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 第47章 准备授官

第47章 准备授官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古代,福娃要科举!
作者:
大雨天天下
本章字数:
4240
更新时间:
2025-07-07

王芳乐站了起来,揉了揉腿,明白了事情始末,他没想到事情的始作俑者原来是个12岁的小丫头,这在前世还只是个小学生吧。现在都可当家作主、指挥护卫抢自己了。

王芳乐暗叹了气,想了想,自己也才十一岁,是个状元,朝廷大佬们也没有打压自己,便知如何应对了。

微笑着说道:“不用道歉,只是一场误会而己,我去拜访王家主和卫国公。”既然说通的皇后娘娘,卫国公自是要来的。

来到府里客厅,便见两名中年人坐在厅中,满面微笑地看着自己,其中之一正是卫国公,看了看两人,俯身一礼,再看看后面跟着小丫头。

便对另一位中年人微笑说道:“这位就是王侍郎吧,第一次拜访侍郎,没想到会在府里相见,想必是王侍郎过于好客了。”

王侍郎见他外貌俊俏,年纪虽轻,却醇厚有礼,心下也自喜欢,起身说道:“哈哈,王状元现在可是大名鼎鼎,小女无礼,见王状元的心太过于急切了,王状元请座。”

又对着众人说道:“卫国公王状元若无他事,一起在府里用膳,王某斟酒陪罪。”

卫国公微笑看向王芳乐,若是王芳乐表示此事不怪罪,事情就此揭过,便会答应;若是王芳乐不愿意,便是表示要记仇了,毕竟当事人是王芳乐,还要看他的意思。

王家可不是一般的世家,乃是千年世家,出过数位皇后的,府里人才无数,要不是因为皇后压制,不要太过高调,远不止一个侍郎。

王芳乐也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个民间认可的榜下捉婿,便要记仇,只怕自己仇人遍地,便对着王侍郎道:“正要唠扰!”

王侍郎见王芳东接受了邀请,便道:“苑儿还不下去。”此时大户人家用膳,女子不得同桌,也是此时的礼仪规定。

王苑下去后,随即用上膳食,却是宾主尽欢,王侍郎看着王芳乐俊俏有礼、为人谦逊,越看越是满意,嗯,看来苑儿的眼光不错。

榜下捉婿也能抓个俊俏有礼的郎君回来,还满腹才学,要不,怎么能中状元郎?只是看这个王状元不怎么愿意,自己要找皇后想想办法。

王侍郎举着酒杯对着王芳乐道:“来,这是仙人醉,京城最好的酒,近几个月来风靡京城,府里也进了一些。听说王状元以后想去海边?”

王侍郎作为朝廷高官,自是知道皇上殿试时问了一句,结果王芳乐的回答是辅助海洋方面的战略。

嗯,王芳乐点了点头。

自己年纪小,又无根底,在京城恐怕会成为陪衬,与其如此,不如去海边。便道:

“朝廷的北方边患是目前的重点,自当抗击北方;但海边虽然匪患众多,民生贫蔽,若是战舰打造出来,物品有了出处,便能富裕一方,这就是海上丝绸之路。”

“哈哈,好一个海上丝绸之路,某明白了。”王家作为千年世家,便是在于布局,南方若要崛起,他便要提前布局,派出朝中优秀子弟陆续前往广州,也不是不可以。

自从朝中决定开发岭南以来,朝中官员便在暗自行动,王芳乐不太清楚,但卫国公却是清楚的。

在朝廷决定开发南方以来,工部工匠,钱粮兵甲器械等己往南方,尽量支援广州建造岭南水师。

此时,酒酣耳热之际,卫国公却是道:“此事虽为朝廷命令,却是不可妄议。”

卫国公拉着王芳乐便是还是不要让王芳乐出言过多,自己知道、武勋子弟知道就好,还是不要让太多的人知道为好。

却不知王芳乐是有意让王侍郎知道的,开发广州需要资金人手量太大了,没有朝中这些文官集团,开发的速度便要慢上不少。

从王侍郎家出来后,回到了国公府,王芳乐喝得差不多了,上床就睡。 一个榜下捉婿把他给捉了,折腾了半天,终于回来了。

此后数日,王芳乐便待在府里,便在等着朝廷授官。按规定,一个月内殿试贡生便可以得到授官。平时除了李既经常来访外,倒是清静了不少。

皇帝这几天在陆续召见了几位尚书重臣后,都是表示微臣不懂海洋,王芳乐要是愿意去开发广州也是可以的。

王芳乐正在国公府时,便接到宣召:“立即进宫!”

他倒了不意外,在府里整理一下衣服后,便进了宫,皇帝平日都在勤政殿办公,进了宫见了皇帝,便即一礼,然后静听皇帝吩咐,是入翰林还是另有什么作用就在此刻了。

皇帝端详他好一会儿:“听闻爱卿前段时间受了惊吓,看此时的气色,喜好爱卿有惊无险,平安脱身,说说你对开发岭南战略的看法。”

“任何帝国初时是依靠土地来吸引人心,也是依靠土地来拢络功臣和天下士大夫,以及乡绅土豪们,但天下的土地终是有限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百姓手中的土地便愈来愈少,所以不能总靠土地作为拢络人心的手段。”王芳乐小心翼翼地说道。

“哦,那要用什么?”涉及到帝国的土地问题,便是皇帝也不由得重视起来,想让他说说。

“重视工商,因为工商的利润总比土地要大,同样的钱投入工商便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而农村无地或少地的村民也觉得进入工商是一种荣耀,岭南水师的责任便是打通销路,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让更多货物销往南洋诸国。”

王芳乐不敢提前世的流行说法:什么王朝不超过三百年,要更迭王朝等话语,在这里说,这不是皇帝既然开发岭南,帝国就不要忽然放弃,因为这个战略和帝国未来稳定有关。

帝国以前便重视工商,而且并不禁止土地买卖,王芳乐的说法也不过是要把岭南也同样重视工商,因此,并不会成为大问题。

皇帝听了却是不语,沉吟半晌方始说道:“你先回去吧,朕要再琢磨一下。”

王芳乐的说法并没有错,但王芳乐以一介十一岁的人,掌地方大权,担心有人不服啊。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