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电商:1949
时空电商:1949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时空电商:1949 > 第3823章

第3823章

加入书架
书名:
时空电商:1949
作者:
帝国狂澜
本章字数:
2796
更新时间:
2025-04-25

从乌克兰出海过运河,得交钱;现在过海峡还要交一次钱,总数合计运河费用的133%,而中国船只到瓜港没这笔费用……
  平摊下来,从黑海口岸到团结港的路上费用,并不比天津、大连等北方港口到瓜港便宜。
  由于海运的成本优势,如此费用还是比5000公里苏联铁路运费略微便宜。
  主席恍然大悟:难怪斯小林积极甚至主动给黑海海峡张罗收过路费,标准参考运河的三分之一,居然还有如此奥妙?
  本来黑海到团结港比中国北方到瓜港有一点距离优势,但这个优势被两笔买路钱一收就削平了。
  西洲到瓜港可以走好望角,运费其实也略微便宜些。
  这还只考虑了运费,生产小型民用设备得考虑人工成本,依然中国大占优势。
  故而,中国不但在民用消费品领域获得优势,在民用小型设备方面也拥有极大优势。
  苏联优势只在于成套大型、重型设备上,但是不是完全占优也不好说。
  朱镕基道:“按理说,苏联军火出口本来可以大有所为,但苏联与中东国家关系普遍不好,伊拉克、伊朗等地区大国都担忧苏联,苏联军事装备再好、再先进,他们也不会采购,毕竟其国防目标可能首先就是防御苏联。
  除了伊朗、伊拉克等与苏联直接接壤的大国,其他阿拉伯与穆斯林国家,因为苏联一贯支持以色列乃至向其输送犹太人口和军火的策略,也极为反感苏联,正常情况下都不会进口苏联装备。
  南亚方面,虽然苏联从未与南亚各国发生过直接冲突,但由于苏联一直站在同情、支持印度的立场上,也为南亚各国所不喜,再加上约协作机制,除了印度,南亚各国也不会找苏联采购军火。
  刨除军火后,苏联唯一还有指望的就是大型设备了。虽然该领域与中国没什么正面竞争,但他要面对欧洲、美国的设备竞争,欧美设备可能比苏联略贵,但综合性能更好、更利于水平不高的中东/南亚各国使用。
  就像我们也更倾向于从欧美引进设备与技术,成套设备这领域,苏联也没啥优势和互补性,可能也就是基础重工业产品可以交易……”
  站在这个角度,很容易理解苏联拼命要和印度靠拢的经济动力,印度有苏联需要的农产品,苏联和向印度出口原油、设备乃至军火,互补性很强。
  印度没有出海口,苏联修建新苏维埃港的动机,也为能给印度找一条更好的出路。
  “当然,话也不能说得太满,协同与互补可以通过改革与建设不断调整。”
  朱镕基道,“比如苏联在阿富汗、俾路支持续投资并进行大范围工业化建设,有望缩短运输距离、降低人工成本;苏联还可以出口部分设备给印度,扶持印度加速生产民用消费品再出口苏联,免得过分倚重我们的出口商品,我想苏联可能也不喜欢他所有的指望都放在我们身上。”
  听到这里,主席面露笑容。
  果不其然,发改委骨干、技术派官僚们的思路都差不多:苏联不是完全没有救,他如果这样这样……还有机会。
  但很显然,斯小林有很多话没和干将们点破:阿富汗、俾路支、印度这几个工业化泥坑是靠苏联能带起来的么?能确信苏联在把他们带起来前,自己不会先散架?
  表面看给你留下了一条星光大道,实际却是深不见底的泥潭,根本爬不出来!
  这是斯小林用正确方向促成苏联解体的经典手段,就像用高边疆引领潮流、鼓励军备竞赛一般。
  我给你指路,你听不听?
  不听,到时候挨揍别说事先没提醒;
  听了,能不能抗住花销你自求多福!
  吃完晚饭,面对万家灯火,主席忽然提出想去个别群众家里随便串串门。
  一般情况下,就算主席事先没这个要求,当地干部也会提前联系好落点人家甚至都准备好一切,便于主席访问。
  这都是标准流程,连主席也能理解。
  但朱镕基的策略让汪东兴都傻了眼,他把大家带到小区附近,指着那些透出灯光的楼层,问想看哪一家?主席指定哪家,大家就去哪一家。
  主席笑了:“你这么搞,难不成整个小区都准备好、打过招呼了,还是说真的完全有信心,不怕下面群众给你捅娄子?”
  “老实说没特别准备,只提前通知让大家把小区卫生搞一搞……”
  朱镕基老老实实道,“捅娄子我不怕,有问题尽快整改,捂盖子不是好作风,更不利于自身进步。试图靠弄虚作假,在发改委/工业委突击检查、飞行检查制度下混不过三年就得就撸掉!
  发改委/工业委的处长、副处长和总书记的秘书们,都有空降检查经历,有时上午还正常上班呢,下午一个电话就飞到上千公里外的重点企业去落地检查了。
  我出去检查过很多次,也被检查过很多次,不算什么。
  动用武警和空降兵去核查中储粮、中储油那才叫厉害,杀得人头滚滚……
  咱们国家快反部队摸敌人后勤仓库都极其有经验,毕竟早在国内就练出来了。”
  主席第一次充分感受到技术流少壮派后生可畏,难怪元时空敢一声令下让几千万人下岗!
  被送出去留学深造的徐匡迪,当初区区一介实习生就直接把柯庆施的宝钢虎皮给戳破!
  人这个东西,有时确实与生俱来。
  他随手指了一家,然后陪同人员就一路护送过去,敲开门等里面的群众看清楚是主席后,一声“毛主席万岁”,整个楼道都轰动了……
  汪东兴干保卫工作这么多年,指定不指定当然能看得出来,从这一家的表情、喜出望外的程度来看,还真压根没准备,纯粹突击检查。
  主席很喜欢这样的唠嗑,兴致勃勃参观了安置房,看到电话甚至还打趣:“你们家生活条件不错啊,电话居然都装起来了!”
  “呃……主席……我们这里基本家家户户都有,大家都装了,我们也就装了。
  其实也不贵,50元初装费,5块钱月租,有电话到底方便很多,那些商业街做生意的老板还额外配个BP机乃至移动电话呢,我们家就普通在厂里上上班,没人做生意,也没人当干部,基本用不着,就没去买那些……”
  主席欣喜道:“你们这日子可以,可以啊……”
  朱镕基在旁边小声补充:“电信、移动都在瓜港设立有分公司,主要通信系统是国内中兴、大唐等几个公司承揽的,与基本建设算一体化。不光瓜港,天方包括周围的各国,核心城市的通信系统、有线电视乃至卫星接收系统都是咱们中们国承包的。
  苏联在团结港的电话系统倒是他们自己架构的,但移动电话、BP机呼叫系统用的也是我们的。为便于传输信号,我们在边境线、商业街附近都设立了好几处发射塔……”
  萧劲光大吃一惊:“团结港移动通信系统都是我们干的?”
  “他们国内基本没这方面投资,少数部分都优先用于军方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