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玉的原稿流落到市面上,被一次次借着抄阅。
有几个书斋也在偷偷做着抄写的工作,可是人手还是不够。
然而,但凡一个东西太过火起来,质疑之声便会随之出现。
如此受欢迎的作品,在一些守旧派的书生群体里,却发生了异变。
这厢,身着长衫的书生和其他几位站在街角,初读几行便被深深吸引,口中喃喃道:“这故事新奇,真真是从未听闻过,颇有些挣脱旧制。”
身旁的书生则是反驳:“非也,我看这执笔人简直胡作非为,恣意践踏旧制,若是人人都学会了如此写作,那怎能产出感悟类论篇呢?”
“是极,你看这小燕子,实在粗俗!毫无大家闺秀的端庄仪态,举止莽撞,言语粗俗不堪,这种女子可娶不得。”
“同意,小燕子行事全凭冲动,毫无规矩章法,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在宫中也是肆意妄为,丝毫不顾皇家威严和宫廷礼仪。”
“对,与人交流时常口不择言,出口成脏,毫无修养可言。如此粗俗之人,实在是难以让人产生半分好感,倒是夏紫薇守规矩一些,就是太爱哭,整个情节也过于儿女情长。”
“唉~兄台莫急,此文写得确有些粗糙,人物也过于离经叛道,咱们找个安静之所,细细研读一番。”
“嘁,这种东西有何可研读?恐污人眼。”有人不屑的扔掉纸张。
那人解释道:“非也非也,兄台你想啊,至少得知道文章内容,方可抨击,不然我等之言论恐难以立足。”
“有道理。”
“是极!”
一篇文章有喜欢的,自然也有不喜欢的。
在书生群体中,大部分按照旧制创作的书生深感这《还珠公主》的离经叛道。
况且在他们心里认为,这种类型的小说出现,还有众多人追捧,那岂不是会让文言越来越没了市场?
那他们以前刻苦学习的成果,都要化作泡影了。
要是所有人都去看这种文体,那还得了?
他们所写的教化文章还有谁会去看?
他们的辛苦努力,就这样被渐渐遗忘吗?
隐隐的,他们知道文学坛的世界要变天了,可是他们绝不允许!!!
书生们的意见百姓可不会在意,甚至是津津乐道的传播着故事。
尤其在女子群体,甭管是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都是大受欢迎,连上至八十岁的老妪都在听。
因为这故事少有的…是以女子为视角开始书写的,故事里每一位女性角色都是活灵活现,连衣服的样式和发型都写的详尽,好像主角活生生站在面前一样。
在一个男性主宰文坛的世界里,女性主角能获得展现在市场上的机会,她们一定会添一份力。
况且故事主要围绕着小燕子和紫薇,同为女子也更有代入感。
眼看着这故事在短短两三天火起来,她们是由衷的高兴。
有些才女已经开始构思紫薇的画像,可是却不得其神韵,只想见一面执笔人,好知道真正的紫薇是什么形象。
《还珠公主》的私底下抄写份数成倍数增长,京城最大的书店“君临书店”都在偷偷雇外人抄。
一个个抄书人,抄的腱鞘炎都犯了还不能停,只能活动活动身子继续埋头抄写。
虽然偷抄人家的稿子不地道,但是能赚钱啊!
普通人在钱面前,还是能走一走钢丝的,天塌下来,也有书店老板顶着呢。
故事还没写完,就有人开始说书了。
茶楼酒馆中,评书之声渐起,正是关于《还珠格格》的第一章解说。
“话说这乾隆年间,有一奇女子名唤小燕子……”说书先生绘声绘色地讲着,台下听众们听得聚精会神。
客栈里,平日里鲜有人问津的花生米,此刻竟多卖了好十几盘。
众人一边往嘴里投着花生米,一边陶醉在精彩的故事中。
酒馆内座无虚席,就连外面都站满了人。人群熙熙攘攘,伸长了脖子,生怕错过一个字。
只因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又通俗易懂,无论男女老少,皆能听懂,且被深深吸引。
“这小燕子可真是胆大包天!”有人忍不住惊叹。
…
“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先生一拍醒木,众人却仍意犹未尽,迟迟不愿散去。
这看的人一多,就会生出事端。
之前说女子们对《还珠公主》这本小说听得如痴如醉。广大的百姓们倒是也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
但是那些崇尚文言文和论文题材的书生和才子们,已经开始大肆抨击,甚至到了动手的地步。
“此等小说,违反纲常,简直是离经叛道!”一位书生摇头晃脑地说道。
“谈论皇室,与礼不合,实乃大不敬!”另一位才子跟着附和。
“我认为,这部小说没有任何意义,就是一篇口水文!”
他们聚集在一起,极其团结。
“不过是些胡编乱造,毫无文学价值可言!”
“这等通俗之作,怎能登大雅之堂!”
书生愤愤的把纸张扔在地上,踩上乌黑的脚印。
如此还不能消气,竟然去夺别人手中的稿子去销毁。
拉扯间,推搡起来。
面对那些书生对《还珠公主》的抨击,听到的读者不乐意了。
喜爱这部小说的粉丝们纷纷当场奋起反抗,一点面子都不留。
“你们懂什么?这故事多有趣!”
“就是,凭什么说它不好?”
“还什么难登大雅之堂,我看你丑的清新脱俗!”
“不知道在高傲什么?给我揍他!我不想看到他的脸!”
书生用袖子挡住脸:“哎呀!你怎么打人!实乃粗鄙不堪!”
双方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最终皆是鼻青脸肿。
书生的抨击没有影响到百姓们对《还珠公主》的喜爱。
故事依旧在街头巷尾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但这样小规模的暴动,到底是造成了事端,已经有官府参与其中,做出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