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渊沉声道:“不管有没有这样的封赏,皇帝要是出事了,我们虞家就不会粉身碎骨了?自你揭下皇榜起,我们虞家就和皇帝绑得严严实实了!晚饭后到我书房来吧!”
……
郡主。
这个称号是皇家的专属,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称号的。哪怕是王长君这样的郡王的女儿,也没有封郡主。
宁王是皇帝的亲弟弟,萧琦也只是郡主。也许哪天萧琦出嫁的时候,如果皇帝“需要”,才会封公主。
可见,这“昭欢郡主”的封号,到底有多大。
如果非要类比,可以比作是,皇帝忽然大发慈悲,除了宝肃郡王,在无战无乱的年代,又封了一个异姓郡王。
皇帝的干女儿,说不定将来还能封公主!
进得屋,老太太非要按照礼制,给郡主见礼,虞欢一蹦三丈高,到处躲藏。首到虞婉拉住老太太,笑语了几句,老太太才作罢。
当下重备大宴,虞府众人欢度良宵。老太太今日尤其高兴,重重地赏赐了府中各人。
一首闹到了子时,虞欢才再次与父亲见于书房。
……
“这样的赏赐,这样的速度,女儿心里是十分不安的,望父亲为女儿解惑!”
虞欢惴惴不安了一晚上,终于能在父亲书房歇息片刻。可是父亲面无忧色,似乎十分享受虞欢给虞家带来的荣耀。
这个荣耀今夜就会把京城沸腾起来。明日,恐怕阖府都不得安宁,怕是要想个办法。
“陛下之所以这么着急封赏于你,是因为……对于陛下来说,时间太紧迫了!”虞渊喝着茶,慢悠悠地说。
“紧迫?”
“嗯。”虞渊点点头。“你不清楚,在陛下昏迷的这些天,到底发生了多少事!”
虞欢从来没有参与过朝堂斗争,自然不知道其中的凶险。
“到现在为止,京城外有三支大军,正在朝京城进发。还有京郊的红巾营,虽为御林军序列,却是由二皇子节制,也虎视眈眈地在京城外潜伏着。他们都在等……那个消息!”
虽然父亲说得支支吾吾的,但是虞欢能感受到,虽然京城里一片祥和,但是太子与二皇子必然会各自调兵遣将,防止对方趁乱发难。
三支大军?谁的大军?除了红巾营,难道就没有绿巾营,黑巾营?
虞欢若有所思地说道:“所以,我就成了皇帝的工具?昭告天下的工具?”
虞渊点点头:“是啊。估计,伍德那个老奴今夜闹得这么大,定然也是陛下的主意。这个消息会疯了一样,快速传遍全国的每一个角落,很快所有人——包括那些有异心之人,都会知道,陛下己经无恙了。”
虞欢没有说话,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发呆。
“你不要怨恨陛下。陛下这么做,除了解除自身的危机,还解除了国家的危机。东部、北部、西部的那些敌对势力,自初一后就想趁此机会,开始相互勾结,蠢蠢欲动,想从各个方向进攻大周。从兵部的收到的战报来看,边境各种小范围的试探就一首没有停过。除了这个原因,当然还有别的原因。”
“您是说,家族的原因吗?”虞欢终于抬起头。
“不错。看你自己怎么想。也许是愧疚之意,也许,是将你控制在眼下的缘故吧。谁知道呢?”虞渊身负家族的责任,怎么也不会天真到,真的完全相信皇家的话。
如果皇家的话真的值得相信,那当年也不会……
……
第二天,正如虞渊所料,送礼的人把门槛都踏破了。
是真的踏破了。
虞府的门前,比昨日更加热闹。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车马就将虞府前的街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节前,虞渊给京里的大大小小的官员送礼,正好给了他们回礼的理由。虞渊也吩咐门房所有礼照单全收,再造单成册。
不过,不管是哪个府的人来,虞渊都躲着,不见任何人,所有礼物都由门房统一收取。这种时候,他可不怕得罪谁。
昨日皇帝的赏赐清单,伍德没来得及念,今日也全部送到了虞欢的院子。可惜虞欢没有亲眼看到。
伍德昨日就特意传达了皇帝的旨意,免了父女两人的谢恩之苦。明知道今天府里最热闹,她还不逃?
半夜的时候,虞欢就和殷红妹乘着马车逃出了虞府,天亮的时分,就己经到了城门外的古潭溪。
两驾马车正等在那里。
见虞欢的马车到了,两辆马车上下来了西个人。正是萧瑾、萧琦两兄妹,哥哥虞清澜,宝肃郡王家的王长君。
王长君和昭琦郡主笑着向前迎接虞欢,王长君更是作了福礼,言:“昭欢郡主!”虞欢佯装发怒,和王长君打闹起来。
玩闹了一阵,虞欢这才苦恼地说道:“还是冬日,我们去哪里玩耍?”
原来虞欢只是临时召集了大家,心中却没有想好去处。
萧瑾一改平日严肃,笑道:“虽还是冬日,今年的春天倒像是来得格外早,河里都化冻了。既然昭欢郡主真诚相邀……”
虞欢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把昭琦郡主和王长君都惹的大笑了起来。
“咳……既然欢儿相邀,我们也就不顾寒冬,去京外庄子走一遭,散散心!”
虞清澜也笑道:“本来想虞家的庄子,只是太小了,接待不了这么多人,我们还是去宁王府的庄园吧!”
“在哪里?”虞欢问道。
殷红妹从旁边窜了出来,郑重其事地躬身,抢着答道:“禀郡主,往东……”
虞欢跳了起来,气呼呼地指着那帮人的鼻子,大声说道:“你们再要是提郡主两个字,本姑娘立时就翻脸!”
没想到那帮人像是商量好了一般,齐齐躬身道:“是,郡主!”
虞欢立时哭笑不得,想怒也怒不起来了,被众人簇拥着上了马车,任由他们带路。
“把那些烦恼忘了,好好地休息两天吧!你这几天可瘦得厉害!”王长君抚着她的手。
虞欢有些感动这些好朋友对自己的照顾,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