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绿堂中,一片荒唐。
珍大爷只有享乐。
荣国府中,一片气氛凝重。
秦可卿陪坐贾母身边,哥儿、姑娘都被撵走。
远处戏曲依旧唱的热闹,贾政来回踱步,贾赦站在一旁不断撸胡子。
王熙凤也老实了下来,王夫人转着念珠,嘴里念念有词,不断诵经。
邢夫人坐在一旁,满脸忧虑。
秦可卿一颗心七上八下,一首都没有平静。
刚才得到消息,贾蓉带着苗阜去了皇宫。这件事情究竟是如何解决,她们没有听到半点消息。
秦可卿心口,像是压了一块石头。
嫁过来时间虽短,不能说爱的死去活来,至死不渝...但是这是她的相公,她的靠山,她的一切...
“老太太...”
一个小厮快速跑来,不断喘息着,上气不接下气:“老太太...”
“还不快说!”
王熙凤是一个急性子,且,作为管家奶奶,小厮不给力,那就是她这个管家奶奶管理不当。
“不要吓唬他。”
贾母站了起来:“慢说。”
“老太太,赖总管回来了。”
小厮这才喘息不再那么剧烈。
“让他进来。”
贾母很是焦急,贾蓉惹祸,那可是事关整个贾家!
由不得她不着急。
赖大小跑着而来,毕竟年龄大了,跑得不快。
“老太太。”
赖大跪在了地上。
“究竟如何了?”
贾母首勾勾看着赖大:“快说。”
“小的就在宫门外等着,后来听小太监说,爵爷早在一个多时辰前,就己经离开了皇宫。”
赖大擦了一把汗:“后来去了哪,这件事情怎么解决的,小太监不知道。”
“啊?”
这个消息,贾母很是失望。
这等同什么消息都没有带来。
“老太太...”
这时候赖二来了:“爵爷刚刚回府了。”
贾母等人这才松了口气:“去将他请来。”
贾蓉刚到宁府,还没坐热乎,喝了一盏茶,赖大就匆匆来请:“爵爷,老太太请您过去。”
“嗯。”
贾蓉起身换了一身衣服,这才跟着赖大前往荣国府。
赖大弓着身子跟着,宁府蓉大爷...是一个狠人,将他弟弟收拾的像条狗...其实,赖大内心很不舒服。
蓉大爷最喜欢说教,特别是对待奴才,最喜欢审问一般的问话。
赖大知道自家事,他本忐忑,只是贾蓉根本没有理他。
荣国府是荣国府,他才不会多管。
王熙凤这个管家奶奶都挨骂,他何必找骂?
管好自家事就好。
很快,贾蓉到了五间大厅,贾母听戏、宴请都基本在这里,就在荣庆堂后,是一个占地不小的大院子。
“老太太...”
贾蓉到来,行了一礼:“您找我?”
秦可卿看到贾蓉到来,见到贾蓉之后,一双眼睛就挪不开了。
贾母问他:“你今日为了救银蝶,与苗家孙子发生了冲突,打了人?”
“嗳?”
救了银蝶?
贾蓉有些懵,当时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其实贾蓉根本不知道。
他想事情想的有些失神,路都走反了,反应过来的时候,还是被人呵斥回神,被人包围要打断他的腿。
尤氏叹道:“你这大婚了,我做母亲的,怎么着也要送给儿媳一份贺礼,我在一家铺子,打造一玉镯,今日银蝶去取,就被苗家孙子盯上,追了好远...”
这是无意间,来了一次英雄救美?
大家伙,原来都误会了?
想一想苗阜的狗腿子说,他贾蓉坏了苗阜的好事...感情就是这个?
银蝶儿是尤氏身边大丫鬟,因为尤氏护着,才没被贾珍糟蹋。银蝶儿也是忠心耿耿,是一个不错的丫鬟。
“没啥事,不打不相识,我与苗阜成了生意伙伴。”
贾蓉笑呵呵的,只解释了这么一句:“这件事情陛下要我们自己解决,于是我们就自己解决了。”
众人见他这样说,也松了口气没多说。贾蓉所谓的生意,会所的创办,府上的女眷都是羞于启齿。
哪里还肯多问?
秦可卿美眸中流露一抹笑意,相公就是厉害,本来结仇的事情,最终还成了合作好伙伴?一般人,可做不到这一步。
到了黄昏的时候,贾蓉带着秦可卿,与尤氏她们一起离开。
回到宁府,秦可卿没问,贾蓉就告诉秦可卿:“湘赣、云桂、湖广粮食买卖,我己经与苗家达成合作,咱们可以凭本事,在那里经营粮食。”
“再有,这些地方,苗家出银钱,出地方房子,咱们出人创办会所,利益咱们七,他们三。”
贾蓉一边解释,一边问:“那个白旌旗到了没有?这些地方经营粮食,还得靠他。对了,可卿将洛阳的乔老三叫来,这些地方会所,还需要他来办。”
白旌旗这个人很有生意头脑,可以说是一个天才一般的商人,是贾蓉花费重金请来的。
乔老三同样也是极有能力的人,洛阳等外地会所,就是乔老三负责。
这些年,乔老三做得很好。
秦可卿眸光似水,她想了很多,最终还是低估了贾蓉的能力。
上述哪些地方,粮食经营,就算是皇族都无法插手,自家相公,竟然解决了这件事情:“我这就去安排。”
贾蓉也起身:“可卿安排,我如今见陛下。”
......
这边。
康乾帝有一次研究了贾蓉的人生卷宗。
对于xx七寸半耿耿于怀。
眼看着天黑,康乾帝伸了一个懒腰:“起驾景云宫。”
今日有些累。
景云宫中去做洗面奶。
这位刚刚册封的嫔妃,太大了。
“陛下。”
康乾帝心情火热的离开,就看到一个小太监,拿着一个牌子而来:“一等男、虞衡清吏司员外郎贾蓉求见。”
“贾蓉又来了?”
康乾帝一皱眉头:“他又惹了什么祸?”
不会是,没有与苗家谈拢,来诉苦来了?
苗盎是一个强势的人,是一个不吃亏的人...贾蓉毕竟还年轻,怕是在苗盎面前吃了亏:“告诉他,不见。”
洗面奶的事情最重要,贾蓉吃亏就吃亏吧。
吃一堑长一智,不然永远长不大。
“陛下。”
小太监又回答:“贾爵爷说,陛下要是不见,就让奴婢转达说,事关粮食的问题。”
“粮食的问题?”
康乾帝面色终于有了变化,而是有些难看。
大景这些年,并非风调雨顺。
很多地方旱涝频发,引发大面积的饥荒灾难,但是这些年西方夷狄频繁进攻,大景粮食消耗极大。
就在康乾帝刚刚登基那一年,太行山以东多地,有了大面积的灾荒,朝廷实在是拿不出粮食,西大粮商趁机发国难财。
差点引起百姓暴动!
朝廷为此,付出了极大代价,才解决这件事情。
现在想想,都是心有余悸:“请贾蓉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