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阴谋与危机
李逸风成功利用江湖势力收集到朝中大臣贪腐证据,助力武曌严惩了一众贪官污吏,税收改革得以在相对平稳的局势下继续推进。然而,朝堂局势波谲云诡,平静之下,暗潮汹涌。
随着李逸风在朝堂上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他的一系列举措触及了不少皇室宗亲的利益。这些养尊处优惯了的宗亲们,平日里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和特权,李逸风推行的改革,尤其是对税收制度的整改,让他们的财富和特权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他们对此怀恨在心,开始秘密谋划一场针对李逸风的阴谋。
在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李逸风正在府中书房整理改革相关的文件资料,试图进一步优化改革方案,让它能够惠及更多百姓。突然,管家神色慌张地匆匆走进书房,“大人,宫里来人传旨,宣您即刻入宫面圣!”李逸风心中一紧,虽觉事情有些蹊跷,但还是赶忙放下手中事务,整理衣冠,随传旨太监前往皇宫。
踏入宫中,李逸风发现气氛异常凝重,往日里热闹的宫殿此刻冷冷清清,守卫的士兵们神情严肃,如临大敌。他被首接带入了武曌处理政务的大殿,殿中除了武曌,还有数位皇室宗亲以及几位朝中大臣,这些大臣平日里与皇室宗亲往来密切,李逸风知道,他们都是改革的反对者。
还未等李逸风行完礼,一位皇室宗亲宁王李宪便跳了出来,他手指着李逸风,满脸怒容,大声呵斥道:“李逸风,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江湖草莽,意图谋反,颠覆我大唐社稷!”李逸风闻言,心中一惊,但他很快镇定下来,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宁王殿下,休要血口喷人!我李逸风一心为大唐,为陛下分忧,何来谋反一说?”
另一位宗亲赵王李德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哼,证据确凿,你还敢狡辩!有人亲眼看见你与江湖人士频繁往来,暗中商议机密要事,不是谋反是什么?”李逸风心中明白,这必定是他们设下的圈套,故意歪曲他与江湖豪杰合作调查贪腐的事情。
武曌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她看着李逸风,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李逸风,你可有什么要说的?”李逸风深知此刻处境艰难,但他坚信清者自清,于是他深吸一口气,将自己与江湖人士结识、合作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向武曌叙述了一遍,强调自己的目的是为了调查改革推行中的阻碍,维护大唐的稳定与繁荣,绝无谋反之心。
然而,皇室宗亲们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他们纷纷拿出一些所谓的“证据”,实际上都是经过断章取义、歪曲拼凑的信件和记录,试图坐实李逸风谋反的罪名。李逸风看着这些假证据,心中又气又急,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办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李逸风陷入绝境之时,他突然想起自己对历史的了解。他记得在这段时期,曾有一位皇室宗亲因企图谋反而被揭露,而眼前这些人的种种行径,与历史上那位谋反宗亲的手段如出一辙。他灵机一动,决定从这方面入手,寻找突破口。
李逸风镇定地说道:“陛下,各位殿下,这些所谓的证据漏洞百出。我与江湖人士往来,目的是为了调查改革阻碍,这一点,之前我也曾向陛下汇报过。而现在,有人故意利用这些事情诬陷我谋反,我怀疑,这背后另有隐情。或许,是有人想要转移视线,掩盖自己的不法行为。”说着,他看向宁王和赵王,目光锐利。
宁王和赵王被李逸风的目光盯得有些心虚,但他们仍强装镇定,继续指责李逸风。李逸风没有理会他们,而是继续说道:“陛下,我请求彻查此事,不仅要查我与江湖人士的往来,更要深入调查这些证据的来源。我相信,真相总会大白。”
武曌思索片刻,她深知李逸风对改革的重要性,也对这些皇室宗亲的行为有所怀疑。于是,她下令让大理寺卿负责彻查此案,务必查明真相。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李逸风一边配合大理寺的调查,一边暗中收集证据,试图揭露皇室宗亲的阴谋。他利用自己在江湖中的人脉,找到了当初被皇室宗亲收买,制造假证据的人。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拿到了他们受指使的关键证据。
与此同时,大理寺卿在调查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疑点,这些所谓的“谋反证据”,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细节上,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在李逸风提供的新证据面前,案件逐渐明朗。
当真相呈现在武曌面前时,她勃然大怒。原来,宁王和赵王等皇室宗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不仅策划了这场陷害李逸风的阴谋,还在暗中进行了一系列不法勾当,包括侵占百姓土地、私自贩卖盐铁等。
武曌当即下令,严惩参与阴谋的皇室宗亲以及相关大臣。宁王和赵王等人被剥夺爵位,没收财产,打入大牢。而李逸风则被证明了清白,他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因为他的机智和坚持,让武曌对他更加信任和重用。
这场危机过后,李逸风深刻地认识到,在这个复杂的朝堂中,每一步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改革的决心。他知道,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让大唐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才能不辜负武曌的信任和百姓的期望。
李逸风回到府中,望着窗外的天空,心中感慨万千。他明白,未来的道路依然充满荆棘,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下一个挑战。而此时,在皇宫中,武曌也在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支持李逸风的改革,以及如何加强对皇室宗亲的约束,以确保大唐的长治久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