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明的城池逐渐繁荣发展的同时,教育问题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众人的心头。这一天,李明在城主府的议事厅中,召集了岳飞、刘伯温、林风以及赵灵儿等人,共同探讨这一棘手的难题。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李明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中充满了忧虑:“诸位,如今我们的城池在军事、经济等方面都有所发展,但教育的缺失却让我寝食难安。”
岳飞皱着眉头说道:“主公,城中百姓多数为农耕出身,识字者寥寥无几。孩童们整日在街巷中玩耍,荒废了时光,长大后也难以担当大任。”他的目光中透露出对未来人才匮乏的深深担忧。
刘伯温轻抚胡须,缓缓说道:“主公,教育之困,首在师资。我们城中本就文化人稀少,更别提有经验的教师了。即便勉强从军中挑选一些识字的将士充当教师,其教学水平也着实令人担忧。”
林风紧接着说道:“是啊,主公。且不说师资,就是教学场所也是一大难题。城中建筑有限,哪有合适的地方用来开办学堂?总不能让孩子们在露天风吹日晒吧。”
赵灵儿轻轻叹了口气:“还有教材的问题。我们没有系统的教材,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这都需要精心规划和编写。”
李明站起身来,踱步在厅中,面色沉重:“不仅如此,百姓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他们大多忙于生计,觉得读书识字不能当饭吃,对送孩子上学堂之事并不积极。”
岳飞说道:“主公,还有资金问题。要开办学堂,需要购置桌椅、笔墨纸砚等物品,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可目前我们的财政状况并不宽裕。”
刘伯温补充道:“而且,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持续的投入。这对于我们的财政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林风一脸无奈:“再者,我们没有一套完善的教育制度和管理体系。如何招生、如何考核学生、如何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等,这些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赵灵儿忧心忡忡地说:“还有啊,就算我们办起了学堂,如何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也是个问题。不能让孩子们学一些过时无用的东西。”
李明停下脚步,看向众人:“诸位所言,皆是切中要害。教育之困,困在方方面面。若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城池难以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
众人纷纷点头,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厅内一时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轻轻吹过,仿佛也在为这艰难的教育问题而叹息。
过了许久,李明打破了寂静:“大家再仔细想想,把问题想得更全面、更深入一些,我们必须找出所有的症结所在,才能对症下药。”
岳飞说道:“主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平衡教育资源的分配。如果只在城中开办学堂,那城外乡村的孩子怎么办?”
刘伯温接着说:“还有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教育需求也不同,是混在一起教学,还是分开设立不同的班级和课程?”
林风又道:“还有学科的设置,除了读书识字,是否要教授算术、礼仪、武艺等其他内容?”
赵灵儿也补充道:“而且,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愿意来学堂,而不是被逼着来,这也是个关键问题。”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不断地挖掘出教育问题的各个层面,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道难以跨越的沟壑,横亘在他们面前。
李明听着大家的讨论,心情愈发沉重。他深知,解决这些问题绝非易事,但为了城池的未来,为了百姓的福祉,他必须迎难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