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我河山”!!!】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为保卫祖国流最后一滴血”】
先秦位面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郑武公(1)望着天幕,教导儿子当年自己抓住机会帮助周平王。
周幽王昏庸暴虐,沉湎酒色,宠信褒姒,为博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
又废黜申后与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储,动摇国本。
此等倒行逆施之举,引得朝野上下怨声载道,也让周边的戎狄部落嗅到了可乘之机。
犬戎大军趁虚而入,铁蹄踏破镐京城墙,刀光剑影之下,昔日繁华的王都沦为焦土,宗庙被毁,百姓流离失所。
继任的周平王为避犬戎锋芒,被迫将都城东迁至洛邑。
这场大迁徙如同惊涛骇浪中的孤舟,王室宗亲、百官公卿携老扶幼,在残阳与硝烟中仓皇启程。
一路上,旌旗残破,车马凌乱,百姓哭声震天,贵族们的华服沾满尘土。
曾经象征天下共主的周王室,在这场动荡中威严尽失,宗庙祭祀无法正常举行,礼乐制度分崩离析,贵族世家也纷纷流亡,昔日的荣耀与安稳如镜花水月般破碎。
“有兔爰爰,雉离于罗。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尚寐无吪!”
小人可以逍遥自在,而君子无故遭难。
“儿啊,你可知道,保家卫国,在所不辞!”
未来的郑庄公看着天幕上拼死搏杀的人们,“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说得好啊,”他的眼睛里含满泪水。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身为郑宗室,危亡尽在瞬息,怎么敢不爱自己的国家。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魏晋南北朝位面
庾信(2)这个八尺的汉子眼泪不自觉地往下流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和天幕上的人们一样,他因为外族背井离乡。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庾信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唱了起来,西下无人,只有他一个人,被孤独地囚禁。
往日天幕里的欢乐与他无关,此刻天幕像是知晓他的心事重重。
“后世之人也不免受到外敌入侵,身世飘零,”庾信站起来,擦干眼泪。
不能放弃斗争,只要还活着,就一定有希望,与其漫无目的地等待,不如和天幕上一样,奋起反抗!
大唐位面
刘长卿(3)写完给友人的信,搁下笔。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
天幕上满目疮痍的景色让人看得心里难受,一位老人停下脚步擦眼泪,嘴里胡乱说着什么,刘长卿停下来仔细听。
很快,刘长卿身边稀稀拉拉聚了不少人。
“老人家,现在好了,叛军平定了,日子会好的,以前苦的都是咱们,以后会好的,”刘长卿咽下眼泪,强撑着安慰。
“我养大了三个儿子,两个在渔阳战死了,小的那个音讯全无。”
“我男人去县城送粮,再也没回来,”抱着婴孩的妇人瘫坐在地,孩子被她的动作惊得啼哭,哭声混着天幕上的枪炮声,像把生锈的锯子在锯骨头。
妇人揪着自己蓬乱的头发,空洞的眼神扫过围观人群:“往后拿什么喂娃?拿那些破铜烂铁吗?”
老人还在自顾自地诉说。
“我养大了三个儿子,两个在渔阳战死了,小的那个音讯全无。”
白发老汉踉跄着扶住倒了一半的土墙,浑浊的眼球几乎要从凹陷的眼眶里滚落。
他伸着颤抖的手指戳向天幕,指甲缝里还嵌着今早挖野菜时沾的泥。
那个老人似乎是疯了。
“我养大了三个儿子,两个在渔阳战死了,小的那个音讯全无。”
她只记得这句话了。
“我养大了三个儿子,两个在渔阳战死了,小的那个音讯全无。”
碎碎念:(1)郑武公,是郑庄公之父,在周平王东迁的过程中,郑武公护驾有功,被周平王封为卿士,在周王室中拥有较高地位,为郑国在春秋初期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桓王肩上箭: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即位。他不满郑庄公专权,削弱了郑庄公在周王室的权力,郑庄公因此与周桓王产生矛盾。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西国军队讨伐郑国,郑庄公率军抵抗,双方在繻葛交战。郑国采用“鱼丽之阵”,大败周军。祝聃射中周桓王的肩膀,周桓王威严扫地,周天子的地位进一步下降,从此一蹶不振,而郑国则声威大振。
(2)庾信是梁朝著名的文学家。侯景之乱初步平定时,梁元帝派他出使北方的西魏,被西魏留下不许南归。庾信十分思念南方的故国。这首诗是他在北方收到王琳寄给他的信以后所作。
侯景之乱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降将侯景发动的武装叛乱事件。
梁武帝恢复世族权利,对他们优待放纵。
王族、士族骄奢淫逸,而百姓流徙逃亡,生存艰难。同时,梁武帝提倡佛教,耗费大量钱财。
侯景叛魏降梁:侯景先为北魏权臣尔朱荣(这位接下来细讲)下将领,后归附东魏高欢。
高欢死后,侯景担心被高欢之子高澄所杀,先以河南六州归附西魏,不久又叛西魏降梁。
梁武帝派军接应侯景时遭东魏袭击,主将萧渊明战败被俘。
东魏获胜后表示愿与梁重归于好,侯景多次上书请求北伐遭拒,又得知梁武帝同意以自己交换萧渊明,遂密谋叛乱。
叛乱准备:侯景镇守寿阳,停止收敛市税田租,征居民为兵,将百姓子女分配给部下。
他还勾结对朝廷不满的临贺王萧正德,让其做内应。
548年八月,侯景以诛杀奸臣为名在寿阳起兵,突袭建康。
十月,侯景先后攻下谯州、历阳,趁梁军换防渡江,抢占采石,进抵慈湖。
侯景抵达建康,很快进入城内,接着进攻台城。
他采用多种方式攻城,久攻不下后筑长围阻断城内外联络。
549年三月,台城陷落,梁武帝被软禁饿死(你学谁不好,学齐桓公和赵武灵王)
大大削弱了南朝力量,梁王朝土崩瓦解,形成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在侯景之乱中崛起的陈霸先脱颖而出,于557年开创陈朝。
江南地区经济遭到毁灭性破坏,号称富庶的三吴之地“千里绝烟,人迹罕见,白骨成聚如丘陇焉”。
侯景叛军烧毁东宫藏书三万卷,士林馆也化为灰烬,东晋以来南方的文化典籍收藏遭受重大损失。
士族门阀遭到致命打击,许多士族饿死或被杀。同时,侯景下令解放梁朝奴婢,任用士族家奴婢为官,使奴婢地位有所提升。
(3)唐代宗大历五、六年(770—771)间,刘长卿曾任转运使判官、淮西鄂岳转运留后等职,活动于湖南、湖北。诗当作于此时。此时安史之乱虽己平定,百姓民不聊生。诗人对此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治今天津蓟县)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