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舟走到另一堆杂物旁,翻出几块颜色深黑、质地极其致密的石头。“深海玄武岩,上次风暴后从海底翻上来的,密度极高。”
她又指向角落里几块带着金属光泽的矿石,“还有这些零星的铁矿石。把它们按不同比例组合,固定在钟体底部和两侧,做成可调节的配重模块。陈默,我需要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装置,能在钟内微调配重分布,适应不同深度和洋流。”
陈默立刻在终端上调出一个简易的力学模型,飞快地输入参数:“可行…杠杆…配重滑块…需要…高强度耐磨滑轨…”
“照明!”苏舟继续,拿出一个小型密封罐,里面是上次采集的、经过特殊处理的、光芒更加凝聚稳定的深海荧光藻。
“用小型水晶透镜聚焦藻光,穿透力更强。光源分散布置在钟体观察窗周围,避免单点强光刺激未知生物。另外,”她看向陈默,“信号装置?”
“有…方案。”陈默调出另一个设计图,是一个小巧的、用缴获的精密零件拼凑的装置,“利用…荧光藻生物电能…驱动…高频声波脉冲…发射器。预设…三种…紧急求救…和…位置标识…信号模式。防水…己解决。”
“安全防护。”张岚挣扎着想坐起来,赵小梅连忙扶住她。
“深海…压力…骤变…对身体…冲击很大。”她喘了口气,“我…用剩下的…麻痹草…混合…一些…有轻微神经舒缓…和…促进血液循环…的深海苔藓…调配…一种药膏。涂抹在…太阳穴…和心口…能…稍微缓解…压力带来的…眩晕和心悸。”她指了指旁边一个用贝壳盛着的、散发着清凉微苦气味的墨绿色膏体。
计划在苏舟条理清晰、基于实物和知识的阐述中,从虚无的狂想,一点点变成了可触摸、可执行的方案。
船舱内压抑绝望的气氛,被一种紧张而充满目标的忙碌感悄然取代。
虽然恐惧依旧存在,但至少,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有了可以付诸行动的具体步骤。
【卧槽!气囊水母浮囊?!这脑洞!苏姐材料学鬼才!】
【用敌人的铁矿石当配重?苏姐:拿来吧你!(用户‘秩序之塔一生黑’打赏金属锭x1!)】
【岚姐YYDS!伤成这样还想着配药!】
【陈默大佬闷声干大事!声波求救都搞出来了!】
【深海恐惧症犯了…希望他们能成功吧?】
【秩序之塔和周慕雪肯定在憋大招!小心啊!】
【小宝别怕,哥哥姐姐们要去给你找回家的路啦!(用户‘云养崽’打赏小鱼干x10)】
就在苏舟详细讲解着龙骨支架的安装要点时,没有人注意到,船舱门口那个略显阴暗的角落里,不知何时爬上来的小雅正侧身倾听着。
她的眼睛,借着低头的掩护,眼角的余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飞快地掠过那个巨大的水母浮囊主体,扫过苏舟正在讲解的龙骨支架连接节点,扫过陈默终端屏幕上显示的配重调节装置结构图,最后,定格在那几个小巧的荧光藻生物电声波发射器上。
她的眼神专注而冰冷,没有一丝情绪波动,只有纯粹的信息记录。
她微微侧过身,借着身体遮挡,右手的手指在左手腕一个不起眼的、仿佛只是普通防水布带的手环内侧,极其轻微而快速地按动着,如同在发送某种无声的密码。
“主体材料:巨型气囊水母浮囊,抗压极强。弱点:多层结构,高温或强酸可能破坏胶原蛋白粘合…加固方式:外部复合缆绳网,关键节点在…龙骨支架连接点:三点式,最薄弱处在顶部弧顶与侧壁交接处,应力集中…配重调节:底部滑块,卡榫结构,强行撞击可能导致脱位…信号装置:生物电驱动,声波频率…”
信息如同冰冷的溪流,在她心中无声地流淌、编码、存储。
做完这一切,她抬起头,脸上又恢复了那种带着点怯生生的担忧,望向正在忙碌的众人,尤其是正对着水母囊比划切割线的苏舟,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点对卧底身份被拆除的无所适从以及求原谅。
苏舟似有所觉,讲解的声音微微一顿,目光如电般扫向门口。
小雅似乎被这目光惊到,身体几不可察地一颤,迅速低下头,手指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众人随着苏舟的目光看去,顿觉大事不好,不知小雅站在那里多久,听到了多少,又向外传了什么。
讨论暂停,苏舟走向小雅。
也许是被苏舟的眼神冷到,也许是对刚刚行为的不安,小雅往后退了几步,掉进了海里。
“这女人,什么时候来的?”苏舟心底的警铃无声地拉响,面上却不动声色,转身收回目光,压低声音,继续讲解:“…所以,龙骨支架的顶部支撑点,必须用三重海兽筋腱绞合加固,确保在高压下不会崩脱。阿海,这部分需要你的力气。”
“交给我!”阿海瓮声应道,搓了搓蒲扇般的大手。
船舱外,暴雨不知何时己经彻底停歇,只剩下湿漉漉的甲板反射着惨淡的天光。
海面呈现出一种诡异的平静,墨蓝色的海水深不见底,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正无声地注视着“磐石号”上这群渺小人类试图窥探深渊的举动。
深海的秘密,与潜伏的危机,如同这平静海面下的暗流,无声涌动。
改装“深海之眼”的工程,在压抑的紧迫感中,正式启动。
每一次切割,每一次加固,都承载着沉重的希望与未知的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