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账的时候,老大夫大概也是看出了若玉是个心善的,微笑着说道:“罢了,看你也是个良善之辈,那就按照成本价来吧。”
于是最终收了一两多银子,还备好了几日的药材包,很划算。
三人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回去的路上,看到一家卖石材的,若玉想要订购碎石,用来填补池子,却想起来钱不够了。
黏土她也是买不起,只好往家走。
少年此时也有些力气了,背着妹妹的脚步利索许多。
两人聊着,就到了宅子。
小柯和小雪采购完回来,发现门锁了,以为遭遇了什么变故。
还好石头说若玉姐去买东西了,他们就坐在门槛上等着,从门缝和里面的人聊天。
瞧这可怜劲的。
若玉噗呲一笑,赶忙过去把门锁打开。
少年小心的打量周围,发现到处都是枯叶和蜘蛛网。
“才买的,先凑合着住。”
若玉唤来所有孩子,“这是你们的新伙伴,刚才回来的路上,我已经起了名字。”
“这个是若逸尘,十五岁,比你们都大一点,以后教你们练武功。”
“这个是若慧心,七岁,翠翠你和她一样大,以后等她病好了,玩的时候带上她。”
翠翠赶忙答应:“好的,姐姐。”
小雪不乐意了,“姐……我也想跟你姓。”
大花也是鼓起勇气道:“我…我也是。”
旁边的几个孩子也面露渴望。
若逸尘,若慧心,多么好听的名字啊,他们也想拥有~
若玉大手一挥,“晚上咱们做一桌好菜,到时给你们一人起个响亮的名字。”
“好耶!”
“若玉姐姐最疼我了,一定会起一个顶好的名字!”
“若玉姐最疼的是我!”
又吵起来了,孩子时期就是爱抢东西,若玉习惯了。
为了避免他们继续吵下去,若玉让孩子们为兄妹俩准备了食物和水。
此时做好的牌匾也被推车送了过来。
若玉瞧着很普通,极为满意的叫他们挂在房梁上。
“若宅,商店?”
“这若是姐姐的姓,商店是何意?”
若玉随意解释:“前院不是得开铺子吗,经商的店铺俗称商店。”
“奥~我懂了。”
小七的疑问得到解答,就不在跟前缠着了。
小柯和小雪把用剩的银子归还给若玉。
他们拿十两银子出门,这不舍得那不舍得,最终只花了一两,就这都心疼的很。
一两银子对于普通人家来说,足够买很多生活用品了。
若玉把银子塞进腰带,让他们自行装饰自已的家,顺便把卫生打扫一下。
孩子们高兴的要命,纷纷把自已的东西抱回家里。
若玉休息了半个下午后,正准备出门,却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猫着腰在干涸的池子里除草。
看旁边堆了不少,应当干了一个时辰了。
若玉比了个大拇指。
带着小柯、石头和瘦杆三个有力气的男孩去菜市场买今晚的食材。
出门之际,若逸尘非要跟来,拗不过他,便也带上了。
还没到菜市,远远的听到许多大声的讨价还价,若玉就知道来对了。
一到香辛料、调料的摊子,她就走不动道了。
鼻尖萦绕的各种气味虽简单,比不上记忆中那些齐全多样的调料,但也都是些常见的好东西。
她看到摊子上摆着的花椒、八角、桂皮、茴香、丁香、豆蔻、砂仁、白芷、陈皮……
心里想着,若有这些物品的加持,凭自已的厨艺,做出来的饭怕是比饭店里的味道还要好上几分。
于是她挑了油盐酱醋这些普通的调料。
没舍得走,又拿了点八角用于炖肉增香,挑了些桂皮、茴香准备做卤味,还选了丁香、豆蔻准备做点心。
正盘算着呢,旁边路过一个其他国度的商队,骆驼身上的铃铛发出响声。
听着他们交谈时的西域口音,若玉眼睛一亮。
“这是哪里来的商队?”
“你瞧,他们十分雄壮,腰间还别着古怪的武器。”
“这样特征的商队以前很少来咱们这儿,也不知道这次来安的啥心。”
“他们似乎是来献供物品的。”
“我倒是有几分见闻,听说那边的人都很野蛮,直接把牛羊撕开喝血呢!”
“这么可怕!?”
“他们卖的东西也不知带着什么邪性,咱可不敢上前。”
在其他百姓有些避讳,不想接触时,若玉已经走到了跟前。
仔细瞧了瞧他们车上的货,发现除了琉璃瓦罐、珠宝玉石、精美织物等,有也有些干货拿麻袋装着,分类摆放。
干果若玉不感兴趣,但看到干辣椒,她的眼睛瞬间就发出镭射光。
身旁的四个男孩看到她这般惊喜的模样,都有些纳闷。
瘦杆忍不住问道:“若玉姐姐,你为何看到那红红的东西如此开心?”
若玉兴奋地说道:“是辣椒啊,这可是我最爱吃的东西!有了这玩意,生活就不愁没有滋味了,等我做一次你们就知道有多好吃了。”
说罢,若玉便上前与卖家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买下了一袋子辣椒,高兴的抡在肩上。
怕孩子们无聊,也买了些干果,都不贵。
商队的人对若玉都是笑脸相迎,操着不太流利的口音,客气的打交道。
若玉看到他们没有避讳和害怕,反而像普通人一样问询,这十分难得,也缓解了周围古怪的眼神。
待她离开车队,几个围观的百姓才围了上去。
若玉去菜市挑了一些新鲜蔬菜和肉,买了二十几个馒头。
因为天气比较炎热,东西也放不久,所以就只买了今天和明天的菜。
像是白菜萝卜这种常温能存放的倒是买了一大篓子,随时饿了就能炒或直接啃。
回来的时候经过一家杂货铺,若玉选了一大一小两只锅。
大的锅就用来炖煮,小的锅很轻,则是孩子们可以自已练习做饭。
她骨子里是懒的,打算教几个孩子做饭,这样以后直接在桌边等吃的,那多幸福。
挑来挑去,又选中一个砂锅,有了这东西谁生病了就能熬药,平时还能煲个汤。
最后买了蒸笼,用来蒸米、蒸糕和热馍馍。
东西有些多。
若玉自已把最重的大锅和萝卜扛在背上。
其他物品四个男孩换着抬,堪堪回到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