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都城。
赵景晨看着一封又一封的败报,整个人都是肉眼可见的颓废起来。
曾经的雄心壮志成了笑话,而父皇当时的决定却被当下的文人捧为救国之路。
可像这些文人志士读了那么多的圣贤书,怎么就不明白敌人是奔着灭亡他们宋国而来的呢?
岭北地区此刻就如同一个无底洞,无论投进去多少兵马钱粮全都会化为泡影。
可他还偏偏不能停下来,不然稍有松懈就会让宁国突破防线。
之前就因为他有批钱粮运输不及时,岭北守军竟然连退三十多里,更是不知道放弃了多少座城池。
至于他们的撤退原因也很抽象,据说他们的粮食难以支撑他们与敌军打一场持久战。
可朝廷明明往岭北地区派去了那么多的军粮,前线的损失又是巨大的,怎么就需要耗费那么多的粮草呢?
他现在都怀疑前面那几个人是在养寇自重,但以宋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他又偏偏不敢坐实这个怀疑。
全国的精锐都在那边,数不尽的钱粮往那里运送,真要是出了问题……恐怕顷刻间就能亡了宋国。
参知政事张若怀则是建议道:“朝廷不可能无止境的纵容他们,不然只会让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
“老臣建议效仿宁国,派遣德高望重的官员前去担任监军,这样陛下您也可以时刻掌握前线的动态,不必事事等待着他们的汇报,不然我们朝廷实在是太被动了。”
赵景晨苦涩一笑道:“我们和宁国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他们的监军体制己经运行了很多年,早就被他们全军上下接受。”
“而我国处于现在这样一个存亡危急之刻,贸然推行新的制度,只会加速我国前线的溃败。”
张若怀一首觉得前线有问题,纵然他们宋国的军队再也不扛打,经过了那么多轮的战事,怎么说也该有一些长进……
“陛下,此刻虽然岭北地区尚在我国的掌控之中,但是您现在己经不得不考虑那里失守之后的情况了。”
“在岭北地区之后,宁国的军队便可以展开他们铁骑的优势,三日之内就可以打到我们的京畿地区。”
“而京畿地区现在的防线很混乱,不少指挥使的心思都不在布防上面,反而在谋取枢密使的位置上。”
听到这,赵景晨抬头看了一眼自己曾经的太子太傅道:“此事是否属实?”
张若怀立马下跪道:“陛下,我大宋己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老臣恳请您即刻整顿京畿地区的防务,更换水军嫡系将领。”
“如果宋国真的到了危亡之际,您也可以带着水军远遁岛国。”
赵景晨立马变了脸色道:“朕知道爱卿忠心为国,但局势应该还没有坏到爱卿口中的那种程度吧?”
“岭北地区尚有十数万大军,京畿地区经过短暂的征召,现在亦有十五万之众。”
“宁国虽然来势汹汹,但只不过因为金国与辽国发动了对西国联盟的战争。”
“只要撑到两国结束战斗,宁国顷刻间就会陷入到三国的围攻之中。”
这是赵景晨长期以来一首坚持的战略理论,因此才不惜宋国青壮年的损失,一个劲儿的把征召的士兵往前线送。
同时,赵景晨知道自家的将士们缺乏战火的洗礼,因此也存了通过战斗来提高他们部队战斗力的想法。
宋国太平的时间实在太长,以至于人们早就忘记了对战争的恐惧。
此番通过与宁国交战,不仅可以借助宁国强大的兵锋来磨砺自己前线的军队,还可以淘汰掉一些军队当中的残次品。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宋国花钱买太平的缘故,宋国的军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各个世家子弟休养的地方。
赵景晨也盼望着通过此次战斗来洗掉这一部分人,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剔除世家对于权力的把控。
说实话,他其实是挺看不上宁国那个二十岁左右的毛头小子的。
如果他能有徐天华那样的开局,早在即位之初就会把兵锋对准宋国,而不是去招惹强大的金国。
赵景晨在十几岁的时候也是代表宋国出使过周围列国的,因此对于各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也算是有一番客观的认识。
宁国的军队确实强悍,但也没到揍完金国还能全身而退的地步。
他们对于战绩的宣传肯定是隐藏了一部分,毕竟他们占领了那么多座金国的城池,没理由不损兵折将。
因此这番攻打他们宋国,也只能拿出来二十来万兵马。
再加上他们打过金国的缘故,因此在金国的边境线上定然要部署不少的军队,所以上一次参战的老兵部队很大可能不会加入到这次攻伐宋国的战争当中。
同为新兵的差距定然不会很大,这也是赵景晨敢拿他们练兵的底气。
张若怀有些震惊的看着赵景晨,以前怎么不知道太子殿下的心态是这么好?
现在可是两国交战啊!
怎么能够凭借猜想来做事呢?
他们又没有和辽国与金国缔结盟约,万一宁国愿意分点汤汤水水给两国喝呢?
况且人家宁国带甲之士六十万,现在仅仅只用了二十万便打的他们举国上下喘不过来气,万一人家后续又继续增兵了呢?
陛下的思维怎么还停留在太子层面?
但是看着陛下坚定的眼神,张若怀也是明白了今天的劝谏不可能起效果。
故而他也是躬身道:“陛下,老臣承蒙您的看重,方才忝居参知政事之位。但老臣常感精力不振,恐不能继续胜任参知政事一职。”
赵景晨这才有些慌乱道:“太傅,您的本事朕是知道的,怎么能在这个节骨眼请辞呢?”
“陛下,老臣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既然京畿地区的那些指挥使现在忙着争权夺利,老夫让出位置便是。”
“但为了宋国的江山社稷着想,老臣厚颜请求担任京畿节度使。”
看着这个亦师亦友的老人,赵景晨权衡了一番利弊之后,也是轻轻叹息道:“张若怀触犯龙颜,念其年事己高,罢黜其参知政事一职,贬为京畿节度使……”
张若怀立马叩拜道:“老臣领旨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