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通了这一切的成王不再阻拦,任由刘公公将他们带到了宣政殿。一路上,宁念和桃儿全程低头跟着,也不说话,将胆小怕事这一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实际上宁念是对周围的一切不感兴趣,就算白贵妃想害她也不会一入宫就对她出手,还不如养精蓄锐准备迎接接下来的情况,桃儿则是单纯的害怕。
刚到宣政殿外,就有一个年近五十的宫人迎了出来,手上拿着一把拂尘笑道,“殿下总算是来了,陛下刚刚还在问,说是等您来了就直接带您进去呢。”内侍的声音有些阴柔,听着怪怪的,宁念偷偷抬头看了一眼。
这一眼,正好和古启对上,两人皆是一愣。
随即,古启便是眼中一亮,笑着问道:“姑娘便是宁大小姐?”
宁念微微福身行礼,“宁念见过公公。”
古启急忙侧身躲开,一脸惶恐的道:“哎呀,奴才一个阉人怎么当得姑娘如此大礼,奴才姓古。”
宁念从善如流,“古公公。”
几乎是瞬间猜到了这个人的身份——内侍总管古启。
要说内宫中的阉人最在意的是什么,一是钱财,这关系到他们老年之后的生活,二就绝对是尊严了。
见到这样的人,寻常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好奇,然后就是厌恶。
虽然这个二他们不常有,但是不代表他们不在意,更何况这个人是古启?他可是皇帝身边最得力的大太监,在这宫里就算是惹恼了白贵妃也不可以得罪古公公,有时候他可是能够代表皇上的。
古启身为太监总管,从最底层的内侍一路摸爬滚打走到如今的地位,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可谓是不少,可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敢这样明目张胆偷偷打量他,被抓包之后还不见任何恐慌的小丫头,忍不住脸上就多了几分笑意。
宫里的人啊,心机都太重了,难得看到这丫头一般心思单纯的。
“殿下,宁姑娘,随老奴来吧。”古启甩了甩手里的拂尘,转身在前面引路。
宣政殿内,皇上和白贵妃正在喝茶聊天,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皇帝陛下也没有在意身边有个喋喋不休的白贵妃,这会儿不用批改折子的皇帝陛下觉得自己浑身通畅。
见到古启将人带了进来,这才坐直了身体挥了挥手示意古启退下,看向了宁念。
他和成王的第一反应一样,觉得这确实是个美人,可是如果要配自己的睿儿……皇上眉心微蹙,决定还得再观察一番。
“来人,赐座。”
东华国不流行跪拜礼,平时只有在大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才会对皇上行跪拜礼,所以福身行了一个女子礼后,就有内侍搬来了椅子,宁念也不客气的就坐了下去。
此举在白贵妃和成王的眼中是不懂规矩,可是在皇上和古启的眼中就是单纯不做作了。
皇帝满意的捋了捋自己下巴上的短须,心想道:这才对嘛,让你坐你就坐。别像那些大臣一样,竟说什么臣惶恐啊,臣不敢啊,一副提心吊胆的样子,搞得像是朕要对你做什么一样,最后不还是要坐?白白的浪费了许多的时间。
“你就是宁念?长得倒是和你父亲有几分相像,你可记得朕?朕小时候还抱过你呢。”皇上突然问道,眼神里带着看好戏的神情。
宁念心里一跳,觉得这有可能是个送命题。
皇帝天颜尊贵,但凡见过的自然不能说不记得;可是长宁侯昏迷那年宁念才五岁,就算是见过皇帝那也是五岁之前的事了,那么小的孩子正常人有几个能记得的?说是记得又显得太过虚伪,皇上这是给她出了个难题,多少有点不怀好意了。
说不记得,就是藐视陛下,说记得,又像是拍皇上马屁……
稍微思考了一下,宁念就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做了,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心里把谢睿和成王骂了一百遍。
你们兄弟俩斗,把她扯进来干什么?
不过看着龙椅上的皇帝还在一脸眼巴巴的等着她回答,宁念故作思考了片刻的样子,才纠结的说道:“臣女小时候生过一场大病,醒来后很多的事情都忘记了。”
所以,我不记得你了,不是我故意的,而是因为我生病了。
皇帝很明显也想到了这件事,毕竟当年白氏将宁念送去乡下用的就是生了病需要静养这个借口。
顿时觉得有些无趣,刚准备转移到下一个话题,就见宁念抬起了小脑袋,一脸天真和好奇的看向了他,皇帝直觉不好,就听宁念已经问道:“臣女对五岁之前的事都没有什么记忆了,陛下既然见过我,那臣女小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来问多少就有些大不敬了,你一个小女子凭什么觉得陛下有必要记得你一个大臣之女?但是宁念的表现却像是真的只是单纯的好奇,并没有别的意思,反而让人不好发作。
更何况还是皇帝先问的。
皇上每天日理万机,哪里会记得一个只进过一次宫的小奶娃是什么样子的?再说,小孩子不是都长一个样吗?
眼看着君臣俩大眼瞪小眼的在“你小时候看我长什么样和你看我小时候长什么样”这个问题上杠上了,宣政殿里的众人一时不知该做何反应。
“咳咳,念儿,休得无礼。你这孩子,回来这么久也不说来看看姨母,要不是听徽儿说起啊,我都不知道你回来了。你身体怎么样了?病都好了吗?快过来让姨母看看。”白贵妃嘴上说着责怪的话,脸上看着确是平易近人的很,朝着宁念招手道。
白贵妃天生一副妩媚张扬的好相貌,桃花媚眼,艳色倾城,即使已经年过三十,可岁月从不败美人,在她的脸上看不出一点痕迹。
白贵妃的父亲是当朝右相,一进宫就被封为了贵妃,可谓是受尽了宠爱。在后宫里除了皇后,就只有她的权利最大。宁念也不会当面给她难堪,给她发作的理由。
听到贵妃的话,宁念站起身,踱步到了白贵妃的身边,再次行了一礼后,才道:“念儿见过姨母。”
“乖孩子,家中祖母可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