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之日,南极修复站的科考站外飘着雪旗。伊万跪在冰芯钻探舱内,清理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船钟的残片,钟体覆着三千米厚的冰层结晶,钟盘上的玫瑰花纹己冻成蓝色冰晶。当他用超声波仪融化冰壳时,“永恒表”的共振波突然让冰层发出嗡鸣,残片周围浮现出1912年冰山的光影。
“站长,快看这个!”学徒周琳指着钟摆轴,那里冻着1985年英国科考队的记录纸条:“此钟在威德尔海冰山下发现,钟内藏着鲸歌的频率图谱。”伊万轻抚残片上的冰裂纹,忽然想起老钟匠三十年前留下的冰芯样本——此刻正与“永恒表”投射在冰壁上的光纹重叠,形成完整的南极时间刻度。
午后的冰原上,伊万将钟残片嵌入钻探孔。177束蓝光自天际射来,在冰面织成星网,而深处的冰层突然透出幽蓝光芒,无数鲸歌的声纹波在冰中游走,与“永恒表”的共振波形成和声。周琳用声呐仪记录时发现,鲸歌的频率竟与钟残片的齿轮振频一致,而冰芯中的气泡排列,恰好是老钟匠收集的十二地域图腾轨迹。
“这是‘冰时膏’。”伊万打开钛合金容器,里面是用南极磷虾酶与冰川微生物调制的修复膏,“1958年国际地球物理年,科学家发现这种膏体能让冰层中的金属恢复活性。”当他将膏体涂抹在残片上,冻裂的齿轮竟渗出蓝色液体,在冰面上绘出泰坦尼克号沉没时的星图,而图中北极星的位置,与“永恒表”的表盘中心完全重合。
深夜的实验室,周琳调试着从冰山裂缝中取出的“冰钟”。这件自然形成的冰晶体钟,内部有天然的石英齿轮,此刻在“永恒表”共振下,冰钟开始精确走时,而钟摆的摆动频率,与南极蓝鲸的心跳同步。伊万突然发现,冰钟底座刻着老钟匠的留言:“当鲸歌穿过三千米冰层,时光便有了形状——那是无数次心跳刻下的刻度。”
破晓时分,伊万将修复的沉船钟残片送往南极冰穹A。在世界最南端的天文台上,残片与“永恒表”的共振波交织,冰穹突然浮现出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影像,而影像中船员怀表的指针,正与“永恒表”的分针同步指向三点十七分。此时,所有南极科考站的时钟都发出鲸歌般的鸣响,而冰原上的雪晶排列成巨大的“∞”符号,符号中心正是老钟匠三十年前采集冰芯的地点。
“站长,残片显影了!”周琳指着钟体内侧,玫瑰花纹下方出现新的刻痕:“寒冰封藏时光,却让每声鲸歌都成为永恒的钟摆。”伊万望着初升的太阳,阳光穿过“永恒表”的冰芯图腾,在雪地上投下十二道光束,每道光束的终点都立着一块修复后的地域图腾——从亚马逊的蜂鸟羽毛到敦煌的流沙星图,此刻都在南极的冰层中共鸣,化作时光长河里永不冻结的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