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搬入新家之后,时间便已经进入九月,家里所有人都在为大姐的婚事做准备,因为灾荒年的缘故,家里不愿大操大办,免得惹得村里眼红。
包括王母在内,村里好几个妇人平日里都围在王清梅身边教她一些新妇经验,免得嫁过去遭了欺负。
每每都说的大姐脸儿发烫。
王清晨则又重新开始了折磨夫子的进程。
毕竟小小的镇上能够经得起折磨的也就学塾里的三位夫子了。
经过大半个月的酝酿,郑家运粮船队终究是没有运来粮食,据郑胖子所说,郑家粮船一到襄阳就被哄抢一空,不过不是百姓哄抢,而是政府哄抢,给的银子虽然有得赚,但是粮食却是运不进来。
毕竟整个荆州此时都缺粮,比青阳镇受灾更严重的地方比比皆是。
和王清晨 所料不差,现实便是如此,没有政府的水路批条,船只想要运行那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便郑家的船队再往返几次,也只是替官府打工罢了。
郑家粮铺如今已经关门,新粮运不进来,陈粮消耗过快,也只能关门歇业了。
这可使得青牛镇受灾严重的几个村子,彻底陷入了绝望,今年肯定会有几个村子挨饿,或许 还会出现流民和逃荒。
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总不能等死吧!活人总要寻条活路的。
他也只得静待事情发展,没有金手指,他变不出粮食。
九月初九
是自家师傅师母上门定亲的的日子,王家湾难得热闹,自家师傅准备的定礼十分丰厚,在魏胖子家订的半扇黑猪肉,一坛子老酒,即三十二对包头、三十二只油包、三十二只麻饼等,十八封点心,还有良布一匹,各色用具一套,整整拉了一牛车,给足了自家大姐面子。
柴烈大半的精精神神的,好似今天就要入洞房一样。
王父也出席了今天的定亲宴,简单商量了婚期和一些流程细节,当然其中大部分关卡都需要媒婆把关,毕竟即便是农村结亲也要遵循礼法。
好在是王家嫁女,如果是王家娶亲还要开祠堂,敬告祖宗。
一切进行的相当顺利,王清晨和柴家兄弟也蹭到了一桌宴席,算是吃的 小肚溜圆。
“这就是你家啊?还有大鹅?”也不知是被大鹅啄过还是怎样,柴华一直遛着王家的墙边走。
“哇,你爹手艺也太好了吧!”王清晨的书房里都是 王父打造的家具,不过胜在造型优美,比这个时代的审美超出不是一点半点。
这些都是 王清晨自已设计的,十分吸引两兄弟的目光。
王清晨还给小丫头设计了梳妆台,床头柜什么的,把王母羡慕的不行,王父只好又打了一套,至于小丫头出嫁带不带走,他就不知道了。
他的房间兼着书房,但是却没有几本书,只有他用陶罐随意在山上挖的几株绿植,倒是别有风味,两个小家伙算是大开眼界。
如今王清晨的字只能说勉强能看的 出来,所以还不到抄书的笔力,他也没有强求,按部就班也挺好的。
所以他目前只有《神农本草经》一本,大大的书案上 ,却是显得空旷,不过他很喜欢这张书案,因为足够大,即便占用了不少室内面积,他依然喜欢。
王清晨的房间还有很多讲究,比如衣柜也和这个时代大有不同,两个小家伙看看这,看看那,却不动手翻看,家教可见一般。
王清晨带着两人在村里转悠,对于两个一直待在济春堂那一亩三分地的小家伙来说,王家湾简直就是天堂。
“你们家这也太好了吧!”兄弟两人过足眼瘾,在小河滩抓了好一会儿小鱼才打道回府,此时大人们已经谈的差不多了,毕竟柴家也算颇有家资,况且也足够给王家面子。
大方自然无不应允,老爷子也是喜笑颜开,能够结下柴家这门亲事,至少他们家人如果有个头疼脑热的话也不会束手无策了。
这也是他们一家人所看重的。
正式定亲以后,柴烈就算是正经的王家女婿了,以后可以正大光明上门也不会有什么闲言碎语,更不用借助自家小师弟这个挡箭牌了。
不过还没正式拜堂成亲,双方父母都同时约束两人见面,毕竟擦枪走火,就闹了笑话了。
王清梅对于柴烈也很满意,至少外表还是很有好感的,毕竟是治病救人的郎中,身上的那股类似于文人的气场还是能俘获一大批女孩子的。
柴烈性子跳脱,王清梅性子沉稳说不定会是门好亲事,他还是比较看好的。
最近几日,王清梅都在家里绣禾服,就是结婚穿的衣服,不过手艺差强人意,所以小丫头经常前去帮忙,毕竟师从真正的刺绣大师,即便目前只学到一点皮毛,但是也比笨手笨脚的大姐要强得多。
所以这也真正意义上算是小丫头的第一件半成品,毕竟工程量太大,小丫头自已可完成不了。
不过看小丫头这么有干劲,王清晨还是很欣慰的。
而两人的婚期也定在十月初十,所以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
这段时间他过得乱糟糟的,操了很多他不该操的心,甚至连课业都有些放松,而且这段时间,小班和乙班都有学子退学,也使得人心情并不那么美好。
终究还是那场雨惹得祸。
虽然夫子们一如往常,但是王清晨总觉得哪里好像不一样了,或许和自已心境有关。
小班则被他打理的井井有条,一方面靠打,一方面靠理,仅仅靠这两手,他就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兄。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他有充足的时间自我安排,排除正常的课业,王清晨有大把的时间做其他的事情,比如练字,练箭,赚钱等。
最近他又发现一个赚钱的乐子——课后补习。
不仅能过为人师表的瘾,还能赚取一定报酬,又能帮助一些垫底的同窗,可谓一举三得,即便最后夫子知道了 也并没有理会,毕竟,能少招惹他们一会,实在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