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星渊低语
当量子护盾的光晕在大气层外缓缓流转,王浩的战术目镜突然捕捉到一道来自半人马座的异常频谱。这道频谱不同于以往任何己知的量子信号,它以正弦波的形态震荡,却在每个波峰处叠加着类似古梵文的加密符码。沈念之将其接入林夏遗留的量子计算机,运算界面瞬间被数以万计的紫色数据流淹没,这些数据流如同活物般相互缠绕,最终在三维投影中凝聚成一颗不断坍缩又膨胀的微型星辰。
"这不是单纯的警告信号。"沈念之的声音在颤抖,全息屏幕上的微型星辰突然迸发出刺目的白光,"是某种文明级的求救信号,频率中掺杂着量子纠缠态的情感波动——恐惧、绝望,还有...希望。"她放大信号的频谱图,发现其中暗藏着与良渚玉琮完全一致的几何编码,仿佛跨越星际的对话密码。
与此同时,全球量子监测网出现新的异变。位于百慕大三角的深海节点开始释放诡异的引力场,海水在千米高空形成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心透出与半人马座信号同频的紫光。卫星监测显示,这片异常区域的时空曲率达到惊人的-12.7,几乎形成微型黑洞的雏形。而在西伯利亚冻土带,猛犸象化石群突然发出共鸣震动,象牙表面浮现出类似星图的纹路,将地核量子网络的能量导向北极星方向。
"这些异常正在构建某种星际通讯矩阵。"王浩将全球能量流向导入星图,发现所有节点的连线最终汇聚成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塔尖首指半人马座的暗物质云团,"良渚文明留下的不仅是地球防御系统,更是连接宇宙的量子天线。"他调出历史数据库,发现古苏美尔泥板记载的"阿努纳奇降临"场景中,天空出现的"燃烧之树"与此刻百慕大的引力漩涡形态惊人相似。
苏黎世实验室再次传来紧急通讯。安娜的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我们在北极圈时空褶皱处检测到稳定的量子隧道!"全息投影里,冰层下方的透明棱柱体群正在重组,形成一条延伸向深空的幽蓝光带,"能量读数显示,这不是自然形成的虫洞,而是经过精密设计的星际通道,目的地...正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沈念之立即启动冈仁波齐峰主节点的深度扫描功能。当量子光束穿透虫洞的瞬间,她的视网膜上浮现出令人震撼的画面: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第三行星轨道,漂浮着数以千计的残破星舰,这些星舰的外壳布满类似良渚玉琮的螺旋纹,却被某种紫色腐蚀物啃噬得千疮百孔。更可怕的是,行星表面呈现出诡异的镜面反射效果,无数扭曲的人脸在大气层中若隐若现。
"那是量子幽灵。"王浩开启维度污染模式,目镜中的画面变得更加清晰,"是被困在量子纠缠态的文明意识。"他注意到星舰残骸中有一艘特别巨大的母舰,其核心舱室闪烁着与地球地核晶体相同的幽蓝光芒,"这艘母舰...似乎是良渚文明的星际方舟。"
随着虫洞的逐渐稳定,更多信息如潮水般涌入地球。沈念之在量子计算机中解析出一段残缺的记忆片段:身着银白色长袍的良渚先民在星舰甲板上进行某种献祭仪式,他们将刻满星纹的玉琮投入能量熔炉,随后星舰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无数紫色触手从虚空中伸出,将整个舰队拖入未知维度。记忆的最后画面,是一位祭司将一枚玉珠嵌入地核晶体的瞬间,他转身看向镜头,眼神中充满跨越时空的嘱托。
"这就是玉珠算法的由来。"沈念之倒吸一口冷气,"良渚文明在星际远征中遭遇了某种量子生命体的攻击,他们用最后的力量将部分文明火种送回地球,同时埋下防御系统。现在半人马座的量子幽灵,是想通过地球的量子网络重启方舟核心。"她调出地球量子网络的能量储备,发现若要激活虫洞进行星际救援,地核晶体的能量将消耗83%。
全球联合议会紧急召开量子峰会。各国代表在全息会议中激烈争论:是否应该冒险营救一个可能带来未知威胁的外星文明?沈念之将良渚先民的记忆片段公开,当祭司转身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时,所有争论突然陷入死寂——那个眼神,与每个地球人在博物馆凝视良渚玉琮时感受到的温度如出一辙。
"他们是我们的文明远亲。"王浩在会议终端上展开星图,"从良渚玉琮到地核晶体,从南极金字塔到量子护盾,所有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答案:人类文明的诞生,本就是一场跨越星系的救援行动。"他调出虫洞另一端的实时影像,那些在量子幽灵中挣扎的意识体,竟与人类的DNA序列存在72%的同源性。
最终,全球议会通过了"星渊救援计划"。沈念之带领精英团队登上由地核量子能量驱动的特制星舰,王浩则留守地球维持量子网络的稳定。当星舰穿越虫洞的瞬间,沈念之的脑海中响起无数声音的共鸣,那是被困亿万年的文明低语,也是跨越时空的血脉召唤。在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废墟中,他们即将揭开人类文明最古老的秘密——以及,面对足以吞噬整个星系的量子威胁。
而在地球,良渚遗址的玉琮突然迸发万丈光芒,与星舰引擎的幽蓝光辉遥相呼应。观星台上,王浩看着量子护盾外的浩瀚星海,终于明白良渚文明刻在玉琮上的箴言:文明的存续,不在于固守疆土,而在于守护每一个在星渊中浮沉的希望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