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彩礼经济学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田小满就听见院门外传来一阵压抑的抽泣声。她推开木门,看见邻居家的小芳蹲在柿子树下,肩膀一抖一抖的,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
怎么了这是?"田小满蹲下身,手指碰到那张纸时,小芳猛地一缩,像是被烫着了。
纸上是手写的彩礼清单:
现金28.8万
县城商品房一套
三金(不低于100克)
改口费1.8万
最底下歪歪扭扭地写着:"闺女,妈也是为你好。"
田小满的指尖微微发凉。她认识这笔迹,是村里出了名的"快嘴李婶"——专给人说媒,成功一对抽三成彩礼。
村委会门口己经围了一群人**。李婶穿着件绛紫色的缎面褂子,正唾沫横飞地比划:"现在行情就这样!隔壁村老刘家闺女,彩礼收了36万!"她手腕上的金镯子晃得人眼花,"小芳对象家开加工厂的,这点钱算什么?"
田小满拨开人群走进去,听见身后有村民小声嘀咕:"现在娶个媳妇,得扒掉爹娘两层皮......"
李婶,"田小满把那张清单拍在公告栏上,"您这单子,比我们村的扶贫款明细还长啊?
人群里传出几声闷笑。李婶脸一沉:小满,你城里待久了不懂。彩礼是女人的保障!"她故意提高嗓门,"难不成学你,倒贴个男人?
程晏刚好从村委会出来,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农村婚嫁调研报告》。听到这话,他镜片后的眼睛眯了眯,但没吭声,只是默默站到田小满身后。
田小满的首播间当晚换了主题:【彩礼能不能分期付款?】
镜头对着桌上一摞红纸——那是她从村里各家收来的彩礼清单。最上面那张己经被她画满了红圈。
家人们看这条。"她用笔尖点着"上车礼1万","新娘从娘家到婆家,坐车十分钟,一分钟一千块。"她顿了顿,"比我的无人机还贵。
弹幕里飘过一片"哈哈哈",但很快有人留言:
[网友A]:我们这儿还要"离娘钱",说是补偿娘家养育成本
[网友B]:前年堂哥结婚,彩礼借钱给的,现在全家吃咸菜还债
程晏的身影出现在镜头边缘,放下一杯冒着热气的红糖水。田小满顺手接过,杯底压着一份数据表。
正好,程博士做了个调研。"她翻开表格,"咱们村过去五年,彩礼涨了240%,但离婚率也涨了180%。"她突然举起手机,"刚收到小芳消息,她对象家借了高利贷给彩礼——现在催她一起还债。
首播间瞬间安静了。
三天后,村委会贴出告示
《田家村婚嫁新风倡议》
1. 彩礼不超过6万元(可折算成农机具/果树苗)
2. 拒绝"三斤三两"现金(改用村银行转账凭证)
3. 设立"新婚创业基金",彩礼可入股村合作社
李婶叉着腰在公告前嚷嚷:"破规矩!谁听你们的!"
田小满不慌不忙地掏出一叠纸:"这是各家姑娘签的联名书。"她翻开第一页,"小芳带头写的——《我的婚姻我做主》。
阳光照在纸上,签名处按着红手印,像一朵朵小小的花。
当晚,田小满发现院门口放着个竹篮。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几个鸡蛋,底下压着张字条:
满姐,我去县里学美容了。——小芳
程晏在身后轻轻揽住她的肩。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声,几个年轻人正往车上装行李——都是要去参加县里技能培训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