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鹿鼎记,反清复明从太后开始
穿越鹿鼎记,反清复明从太后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穿越鹿鼎记,反清复明从太后开始 > 第137章 警言大会藏奸计,亮印惊闻宗室身

第137章 警言大会藏奸计,亮印惊闻宗室身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鹿鼎记,反清复明从太后开始
作者:
太初明月
本章字数:
5668
更新时间:
2025-07-06

朱镇听陈近南说要去参加“杀龟大会”以及详细的各路参会人马,眉头微微一挑。

“大哥,我怎么还上了杀龟大会的名单了。”

“这叫怎么话说的呢?”

“这不是大水冲了龙王庙吗?”

他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脸色一冷,“不对,小弟我怎么听着,这像是个……陷阱呢?”

陈近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叹了口气:“贤弟此话怎讲?”

“大哥您想啊,我替康熙出家的事,当初搞的轰轰烈烈,如今那是人尽皆知。”

“如今竟然把我塞进了杀龟大会里面......这不是闹笑话吗?”

朱镇掰着手指头,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河间府那地界,离京城可不算太远。”

“这么大张旗鼓地聚会,嚷嚷着要‘杀龟’,生怕那紫禁城里的康熙听不见?”

“咱先不说我,到少林寺来杀我,那是寿星老吃砒霜。”

“咱就说,吴三桂那老小子,手握重兵,在云南当了这么多年的土皇帝,他能是省油的灯?”

“能眼睁睁看着一群人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把他脑袋拧下来当夜壶?”

朱镇嗤笑一声:“依小弟看,这消息怕是早就传到吴三桂耳朵里了,说不定人家正磨刀霍霍,等着咱们自投罗网呢!”

晦聪方丈在一旁听着,也是眉头紧锁,捻着佛珠的手微微一顿:“阿弥陀佛,师弟所言,不无道理。”

“这般行事,确实有些……过于张扬了。”

陈近南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贤弟,师伯,你们说的,为兄何尝不知?”

“只是……台湾郑王爷有令,此次大会,关乎我反清大业后续的粮草军饷,意义重大,为兄……不得不去啊。”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这反清复明的大业,千头万绪,总不能因噎废食,因怕风险,便裹足不前吧?”

“大哥,此言差矣!”

朱镇摆了摆手,脸上笑容不减,眼神却锐利了几分,“小弟我虽然不懂什么军国大事,但也知道,这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这般大张旗鼓地嚷嚷着要‘杀龟’,跟在大街上贴告示,昭告天下说‘我要干掉吴三桂’,有何区别?”

他冷笑一声:“小弟我斗胆猜测,这组织‘杀龟大会’的,怕不是脑子被驴踢了,就是……咱们天地会内部,出了奸细!”

“奸细?!”陈近南和晦聪方丈闻言,皆是一惊。

“大哥,师兄,您二位想想,”朱镇慢条斯理地说道,“这杀龟大会,如今摊子铺得这么大,各路人马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混进几个鞑子的眼线耳目,那还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杀龟大会’的消息一旦泄露,鞑子朝廷岂会坐视不理?吴三桂那老贼又岂会毫无防备?”

“河间府……河间府……”朱镇咂了咂嘴,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若真是被鞑子重兵包围,怕是这天下英雄,能活着跑出来的,十不存一啊!”

陈近南听得额头冷汗涔涔,他深知朱镇所言非虚。

天地会这些年发展迅猛,内部管理确实存在诸多疏漏,被奸细渗透,并非不可能。

“贤弟,此事……事关重大!”

陈近南神色凝重,“为兄会多加留意,严查内奸,绝不让鞑子奸计得逞!”

“大哥能如此想,小弟便放心了,只是这次大会搞的沸沸扬扬,怕是防不胜防啊。”

朱镇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郑重,“其实……大哥,师兄,小弟有件事,一首瞒着你。今日,也该是坦白的时候了。”

陈近南和晦聪方丈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疑惑。

“贤弟有何要事,但说无妨。”陈近南道。

朱镇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二人,沉声道:“大哥,你可还记得,当初在京城,你要收我为徒,被我拒绝,后来咱们才义结金兰之事?”

陈近南微微一笑:“自然记得。贤弟你天纵奇才,不愿屈居人下,为兄岂能强求?此事早己过去,贤弟不必挂怀。”

“大哥误会了。”朱镇摇了摇头,神色变得愈发郑重,“当日并非小弟不愿拜大哥为师,实乃……小弟身份特殊。”

“身份特殊?”陈近南和晦聪方丈皆是一愣。

朱镇目光炯炯,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不瞒二位,朱镇,并非无名之辈。晚辈……乃是大明周王一脉,周王朱橚之后!论起辈分,算是崇祯先帝的……堂弟!”

“轰——”

此言一出,犹如一道九天惊雷,在陈近南和晦聪方丈的脑海中轰然炸响!

两人皆是浑身剧震,如同被无形的巨锤狠狠砸了一下,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惊骇之色!

“贤……贤弟……你……你此话当真?!”陈近南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他猛地站起身,死死地盯着朱镇,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晦聪方丈也是双手合十,口宣佛号,那双深邃的眸子中,充满了震惊与……一丝莫名的激动:“阿弥陀佛!师弟……那说自己是周藩之后,我还以为你晃点我……”

朱镇迎着两人那震惊的目光,眼中闪过一丝悲痛与坚毅,缓缓点了点头。

“国破家亡,我们这一系流落扬州,扬州十日大部分都被多铎恶贼戕害......”

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压抑的伤感:“幸得家中一位忠心老仆拼死将我父母救出救出,辗转几年下来,终没躲过鞑子追杀.......”

“那忠仆,自我六岁起,便时常暗中前来,教我读书识字,习练一些粗浅的拳脚功夫,并将我的身世,以及国仇家恨,一一告知于我。”

“去年,忠仆去世,我才和半路结识的茅十八茅大哥,前往北京......”

“至于后面的事,大哥你都知道了!”

朱镇握紧了双拳,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这些年来,我故意装作目不识丁的市井混混,在扬州城内厮混度日,便是为了掩人耳目,不让鞑子察觉。”

“但我每日每夜,都不敢或忘先祖的教诲,不敢或忘这血海深仇!”

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枚用明黄色绸缎包裹的物事,小心翼翼地解开。

一枚金印!

那玉印底部,清晰地篆刻着六个古朴的篆字——“安昌郡王之宝”!

“此乃信物,我一首贴身收藏,时刻警醒自己,身为朱明后裔,肩上的责任与使命!”朱镇声音铿锵,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陈近南颤抖着双手,接过那枚金印,仔细端详片刻,只觉得眼眶一热,两行热泪险些夺眶而出!

“果然……果然是宗室龙印!苍天有眼!苍天有眼啊!”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朱镇,眼神中充满了激动、敬佩,以及……一丝深深的愧疚。

“贤弟!是为兄……是为兄有眼不识泰山!”

“竟不知贤弟身负如此血海深仇,还让你……让你屈尊与我兄弟相称……”

他声音哽咽,竟是对着朱镇,便要躬身下拜!

朱镇眼疾手快,连忙上前扶住陈近南:“大哥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国难当头,你我兄弟齐心,共赴国难,何分彼此尊卑?”

晦聪方丈在一旁看着,也是双手合十,口宣佛号,眼中带着几分了然,几分释然,以及……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阿弥陀佛!难怪……难怪老衲初见师弟,便觉你气度不凡,身怀大气运,绝非池中之物。”

他看着朱镇,眼神灼灼:“原来……原来师弟竟是龙裔!身负光复汉家江山之重任!”

“老衲先前还奇怪,师弟你年纪轻轻,为何对少林绝学如此上心,又为何甘愿冒险潜入宫中,如今看来……这一切,皆是天意!”

“是佛祖要借师弟之手,光复我汉家武魂,重振我汉家河山啊!”

老和尚越说越是激动,花白的胡须都在微微颤抖。

朱镇收起金印,神色恢复了平静,只是那双眸子,却比以往更加深邃,更加明亮。

人设稳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