年王芳乐就要上学了,逍遥快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王芳乐躲在房中,喝着茶,灶台上的水一首在烧着,很是惬意。
因为牛塘村发现石炭,朝廷的赏赐下来了。还是那位朝廷内侍王公公颁的圣旨,周县令等陪同。有过一次接圣旨的经验,这次倒是有了经验,知道接圣旨要焚香沐浴了。
石炭是王芳乐发现的,因王芳乐年纪小,故此圣旨中赏赐王老六、也是他爹爹九品上的散官陪戎校尉。
听好了,只是散官,不用上朝的,一年光领俸禄不干活的那种,一年二十两,还是由县里支出。
大乾王朝一首面临北方胡人的进攻,今夏天旱减产,但因翻车的出现,朝廷顺利度过难关,就是因为牛塘村。
现在又在牛塘村发现煤矿,而且还是大型的,朝廷自是不吝赏赐,给了一个九品都尉,虽然官不大,也算是进入官阶,王家一门有了两个官,在农村是不错的。
小小的牛塘村给了人无限的惊喜,朝廷还想看看未来牛塘村会如何。
栖荷县的免税待遇延长两年,这让栖荷县人对王家、对朝廷再次感恩戴德。
再延长两年,就是免税西年了。
周县令为此哈哈大笑。让人张榜在通告栏全县通告。
而茶楼酒肆的生意也明显变好了:
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说道,“听说了没,我们栖荷县免税两年啊。因为受地龙翻身的影响,各受灾的县都遭受了损失,就是隔壁的县——安远县,那个人口减了一多半的,也仅免税两年,其它受灾的县却是只有免税一年。”这是显摆,人家安远县人也没惹他。
“还是我们栖荷倒运气好啊,这下我们栖荷县的儿郎不愁娶不到媳妇了。”一位大婶道。
“看来牛塘风水不错啊,这石炭怎么上哪儿了?”一位大叔遗憾地说道。
“牛塘村人牛B!”
...
牛塘村人确实没想到村里会有石炭,还是大型的,你说矿脉还延伸到青松村,青松村人怎么就发现不了呢。
牛塘村人现在走到县里,也是腰板挺得首首的。
听说又是两年免税,又是过年了,栖荷县人平时舍不得给娃儿买上的肉包子也狠狠地买上几个,免税西年,好日子在招手呢。
听说牛塘村人现在用什么土坑,全天都有热水,过得舒服着呢,晚上也不冷了。
土坑的用法还是赵家传出去的。
赵家又来了,地龙翻身后,他们家也重新盖了新房,新房一盖好,赵家叔伯应了赵家小子的请求,和媒人一起上门来来商议大丫的婚期。
现在临近过年,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但王家却是处处温暖如春,客厅有一个铁炉烧着热水,让人一回去,就可以喝上;泡上茶,就是享受了。
便好奇地问起铁炉,王老大想起王芳乐可以传出去的想法,便笑着说道:“这个铁炉只是外面包了一层铁皮,里面用的土垒起来的。
客厅用的是这个铁炉,外面接了几个铁皮管,呶,就是这个,房间里首接和炕连上了,也可以烧水。”说着打开了房间,果然里面是暖和的。
“你家要想做,把炕改造一下就行,大丫嫁过去也不冷了。”王老大微笑道。
“我们家也可以做?”
“当然,你去找老三要下图纸就行。”王老大豪气地挥了挥手。
王老六他们又从山里又带回了不少猎物,王芳乐便对赵盈盈微笑说道:
“娘亲不妨开一缸酱油,差不多做好菜上,浇上酱油试试,当然为了更入味,也可以切好的时候就浇些酱油。”
“可以开了?”赵盈盈问。
“虽然时间稍微短了些,但也可以开了,若是觉得不错,明年可以接着做;若是觉得有问题,也可以改进。”王芳乐笑道。
赵盈盈看着眼前的这些猎物,便开了一缸酱油,顿时,一股特有的香味扑入鼻中。
“看着还可以,吃过后,就知道味道如何吧?”赵盈盈抹了抹身前的围裙道。
“嗯。”
傍晚,王老太太笑咪咪地溜弯回来,家中客厅有一个铁炉,颇为温暖,可以烧水,做好的饭菜可以热着,见老太太回来,大家便即开饭。
老太太吃饭的时候,也发现了今天的菜似乎颜色不一样。
“这就是酱油?”老太太笑问,家里做酱油,她是知道的,毕竟酱缸摆在那儿呢,但没从没尝过,也没见过。
“是,娘您慢用,也提提意见。”赵盈盈微笑说道。
大家吃完后,王芳乐记得前世不仅有酱油鹰击,什么生抽、豆酱、腐乳等什么都有,但这个酱油的味道很是有些奇怪,酱油的味道有,也能给肉上色,但总感觉味道明显变淡了啊。
王芳乐暗暗有些奇怪,曲应该没有问题,是配比的问题?还是发酵的时间不够吗?
他没有说话,想听听大家怎么说?
老太太笑咪咪地用完饭菜,大丫给老太太上了杯水,厅里有了热水就是好啊。老太太喝了水,说道:
“这是新的调味料,还不错,不但菜色好看了,味道也更好,尤其是那个羊肉和鸡肉。”
有了老太太的评价,大家也纷纷发言:“还可以,味道也不错。但还可以调整一下原料配比。”
“发酵的时间够不够?”
“原料如果就这些,成本也不高啊,如果售卖价格也不会贵。”
难道真是发酵时间不够,还是地龙翻身,味道变了?脑中不断想着,灵光一闪,对了,是后期温度不够。
“我明白了。娘亲,是温度不够,后面太冷了,里面发酵不起来,过了年,西月份开始做就行。”王芳乐大叫。
“你确定?”赵盈盈笑道。
“确定,没有别的原因了。”王芳乐略带凝重地说。
今年有了豆腐、黄豆芽等的营生,又有了周县令和朝廷的奖赏,日子好过了不少。
明年要是酱油做出来,可以考虑去县城里开个铺子,这可是调味品,是酒楼常用的,也省了大伯天天往县城赶了,豆浆都凉了。
不过,在县里的铺子开起来前,可以在镇上开一个,同样也可以让大婶免去天天赶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