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柳宗昌不是知道刘宣擅长扮猪吃老虎。
此刻可能真会被他的表演迷惑。
柳宗昌己经认定刘宣这是装的。
他这样一副感情真切让老狐狸柳宗昌不由得打了一个冷颤。
全身也起了鸡皮疙瘩。
而朝堂上的其他官员,都被刘宣和柳宗昌之间的这种君臣关系看得一愣一愣的。
皇上和丞相以前不是剑拔弩张吗,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君臣相悦了?
百官被刘宣和柳宗昌互飙演技的表演所迷惑。
只有大将军李纲冷笑不止。
当柳宗昌提出致仕的那一刻,他就己经明白老狐狸打的什么主意。
而柳宗昌也知道朝堂上三辞三让的规矩。
如果自己表现出太急迫,说不定就会让刘宣怀疑。
所以柳宗昌也不在坚持辞官。
而是退而求其次,请求道:“皇上如此看重微臣,臣感激不尽,然臣离别家乡己有十年有余”。
“还请皇上怜臣老迈,准许臣告假返乡”。
刘宣知道自己也不能继续拒绝,反正城外各大交通要道都埋伏了锦衣卫。
柳宗昌怎么也跑不掉。
刘宣干脆同意了他的请求,感叹道:
“爱卿思乡心切,朕也不是不近人情之人,只愿爱卿早去早回,不让朕挂念”。
虽然鸡皮疙瘩起了一身,但刘宣终于同意了自己的离去。
柳宗昌赶紧谢恩,“谢主隆恩”。
……
自己和柳家人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离开京都,柳宗昌很满意。
刘宣也很满意。
柳宗昌是跑不掉的,还能白赚他的捐赠。
而有了当朝丞相的带头作用,接下来的捐献事宜必然会顺利很多。
很快,刘宣又有意外之喜。
只见大将军李纲出列道:
“皇上,天下动荡黎民受苦,臣愿意捐献白银15万两、白米800担赈济北方流民”。
李纲从柳宗昌的捐赠行为中看出他想跑路。
李纲也想离开京都前往雍州主持大局。
但李家也是家大业大,偷摸着离京是不可能的。
所以他和柳宗昌一样,花钱买个名正言顺。
刘宣又上前握住他的手。
“好好好,大将军仁慈爱民,不愧是朕之肱骨,朕也要重赏之”。
“朕决定加封大将军为太子太保、楚国公,丹书铁券三枚”。
李纲重复柳宗昌的剧本,不过他跳过了辞官致仕的戏份。
首接请求回老家,“微臣叩谢皇上大恩,跑臣也离开家乡己有十年之久,对家乡思念甚深,还请皇上准许臣告假返乡”。
刘宣知道李纲也在雍州聚兵想搞事情。
自然明白李纲这也是想跑路。
但李纲同样也跑不了。
刘宣故作沉吟,随后道:“大将军思乡心切,朕自然不会不近人情阻拦,只是值此贼寇横行之际,大将军应早日返回京都主持剿贼大局”。
李纲行礼谢恩,“谢陛下恩准”。
柳宗昌和李纲这两个文武百官之首带头捐赠。
可谓是起了表率作用。
其他官员人都麻了。
捐赠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以前,柳宗昌和李纲绝对是带头反对的。
今天却一反常态。
其他官员也不是傻子,从柳宗昌二人最后目的都是想回乡来看。
他们也猜出柳宗昌二人是想跑路。
至于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跑路,其他官员也猜不到原因。
他们不像柳宗昌李纲那样己经在青州和雍州布局。
所以离开京都的心思没那么强烈。
很多官员打定主意,只等散朝问清原因后再做打算。
刘宣却没这么容易放过他们。
他朝朱承恩挥了挥手,“拿纸笔来,将诸位大人的捐赠数目一一记录在册”。
“是”。
朱承恩领旨,领着十几名宦官带着纸笔走到百官行列中,分别记下他们的捐赠钱财数量。
有了柳宗昌和李纲的带头作用,皇上刘宣也在看着。
其他官员就算再不愿意,也得出一笔捐赠。
而且还不能出得太少。
……
一刻钟后,朱承恩和他的手下宦官己经统计完所有官员的钱财捐赠数量。
白银一共330万两,精米精面共3万石。
其中韦奇一人就捐赠了白银100两,精米精面9万石。
刘宣当场宣布封他为太子太师,梁国公,上柱国。
其子荫封为三品车骑将军将军。
随兴发起的捐赠活动能获得这么多银子和粮食。
刘宣再一次在心里感谢了他的两位好岳丈。
为了感谢他们,今晚说不得要在后宫好好努力耕耘他们的爱女。
看到百官一副肉疼的样子,刘宣脸上笑意盈盈,宣布道:
“朕替北方流民、天下百姓感谢诸位大人的慷慨解囊”。
“朝会散后,守卫军大统领吴明将携带捐赠名册拜访诸位大人”。
刘宣的话意思再明显不过,只等结束朝会。
吴明会亲自带守卫军上他们府上收取记录在册的捐赠数量。
这就让还存在侥幸心理的官员像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刘宣这个皇帝是各大世家的傀儡不假。
但最大的两大家族,李家和柳家今天吃错了药带头捐赠。
其他官员没有能力反抗刘宣,也不敢公然反抗。
今天的他们出血是要出定了。
刘宣的心情却是大好,继续下旨道:
“赈济北方流民不能只是让他们吃饭养了一群懒汉”。
“朕决定以工代赈,选取流民中身体强壮之人,郊外建房屋、巩固京都城防”。
“此事由工部负责,秘书省监督”。
以工代赈,历史上的很多明君和名臣都用过这种方法。
这样既可以让精壮流民有事做,不至于闹事反叛。
还能建造一些工程利国利民。
刘宣让流民在郊外建房屋,可以让流民有过冬的地方。
而巩固京都城墙,可以让京都在乱世中多守一些时间。
刘宣今天下的旨意有点多,指挥的衙门包括了六部中的户部和工部。
如果是在以前,必然会被柳宗昌和李纲掣肘。
但现在柳宗昌和李纲心怀鬼胎,一心只想顺利从京都脱身。
所以他们就当没听到,让刘宣一个人发挥。
对权力向来敏感的官员此时心里都冒出一个想法,京都的天恐怕是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