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历时三年的重大联合研究项目接近尾声,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进入最紧张的攻坚阶段。
许祯祯和文振卿几乎住在了实验室,昼夜颠倒。
又是一个深夜。实验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
巨大的屏幕散发着幽幽蓝光,映照着两张疲惫却专注的脸。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让许祯祯的肩颈僵硬酸痛,她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后颈。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旁边的文振卿捕捉到了。
他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站起身,很自然地走到她身后:“许老师,肩膀又酸了?我帮您按按?” 这几乎成了他们加班时的惯例,他的按摩手法在“实践”中己经相当不错。
然而这一次,许祯祯的反应却有些不同。她没有像往常那样,只是微微点头默许,或者简单说声“好”。
她停下了揉捏的手,身体没有动,却微微侧过头,抬起眼眸,看向站在身后的文振卿。
她的眼神在屏幕蓝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亮,带着一丝…探寻和某种难以言喻的意味。
“卿卿,”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点熬夜后的沙哑,却异常平稳,“下个月初,瑞士那个关于神经调控技术的前沿研讨会,邀请函发到我这里了。”
文振卿的手停在半空,有些不解地看着她。这个会议他知道,规格很高,邀请的都是顶尖学者。
他作为团队成员,自然也是共同作者,但通常是由许祯祯作为通讯作者和代表出席。
许祯祯的目光依旧锁定着他,继续说道:“这次,我想…我们一起去。” 她特意加重了“一起”两个字。
文振卿愣住了。一起?作为共同参会者?
这意味着在正式的学术场合,他们将以完全平等的身份并肩出现,而不仅仅是导师带着学生。
“论文的核心数据和创新点,大部分是你主导完成的。”
许祯祯的语气平静而笃定,像是在陈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你有足够的资格,也应该站在那个讲台上,接受属于你的认可。”
她顿了顿,眼神里带着鼓励和一种…近乎托付的郑重,“而且,我相信你。相信你能代表我们的团队,代表我们的成果。”
这不是商量,而是一个通知,一个决定。一个主动的、明确的邀约,邀请他正式地、平等地与她站上同一个国际顶尖的学术舞台。
文振卿的心跳骤然加速,一股巨大的热流瞬间涌遍全身,甚至冲淡了所有的疲惫。
他看着许祯祯那双清亮坦荡、充满信任的眼睛,喉咙有些发紧。他明白这个“一起”的分量有多重。
这不仅是对他能力的最高认可,更是她主动地、再一次地将他拉到了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位置上,模糊了那条传统师徒界限中最后的一点点“上下”之别。
“好!”他没有任何犹豫,声音带着激动和无比的坚定,“我们一起!”
许祯祯看着他眼中燃起的斗志和光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极其浅淡的笑意。
她重新转回头,面向屏幕:“那好,现在,先把这篇论文的讨论部分搞定。你主笔,我来把关。” 她再次主动地将最关键的部分交给了他。
文振卿深吸一口气,坐回自己的位置,指尖重新落在键盘上,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界限依然存在,但它不再是阻碍,而是他们共同开拓、并肩前行的起点。
许祯祯的主动,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在他心中激荡起久久不息的涟漪,那是信任的深度,也是伙伴承诺的重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