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玉米日渐成熟,阳光洒在玉米叶子上,微风拂过玉米地,发出沙沙声,营造出一种丰收的氛围。
在这片充满生机的玉米地里,李秀芸的父母终于注意到了女儿种植的作物与众不同。
他们看着比成年人手臂还粗的玉米,心中满是疑惑和惊讶。这些玉米的个头之大,简首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李志兴和吕婉清虽然没有亲自种过玉米,但每年庄子收获时,都会去庄子视察,主持大局。
庄子里每年都有种植玉米,他们年年都见过,那些玉米虽然长势也不错,但与眼前的这些玉米相比,那真是小巫见大巫。
“这玉米怎么会长得这么大?”
吕婉清惊叹道,她伸手碰了碰身前的玉米棒子,感受着那的玉米粒,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李志兴则陷入了沉思,眉头紧锁,目光在那些玉米上来回扫视,仿佛在寻找着什么答案。
“我吃过的玉米,可没这么大的。”他喃喃自语,“这难道是新出的品种?”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心中充满了对这种种子的好奇和渴望。
若是市面上己有如此优良的种子,为何他们竟一无所知?难道是种子供应有限,普通农户难以获得?又或是种子价格昂贵,让普通农户望而却步?
他们意识到,这种玉米种子若能广泛推广,必将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如果能将这种种子推广出去,让更多的农民种植,那产量肯定会大大增加。”李志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开始思考起推广的事情来。
不过,得搞清楚这些种子的来源。现在是战乱频发的时代。
有了这些高产种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民生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粮食短缺的问题。
这对于稳定社会秩序、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为自己的势力增加筹码。
他们先找到堂哥李海,询问种子来源,从李海那儿得知,这些作物种子有的是庄子里自留的种子,有的是他自己自留的种子。
得知这些高产玉米种子并非来自外部购买,而是庄子里自留的种子以及李海自己留的种子后,李志兴和吕婉清的疑惑更深了。
他们虽然想不通,但也知道这些种子的重要性。
李志兴心中暗自思量,他己经加入红党,这个组织致力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进步。
他认为,这些高产玉米种子正是组织所需要的,可以为组织的后勤保障和民生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他决定找机会将种子献给组织,但又担心吕婉清会反对。
虽然他们都知道对方是干情报工作的,但是妻子并不知道他是那个势力的,他也不知道妻子是那个势力的。
与此同时,吕婉清也在心中盘算着。
她作为红党人员,深知这些种子对组织的重要性。
她觉得这些玉米种子是组织急需的物资,可以为组织的事业添砖加瓦。
她也在寻找合适的时机将种子献给组织,却不知李志兴也有同样的想法。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却不知对方心中所想。
李志兴率先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婉清,这些玉米种子如此优良,我们不能让它们埋没。我打算找机会将它们推广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吕婉清闻言,心中一阵激动,她也早有此意,只是不知如何开口。
她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志兴,我也有此想法。这些种子若能被更多的人所用,定能发挥出巨大的价值。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将它们推广开来。”
在一番深入的交流后,他们达成了默契。
如果种子试验成功了,他们每个人都拿一部分去送给各自的组织。
这样既能为组织做出贡献,又能确保种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他们相信,这些高产玉米种子在组织的手中,一定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为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做出重要贡献。
而他们的组织,收到两份同样的种子,却是由不同的人送上来的,不禁有些疑惑不解。
查了查,才知道他俩是夫妻。属于不同的小组,且互不知身份,不由觉得一阵好笑。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我们回归正传。
李志兴夫妻俩决定先在庄子里,进行小规模的试验种植。
以验证这种玉米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确保其品质和产量都经得起考验。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得先去找女儿谈谈,毕竟这是女儿辛苦种植的。
而李秀芸这边,随着小菜园里的作物日益茁壮。
她开始思考,如何留下这些特殊作物的种子,让种子流传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之前的办法,一点用都没有,还得重新想一个。
她知道,作为一个小孩,她的行为需要谨慎,不能自己提出留种的事。
她还小,作物的异常不是她一个不到三岁的小孩子应该知道的,这样会引起家人的怀疑。
她叹了口气,心里烦闷地想:这么久了,不可能没人发现菜园子里的异常,怎么就没反应呢?她不敢自己提出来,愁死了。
想来想去,她看着可以吃了的玉米,开始思考为何没人提。
她想,下人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不可能发现不了异常,难道是他们不敢说?那她的家人呢?难道是他们都不重视?
她生气了,她对着玉米看了又看,想到,这都能算是主食了,怎么也没人在意呢?
难道是没吃过,想到此处,她立马叫小桃,掰了两个玉米下来,找人尝尝,让他们见识一下她的厉害。
哼!找谁呢?都是些没见识的,她现在气还没有消。不想给那些没见识的吃。
想了又想,哎呀!妈呀!差点掉人设了,她把祖母忘了。她之前可是打着给祖母他们种吃的的幌子,才有的现在。
赶紧的,去祖母那里。呜呜呜~幸好幸好,玉米还没给别人吃过~
李秀芸心中一急,决定立刻行动。她小心翼翼地在地里挑选了两个最大、最的玉米,叫小桃掰下来,就带着小桃急急忙忙地去了祖母的院子。
祖母不仅是家中的长辈,也是最疼爱她的人,她的想法和行动总是能得到祖母的支持和理解。而且祖母的眼界肯定比家里人都好。
嘿嘿~
“祖母,祖母!”
快到祖母院子时,李秀芸从小桃手里拿过篮子,一边跑一边喊,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
钱慧迎听到李秀芸的声音,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秀芸,你来了,今天又有什么事找我呀?呦!还带着东西呢?我看看。”
李秀芸费劲地把篮子放在桌上,气喘吁吁地说:
“祖母,您看,这是我亲手种的玉米,您尝尝看,保证和您以前吃过的不一样。”
祖母接过玉米,仔细端详着。她发现这玉米确实比平常的大很多,而且色泽金黄,看起来非常。
“秀芸,这玉米真的长得很好,个头真大。可见你是用心了的。吴妈,快去拿去煮了,我得好好尝尝我孙女种的玉米。”
“好的,老太太。”
吴妈微笑着快步上前,麻利地接过玉米,然后转身向厨房走去,一边走一边对李秀芸说:
“秀芸小姐,您就等着,我这就去煮,保证煮得恰到好处,让您祖母尝到最美味的玉米。”
李秀芸见了,迫不及待的对着祖母说道:“祖母,你尝尝就知道了。可好吃了。”
祖母戳了戳李秀芸的额头,笑道:“你都没吃过,怎么知道甜呢?”
李秀芸用手晃了晃祖母的手,撒娇道:“我就是知道,我种的,那就是最好的。”
心里却想着,祖母真厉害,还知道她没尝过,幸好她记起来了,不然就要惹祖母伤心了。
没过多久,吴妈就端着玉米进来了,吴妈还把玉米切成了小块小块的,还摆了盘。
李秀芸心下感叹,真不愧是大户人家,就是讲究。
嘿嘿~
她现在也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虽说是民国,但是吃穿住行无一不是顶好的。
她都怕,离了家,都适应不了外面的生活。
嘿~
想远了,李秀芸扯回思绪。
煮过的玉米颜色更深了,呈现出一种的金黄色。
李秀芸眨了眨眼,调皮地说:“祖母,快尝尝,快尝尝,可好吃了。”
说完还想亲自把玉米拿给祖母,吴妈怕她烫到,忙阻止了。
祖母见了也忙说道:“你这个小皮猴,我自己来。小心烫着。”
李秀芸收回手,不好意思地对着祖母笑着。
祖母尝了一口玉米后,立刻被那甜美多汁的口感所吸引。
她细细品味着玉米的味道,感受着那独特的清香和甜而不腻的口感。
她忍不住又吃了一口,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然后看着李秀芸,满脸赞叹地说:
“秀芸,这玉米真是太好吃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李秀芸得意地说:“祖母,我最勤快了,天天去浇水,可不就长得好。”
李秀芸认真的胡说八道着。
心里却不由自主的想着空间小说里常提到的那句话——空间出品,必出精品。小说果然不欺我。
她会用手轻轻拉一拉祖母的衣袖,撒娇地说:“祖母,您多吃点,我种的玉米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