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穿透薄雾,京都的皇宫便己热闹起来。金色的琉璃瓦在晨曦中闪烁着微光,仿佛预示着今日朝堂的不平静。官员们身着各色朝服,神色各异,在宫门外等候早朝。
卯时,钟声响起,厚重而悠扬,仿佛是开启权力博弈的序曲。官员们鱼贯而入,沿着长长的御道,踏入那庄严肃穆的金銮殿。殿内,龙椅高高在上,金色的雕龙在晨光中似欲腾飞,彰显着皇家无上的威严。
皇上身着明黄色龙袍,头戴冕旒,神色端庄地坐在龙椅之上。群臣行礼如仪,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早朝伊始,皇上扫视群臣,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此次翠溪村瘟疫一事,己妥善解决。这其中,丞相府嫡女洛星遥功不可没。”皇上的声音清晰而洪亮,如同洪钟般在殿内回响。
此言一出,群臣皆露出惊讶之色,纷纷交头接耳。毕竟,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女子能在如此重大的事件中崭露头角,实属罕见。
皇上微微颔首,继续说道:“洛星遥年纪轻轻,却医术精湛,心怀仁慈。在翠溪村,她不畏艰险,日夜操劳,研制解药,救治村民,实乃我朝之幸。洛丞相,你教女有方啊,儿子是状元郎,女儿又有如此高明的医术,真可谓满门贤才。”皇上的目光落在洛丞相身上,眼中带着赞赏。
洛丞相赶忙出列,恭敬地跪地谢恩:“皇上谬赞了。小女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实不敢当此殊荣。这一切,皆仰仗皇上洪福齐天,圣明烛照,方能让小女有机会为百姓略尽绵薄之力。”洛丞相言辞恳切,态度谦逊,胡须随着话语轻轻抖动。
听到皇上对洛丞相一家的夸赞,朝堂上顿时泛起一阵涟漪。其他朝臣们的眼神中,有羡慕,有嫉妒,更有几分不甘。
户部尚书站在一旁,脸色微微发黑。他身着深紫色朝服,官帽上的宝石在晨光中闪烁着冷光。他看着洛丞相那一脸谦虚的样子,心中暗暗骂道:“这老狐狸,真是会装模作样,怪不得皇上越来越看重他。哼,不过是运气好,养出了几个出息的儿女罢了。”他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微微泛白,眼中闪过一丝妒意。
镇国公也在一旁冷哼一声。他身材魁梧,身着蟒袍,气势不凡。此刻,他的脸上却满是不屑:“洛老头平日里就爱故作姿态,一副谦谦君子的模样,实则老奸巨猾。这次他女儿出了风头,怕是以后在朝堂上更要趾高气昂了。”镇国公的眼神如鹰隼般锐利,盯着洛丞相,仿佛要将他看穿。
然而,并非所有朝臣都心怀嫉妒。一些正首的官员,如吏部侍郎,微微点头,面露赞赏之色:“洛丞相一家,确实人才辈出。洛姑娘此次救治瘟疫,实乃功德无量,值得称赞。”吏部侍郎穿着青色朝服,面容和善,他的话语虽然不高,却在这暗流涌动的朝堂中,宛如一股清流。
而年轻的官员们,洛明修一脸骄傲,仿佛在说看吧,这就是我妹妹。而翰林学士,眼中则充满了钦佩:“洛姑娘如此巾帼不让须眉,实在令人敬佩。我等男儿,也当以她为榜样,为朝廷尽心尽力。”翰林学士身着素色长袍,气质儒雅,他的眼神中透着一股朝气与志向。
洛丞相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心中却也明白,皇上的这番夸赞,虽表面是对他一家的褒奖,实则也将他们置于了风口浪尖。他深知,在这朝堂之上,树大招风,此次女儿的功绩,恐怕会引来不少人的嫉妒与猜忌。
他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忖:“往后要更加谨慎行事了,自己在朝堂上,也需更加小心应对各方势力。”洛丞相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如同平静湖面下隐藏的暗礁。
而皇上看着朝堂上群臣的反应,心中暗自冷笑。他有意夸赞洛丞相一家,一来是真心认可洛星遥的功绩,二来也是想借此试探群臣的态度,平衡朝堂势力。在他眼中,朝堂就如同一盘复杂的棋局,每个臣子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他要巧妙布局,让各方势力相互制衡,以确保皇权的稳固。
皇上高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此次翠溪村瘟疫得以顺利解决,洛星遥功不可没。朕意,当好好赏赐洛星遥,以彰其德。”皇上的声音坚定有力,回荡在空旷的大殿之中。
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扫过,问道:“诸位爱卿,对此事有何看法?”
礼部尚书率先出列,恭敬地说道:“皇上英明!洛姑娘医术精湛,心怀苍生,拯救翠溪村百姓于水火之中,实乃巾帼楷模。此次赏赐,不仅是对洛姑娘个人的嘉奖,更是对天下医者的激励,让世人皆能效仿其济世之心。如此,我朝必能民风淳朴,仁德之风盛行。”礼部尚书言辞华丽,说得头头是道,他微微抬起头,偷偷观察着皇上的神色,试图揣摩圣意。
户部尚书也不甘示弱,紧接着说道:“皇上此举,实乃大善。洛姑娘之功,不可谓不伟。赏赐于她,合情合理。这不仅能彰显皇上对有功之人的恩宠,更能让天下人看到皇上对民生的关切。相信经此一事,我朝百姓定会更加爱戴皇上,皇上之圣名,必将远扬西海。”户部尚书一边说着,一边在心中暗自盘算,想着如何能在这朝堂的风云变幻中,为自己谋取更多的利益。
其他朝臣们也纷纷附和,高呼:“皇上英明!”声音此起彼伏,在大殿中回荡。然而,众人的心思却各不相同。
一些朝臣真心认可洛星遥的功绩,觉得她确实当得起赏赐。比如刑部侍郎,他心中暗自思忖:“洛姑娘此举,救百姓于危难,实乃大义之举。皇上赏赐,也是对正义与仁德的弘扬,于国于民皆有利。”
而有些朝臣则是纯粹为了迎合皇上。像那位平日里八面玲珑的大理寺卿,心里想着:“不管怎样,顺着皇上的意思总没错,说不定还能给皇上留个好印象,日后晋升也能多些机会。”
镇国公心中愤愤不平:“哼,不过是个女子,竟如此出风头。”镇国公紧紧握着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但在这朝堂之上,他也只能将不满深埋心底,随声附和着众人。
早继续进行,其他官员们纷纷上奏各种事务,但朝堂上那股微妙的气氛却始终萦绕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