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六十年代
重温六十年代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重温六十年代 > 第八章:荣誉后的奋进与新挑战

第八章:荣誉后的奋进与新挑战

加入书架
书名:
重温六十年代
作者:
喜欢水蜈蚣的小丑狐
本章字数:
5574
更新时间:
2025-03-17

第八章:荣誉后的奋进与新挑战

奖励物资的分配与发展规划

槐树村在生产竞赛中获奖的消息,如同一股春风,吹进了每一个村民的心里。大家沉浸在喜悦之中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思考如何利用好竞赛获得的奖励物资,进一步推动村子的发展。

村里再次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会议依旧在那棵见证了无数大事小情的大槐树下举行。队长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身后摆放着竞赛获得的奖励物资,有崭新的农具、优质的种子,还有一些用于发展副业的原材料。

“乡亲们,这些奖励是咱们共同努力的成果,现在咱得商量商量咋把它们用在刀刃上,让咱村发展得更好。”队长的声音充满了干劲。

村民们纷纷踊跃发言。一位老农率先站起来说:“咱这农田开垦得多了,农具一首紧张,我觉得应该先把这些新农具分给种地的人家,提高生产效率。”他的提议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赞同。

但也有村民提出不同意见:“咱妇女们的刺绣好不容易有了点起色,这些原材料能不能多给我们一些,扩大刺绣规模,说不定能赚更多钱呢。”

二牛思考片刻后说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咱种地是根本,农具确实得优先保障,这样能保证粮食产量。但刺绣副业也不能落下,这是增加收入的好途径。我看这样,先拿出一部分农具给急需的农户,剩下的奖励物资,咱们成立一个互助基金,专门支持刺绣等副业发展,大家一起想办法把销路打开,赚了钱再投入到村里其他建设中。”

金花也补充道:“对,咱们还可以组织村里的年轻人去学习一些新的刺绣花样和销售技巧,让咱们的产品更有竞争力。”

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村民们最终达成共识,按照二牛和金花的建议制定了奖励物资的分配和发展规划。大家摩拳擦掌,对村子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新机遇带来的基层矛盾与化解

随着奖励物资的分配和发展规划的实施,一些潜在的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在分配农具的过程中,虽然制定了按照受灾情况和实际需求的标准,但还是有个别村民觉得自己得到的农具不够好,或者数量不够,心中不满。

“为啥他家的锄头是新的,我家的就有点旧?这分配不公平吧。”一位村民在村里抱怨道。这话引起了一些同样心存不满的村民的共鸣,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变得有些紧张。

二牛和金花得知此事后,立刻挨家挨户去做工作。二牛耐心地向村民解释:“叔,这次农具分配确实是按照之前定好的标准来的,可能看起来新旧有点差别,但不影响使用。咱们是一个村的,得互相理解。而且大家一起把村子发展好了,以后啥都会有的。”

金花也说道:“是啊,婶子,咱现在最重要的是齐心协力把地种好,把副业发展起来。要是因为这点小事闹得不愉快,多不值得呀。”经过他们的一番劝解,村民们的情绪逐渐平复,意识到不能因为一点小事破坏了村里的团结。

与此同时,在发展刺绣副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刺绣的工作量较大,一些参与的妇女觉得分配任务不合理,有的觉得自己做的多,有的觉得自己拿的报酬少,矛盾逐渐激化。

金花组织妇女们开了个会,诚恳地说:“姐妹们,咱们都是为了咱村的发展才一起做这个刺绣,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儿伤了和气。咱们重新商量一下任务分配和报酬标准,保证公平合理,大家有啥想法都可以说出来。

经过大家的共同商讨,重新制定了更合理的任务分配和报酬制度,化解了矛盾。妇女们又能心平气和地投入到刺绣工作中,刺绣副业也得以顺利发展。

学习交流活动的开展与成长

为了落实发展规划,槐树村邀请了周边几个在种植和手工艺品制作方面有经验的村子来进行交流学习。交流活动在村里的空地上举行,现场摆满了各种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大家互相参观、学习,气氛热烈。

在种植技术交流环节,邻村的一位种植能手分享了他们改良土壤的经验:“咱们得定期给土地施农家肥,再配上一些草木灰,这样能让土壤更肥沃,庄稼长得更好。”二牛和其他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提出问题。

“那施肥的量咋控制呢?不同的庄稼是不是有不同的标准?”二牛问道。种植能手详细地解答了大家的疑问,村民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在手工艺品制作交流中,金花和妇女们认真学习其他村子新颖的刺绣花样和编织技巧。“你们看,这种针法绣出来的花朵立体感更强,咱们可以学着用在自己的作品里。”邻村的一位刺绣高手边示范边讲解。金花和妇女们围在旁边,仔细观察,还不时动手尝试。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槐树村的村民们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大家将这些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农田里,按照新的施肥方法,庄稼的长势愈发喜人;刺绣作品中,融入了新花样后,更加精美独特。

遭遇市场变化的冲击与应对

然而,就在槐树村稳步发展的时候,市场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本对刺绣产品需求较大的收购商,因为市场饱和,大幅降低了收购价格。这对刚刚起步的槐树村刺绣副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妇女们看着堆积如山的刺绣作品,心急如焚。“这可咋办,价格降了这么多,咱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根本赚不到钱啊。”一位妇女焦急地说道。

二牛和金花意识到,必须尽快想办法打开新的销路,否则刺绣副业可能会就此夭折。他们组织村民们一起商量对策。“咱们不能光依赖收购商,得自己出去找销路。”二牛说道。

金花接着说:“对,咱们可以派人去附近的城镇集市上摆摊售卖,或者联系一些城里的商店,看看能不能代销咱们的产品。”村民们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二牛带着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拉着刺绣作品前往附近的城镇。在集市上,他们支起摊位,展示着精美的刺绣作品。一开始,前来询问的人并不多,但他们没有气馁,主动向路人介绍刺绣的工艺和特色。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过来,开始购买刺绣产品。

与此同时,金花留在村里,通过各种关系联系城里的商店。她亲自带着样品上门推销,向店主们介绍槐树村刺绣的独特之处。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有几家商店愿意代销槐树村的刺绣作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槐树村的刺绣产品逐渐打开了新的销路,虽然过程艰难,但村民们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发展下去的决心。

村庄发展的新希望与展望

随着新销路的逐渐打开,槐树村的刺绣副业重新走上正轨,农产品的产量也因为新种植技术的应用而稳步提高。村里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有盼头,村民们的收入增加了,笑容也更多了。

二牛和金花看着村里的变化,心中充满了感慨。“金花,你看咱们村一步步走到现在,虽然遇到了不少困难,但大家都没有放弃。”二牛说道。

金花微笑着回应:“是啊,只要咱们一首保持这种团结奋斗的精神,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说不定将来咱们村能发展成一个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呢。”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六十年代,槐树村的村民们在基层生活的浪潮中,不断经历着挑战与成长。他们在面对矛盾时相互理解,在遭遇困难时齐心协力,凭借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大的凝聚力,为自己的村庄描绘着一幅美好的未来画卷。而二牛和金花,作为村庄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也将继续带领村民们在这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