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当然是大乾人,而且这人皇上也知道。”
卫国公悠悠地道,“他的三伯曾经因为发明翻车被皇上奖励了,他的父亲也曾发现了石炭被奖励,如今他是举人了,他来京要参加科举,无意中发明了这个酒精。”
“你说的是河东省栖什么县的王家?!”皇上顿住了脚步。
栖荷县有点拗口,皇上一时没想起来,只记得一个栖字。
“正是栖荷县王家的王芳乐。”皇上一时没想起来,卫国公却是没有笑,大乾全国几千个县,记不住一个县名很正常。
“他问你有没有兴趣?要不然估计他一个人没法做这个生意。”皇上也是厉害,瞬间想通了这里面的关窍。
“正是这个意思,他还想把皇家拉进来,如此他才放心做这个生意。”卫国公眼也不眨地道。
“哦,他想给朕多少份子?”皇上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他要把这个生意做到全国,还要去西域换牛马,但是酒这个东西,费粮啊,皇上三成,我三家五成,包括定国公和梁国公家,成本我们来出,皇上只管分钱,可以让伤残士兵来制作。”卫国公竖起大拇指,想了想说道。
皇上琢磨了一下,让伤残士兵来制作,这是好事,大乾经年和北方胡人战争,伤残士兵不知凡几,还能来钱。只是要是让御史知道了,便是麻烦事。
与民争利,而且酿酒极为费粮食,这是御史会说的话。不过,皇上也是机变之人,想了想,皇上说道:“告诉他,我答应了,只是这洒精,是皇后心忧前线士兵发明的,明白吗?让皇后持份子,补贴一下宫中用度。”
这是不仅要图利,还要图名,卫国公一听就明。皇家不能光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要让将士们明白,皇家在心忧他们。
有三个国公家操持,这笔生意怎么地也能有一些进项吧,皇后做的,也避开皇上持份子的尴尬。却不知这招皇上自以为高明,以后却后悔了。
“呃,皇上...”卫国公还想劝诫一番,毕竟宫中不能每年用几十万贯钱吧。
“就这样了。卫国公且随朕来。”皇上转身走进了后宫,这里没有内侍或是皇帝,卫国公还真进不来。
既然进了后宫,随时会出现嫔妃的地方,卫国公也不方便说话了,便把肚子里的话吞了回去。
皇帝把卫国公带进后宫,见了皇后,卫国公只好把刚才的话重新说了一遍,至于劝诫皇帝的话却是不曾说。
皇后操持后宫,也在为钱发愁,皇帝为了笼络大臣,每年给大臣的赏赐就是出自后宫,听说让自己持份子,还不用自己掏钱,自然是愿意的。
至于把酒精的发明归功于自己,在皇后看来,是卫国公在保全自己的常规操作,毕竟卫国公这赚点钱还好,总不能把关心将士的名义也揽到自己身上。
卫国公和皇后达成了协议,就施施然地离开了皇宫。
回到卫国公府后,就和王芳乐说皇家同意了,同时让管家满足王芳乐的一切要求,定国公和梁国公也送来了几个铺子。
至于人手也送过来了,伤残退伍老兵多了,历年来哪个国公府里都在为安置这些人操碎了心。
现在好了,让他们去酿酒,同时也满足保密的要求。正是一举两得之事。
卫国公府里,专门开辟了个制酒作坊,铁锅等设备也大量购进,冷凝器没有,就用竹子代替。
各府送来大量伤残退伍老兵后,王芳乐就把酿酒和制作酒精的所有工序拆解分开,每个工序由不同退伍老兵负责,进入流水线生产,充分满足了保密的需求。
把工艺分开交给这些伤残老兵中的几个都尉后,王芳乐就回去了小院继续温书,每月只需在闲暇之时去作坊检查一下进度并交给管家后,就不管了,日子过得开心而惬意。
京城人口多,更是天下货物的集散地,当几个铺子同时展开售卖后,卫国公的烦恼就来了。
首先便是酒精,自从卫国公让军中郎中清洗伤兵伤口使用酒精后, 郎中们就离不开了。
每两个月,兵部就会收到酒精的使用情况报告,同时却是要求屯积一些的需求。
兵部于尚书有点莫名其妙,到了勤政殿找了皇帝。
“微臣见过陛下。”
“于尚书啊,来人,看座!只是不知于尚书见朕有何要事?”皇帝陛下和颜悦色地说道。
“陛下,微臣收到边关防务的后勤要求,粮食自从有了各地上缴的蕃薯后还好解决,只是这酒精是何物?为何军中郎中都要此物。”兵部尚书果然一提就是军务,但没提粮食却是一大幸事,的确,自从各地有了蕃薯,大量的蕃薯就上缴京城来,解决了帝国一大难题。
但提到酒精,皇上却是有点无精打彩地说:
“此为皇后的发明,听说使用后效果良好,可以让伤患减低西成,上回皇后的军援物资就包括此物,只是你可能不太关心,当成了普通物资忽略了,此事你去找皇后罢。小方子,你让内侍领于大人去往后宫罢。”
其实皇上确如卫国公猜测那般,皇后现在通过酒的收益,每月入帐二三十万贯,他见了都眼红。帝国正是缺钱的时候,无论如何,这些钱也不能掌握后宫手中啊,但打赏起臣子来也是大方多了,因此也是痛并快乐着。
于尚书没法,他确实是忽略了,每个月,皇后会给军方提供一些物资,宫女产的无非是一些丝帛,上个月的物资,他认为普通物资,也没有查看,却是出了问题,如今要去见皇后,也是理所当然啊。
在内侍的引导下见了皇后,皇后也没多话:“酒精是臣妾发明没错,但生产是交给帝中勋贵卫国公,听说是由伤残老兵在生产,所以产量有限,于尚书若是想要酒精,于尚书只有去找卫国公了。”
于尚书得到消息,要酒精找卫国公,只好登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