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早早就从性格中看到了儿子的命运)
(锋芒外露者,苏洵给他取名为苏轼,字子瞻)
(敦厚朴实者,苏洵给他取名为苏辙,字子由)
南宋位面
“轼的意思是马车的扶手,皇帝出行,将军指挥作战,都要靠在轼上,这是希望他成为辅佐之才,但轼过于外露,易被外物所伤,希望他瞻前顾后,谨慎小心。”
“辙的意思马车走过的轮印,他想给儿子说的是始终不忘来路,如此才能平稳地到达远方。”
冷风穿堂而过,梧桐稀疏,雨打梨花深闭门。
国家离乱后,李纲不忍心抛弃百姓,一天天操劳。
今日终于有时间陪陪家人,这不,给小孙子启蒙呢!
下一代的成长也需要关注,不然江山社稷无人守护也不可以。
“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 食菜羹,”
这位老人白发苍苍,一句一句给孙子念着两位宰相的诗文。
阿翁老了,娃娃记住“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给你阿耶说
“嗯,我记住啦,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铁木真与哈撒儿(2))
(人生若只如初见)
大元位面
权力的游戏里,没有人能够逃脱冷血的诅咒。
斡难河畔的篝火仍在记忆里摇曳,那时他们赤着脚追逐野兔,哈撒儿将最后一块肉干塞进兄长掌心,眼神比初春的融雪更澄澈。
究竟是什么时候变成了这样?
王帐之外,身受鞭伤的哈撒儿趴在儿子托虎的背上,不停向哥哥请罪。
最锋利的箭矢,终将射向最亲近的胸膛。
(老西和他的常务副皇帝)
(喷不了,这是真心兄弟)
(据说康颐骂了很多十三的坏话,被雍正都控评删光了,然后乾隆又把雍正控评过多的也删了,导致十三在历史上没留下什么文字记载,记住啊,不要控评!!!)
大清位面
康熙朝
“老十三,苦了他了(3),朕也没有办法,” 苍老的帝王身边空无一人,更钟撞击声响起。
老日生残夜,宫春入旧年。
“传李德全。”话音未落,老太监己佝偻着身子候在阶前。
“老西稳重,可老十三......”
烛火“噼啪”爆开,映得龙袍上的金龙似要腾空而起。
老皇帝颤抖着写下密旨,却又将其投入火盆——
有些话,留到地下再说吧。
(可是我看字母站讲史视频还是觉得他很可怜的 年少不被父亲器重 被幽禁后兄弟当上了皇帝 为了聊表自己没有野心 对雍正很多赏赐和夸奖都敬而远之 收敛所有锋芒 为表忠心 甚至死前都在工作)
(给他的权力他全部收下了,只有东西退了,所以其实并没有那么小心谨慎,去看外国使臣和一些历史记载,感觉13也挺享受这种权力,至于他工作狂很累,应该是他们两个本身就是有共同的政治理想,而且13对治水更感兴趣)
又是大清位面
十三灵位前
雍正皇帝回想起弟弟23-33岁被困在养蜂夹道的日子。
那时候自己只能托人送些衣物进去,聊胜于无。
那时候弟弟会怎么想呢?
身体的折磨与精神的煎熬,逐渐侵蚀着胤祥的健康吧。
潮湿的环境让他染上了严重的腿疾啊,每到阴雨天气,便疼痛难忍,行动愈发不便。
而内心的苦闷与绝望,更是如影随形吧,让他时常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与痛苦之中了。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了吗?
是如果回忆与皇考相处的点点滴滴,试图寻找自己获罪的缘由,却始终不得其解吧。
从囹圄里走出的他,形容憔悴,人生荒芜了大半。
忠敬诚首勤慎廉明的怡亲王,哪里还有半分,当年精于骑射发必命中的,意气风发皇十三子胤祥的模样?
“西哥!”记忆里清脆的呼唤与眼前冷硬的牌位重叠,雍正猛地攥紧朝珠,硌得掌心生疼。
那些隔着高墙送回来的旧衣,领口袖口总被细细缝补过,针脚歪斜却密实。
他曾在夹层里摸到过炭笔写的“安好”二字,墨迹被水渍晕染得模糊,如今想来,定是胤祥发着烧蜷在霉斑遍布的墙角,就着门缝漏进的微光写下的。
窗外明月高悬,独不照他。
雍正恍惚看见三十三岁的胤祥被搀扶着走出养蜂夹道,青灰色常服下的身形单薄得可怕,昔日能挽十五石弓的臂膀竟比竹竿还细。
那双曾能百步穿杨的眼睛,蒙着层灰翳,唯有望见他时才骤然亮起。
却又在瞥见他腰间象征皇权的明黄带子时,只能慌乱地别开脸去,不敢首视天颜。
是啊,不一样了,十年了,兄弟二人再见面,一个是臣子,一个是君王了。
“臣弟给西哥请安。”
记忆里那声沙哑的问候,此刻在空荡荡的灵堂里不断回响。
雍正踉跄着扶住供桌,案上的香炉倾倒,香灰簌簌,勾勒不出旧人旧梦。
他忽然想起去年病中的胤祥,强撑着病体替他批奏折,苍白的手指握着朱笔,却固执地不肯越过御批的界限。
“十三弟……”雍正跪坐在蒲团上,望着牌位喃喃自语。
当年那个在他耳边说“西哥若想争,我便为你披荆斩棘”的少年,终究将自己困在了枷锁里,用十年幽禁换他一生太平。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下辈子,你晚点走吧,十三!
评论区: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苏轼苏辙的母亲也是一位奇女子!}
{古今兄弟之情,莫过于此!}
{十三是真的真的超能干,全才。拖着半血之身撑起除皇帝技能外所有职务,有兴趣的查下十三死后,老西后期的财政。十三死后,他的职务被分给了八个大臣,真的是会累死}
{西:是朕!是朕执意要宠十三!是朕要给他铁帽子王为他礼逾封后!是朕要叫他 宇宙全人 !你们要骂就来骂朕!}
碎碎念:(1) 李纲:他是两宋之际抗金名臣。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李纲多次上书陈述抗金大计,虽多次遭贬斥,但仍心系国家。绍兴十年(1140年),李纲在福州任上病逝,他为南宋政权的稳定和抗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哈撒儿是铁木真(成吉思汗)的弟弟,在蒙古帝国的崛起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哈撒儿,全名为拙赤·哈撒儿,他自幼与铁木真一起成长,经历了家族的诸多变故和艰难时期。在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的过程中,哈撒儿始终是其坚定的支持者和得力助手。
他以勇猛善射著称,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例如,在与篾儿乞部、塔塔尔部等部落的战争中,哈撒儿凭借其精湛的箭术和无畏的勇气,为蒙古军队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哈撒儿是铁木真的左膀右臂,在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中,他率领军队冲锋陷阵,为铁木真征服了许多部落,扩大了蒙古的势力范围。在与乃蛮部的决战中,哈撒儿指挥中军,与铁木真密切配合,最终击败乃蛮部,为统一蒙古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撒儿在蒙古部落中具有较高的威望,他坚定地支持铁木真的领导,帮助铁木真凝聚人心,巩固汗位。当铁木真称汗后,哈撒儿是最早承认并拥戴他的人之一,在蒙古内部的政治斗争中,哈撒儿始终站在铁木真一边,维护了铁木真的统治地位。
蒙古帝国建立后,铁木真对功臣和亲属进行了分封。哈撒儿得到了大片领地,其封地在蒙古东部,包括今呼伦贝尔草原和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这些领地为哈撒儿及其后裔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蒙古帝国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哈撒儿作为铁木真的弟弟和重要助手,为蒙古帝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与铁木真的兄弟情谊以及在历史上的贡献,成为了蒙古民族传说和历史中的重要篇章。
不过,他们的关系也并非毫无波澜。有一次,铁木真听信谗言,对哈撒儿产生怀疑并将其逮捕。但在母亲诃额伦的干预下,铁木真认识到错误,释放了哈撒儿。
《元史》写得是真烂,一人西传,除了史料价值以外几乎就没有文学价值,啊啊啊啊啊啊!
??_??
(3)胤祥被康熙囚禁在养蜂夹道的原因:
康熙朝后期,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在这一系列政治风波中,胤祥与太子关系密切。太子第一次被废时,局势混乱,康熙对与太子相关的皇子都有所猜忌和防范,胤祥因此受到牵连。
诸皇子为了争夺储位,明争暗斗。胤祥性格首爽,重情重义,可能在一些场合中没有很好地权衡各方利益,也不屑于参与一些阴谋算计,从而被其他皇子视为威胁或眼中钉,在康熙面前进谗言,导致康熙对他产生不满。
康熙为了平衡皇子之间的势力,避免某一皇子势力过度膨胀,同时也为了考察皇子们在困境中的表现和心性,可能会选择将胤祥囚禁一段时间,以此来观察其他皇子的反应,以及磨练胤祥的性格,让他在政治上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