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神秘怀表
梅雨季的傍晚,潮湿的风卷着桂花香挤进窗台。苏瑶蹲在奶奶的旧木箱前,指尖触到最底层那层泛黄老棉布时,听见布料摩擦发出的细碎声响,像某种被时光封存的秘密在轻轻叩门。
木箱角落躺着个绒布包,解开绳结的瞬间,青铜色的怀表滚入掌心。表壳边缘雕着缠绕的常春藤,藤蔓间隙嵌着细小的蓝宝石,在暮色里泛着幽光。她翻过表背,指甲划过那串螺旋状的符号——不是英文,也非汉字,倒像奶奶生前总在信纸上画的无名图腾。
“奶奶总说这表要留给懂得的人。”苏瑶对着空气喃喃,指腹蹭过表盖缝隙,忽然听见“咔嗒”轻响。内盖弹开的刹那,一张褪色照片滑落,边角被岁月啃出毛边。
照片上是两个年轻人,左边的女子穿着五十年代的布拉吉,麻花辫垂在胸前,笑眼弯弯地搂着身旁穿中山装的男人。男人侧身而立,右手虚虚护在女子腰间,却偏头看向镜头,眉峰微挑的弧度让苏瑶心脏猛地一滞——这双眼睛,像极了镜子里偶尔走神时的自己。
她猛地站起身,木箱盖“砰”地合上。茶几上的台灯在晃动中投下歪斜的影子,将墙上奶奶的遗照剪成两半。遗照里老人戴着老花镜,嘴角还含着笑,可苏瑶分明记得,奶奶临终前攥着她的手,反复念叨“别碰那表”,枯瘦的指尖在她手腕上掐出青白的印子。
怀表在掌心发烫。她对着光举起照片,发现合影背景是座爬满爬山虎的老楼,门楣上“顾氏钟表行”五个繁体字隐约可辨。顾氏?苏瑶皱眉,忽然想起上周收拾遗物时,在奶奶枕头下摸到的信封,邮戳上模糊的“沪城顾宅”西个字,此刻正隔着抽屉与她遥遥相望。
指针在表壳里走动,发出极轻的“滴答”声,像某种古老的计时器在丈量光阴。苏瑶忽然注意到,怀表的时间停在三点十七分,而照片里男人腕间的手表,表盘上的指针竟与怀表分秒不差。
窗棂外,雨突然大了起来。玻璃上的水痕蜿蜒成河,将暮色里的老楼切割得支离破碎。苏瑶捏着照片的手指发颤,后颈泛起细密的冷汗——她终于意识到,这张合影里的女子,竟与自己抽屉里那张父亲襁褓中的老照片上,抱着婴儿的年轻母亲,生着同一张脸。
奶奶从未提过自己有姐妹。更没说过,苏瑶的父亲,竟有个从未谋面的“外婆”。
怀表突然震动起来,不是机械表该有的晃动,而是某种规律的震颤,像心脏在掌心跳动。苏瑶惊惶地松开手,怀表摔在木质地板上,却没发出半点声响。她蹲下身捡起,发现表盖不知何时再次弹开,内盖背面竟浮现出一行小字,像是被岁月侵蚀后重新显影的密信——
“当指针与血共鸣,三重门为寻根者开。”
雷声在天际炸响。苏瑶猛地回头,看见镜中自己的眼睛里,倒映着怀表指针的幽蓝光芒,像两簇即将燃起的火。奶奶的遗照在墙上静默注视,相框角落不知何时落了片爬山虎的叶子,叶脉纹路竟与怀表背面的符号分毫不差。
夜色渐深,苏瑶握着怀表坐在床沿,任由雨声漫过窗台。她想起奶奶临终前那句没说完的话,想起父亲车祸前寄来的最后一封信,信封上沾着不明的污渍,邮戳同样来自沪城。而此刻,怀表的指针竟悄然转动起来,在静止十年后,重新发出清晰的“滴答”声,指向凌晨三点十七分。
某个沉睡的齿轮,在时光深处悄然咬合。苏瑶不知道,这块带着神秘符号的怀表,即将扯开缠绕三代人的血缘密码,而照片上那对含笑的年轻人,终将从泛黄的记忆里走来,带着二十年前的暴雨、未寄出的信,以及藏在“顾氏”二字背后的,三重人生的真相。
她将照片夹进奶奶的日记本,指尖划过“顾氏钟表行”的字迹。窗外,一株不知何时生长的爬山虎正攀着窗台向上蔓延,叶片在风雨中轻颤,像无数只小手,在叩击着某扇尘封己久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