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霜姑娘莫急,以小姐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化险为夷。侯府戒备森严,怎么可能轻易进了贼人,我们先不要乱了阵脚,要替小姐守好院子才是。”
青霜抹了一把眼泪,“可是小姐再怎么说也是一介弱女子,怎么能抵抗得了贼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奴婢我也不活了。”
“一定又是夫人和二小姐干的!我找她们拼了!”青霜眼中带着恨意,说完便向门外冲去。
崔嬷嬷用尽全力才将青霜拉了回来,“青霜,你冷静点,无凭无据,你一个小小的奴婢怎么对抗夫人,要是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了,大小姐回来得多伤心!”
青霜愣了一下,坐在地上抽泣起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
“翊王殿下,对,翊王殿下,他一定可以救小姐的,我现在就去翊王府求翊王殿下救救小姐。”青霜说完头也不回地向院外跑去。
崔嬷嬷担忧地看着青霜离去的身影,而后又看向漆黑的夜空,“夫人,您在天之灵一定要保佑小姐平安无事,恶人能早日伏法。”
沈知颜经历了方才的尴尬后,缩到了离谢凌渊最远的角落,规规矩矩地坐着。
马车终于缓缓停下,追风掀开了帘子,“沈小姐,前面就是侯府了,要将您送到门口吗?”
“不必了,多谢追风大哥,我就在此处下车便可。”沈知颜说完就要起身下车。
谢凌渊看了一眼沈知颜,“你确定要这副模样下车吗?”随后拿起一旁的披风替她披上。
“多谢王爷。”沈知颜愣了一下,回过神才发现谢凌渊己经细心地替她系好了绑带。
她低头看了一眼披风底下的衣裳,自己现在如此狼狈,哪怕贞洁未失,往那侯府一站,也不会有人相信她是清白的,到时真就百口莫辩了。
沈知颜下了马车,听到侯府传出的声响,她抬步向大门口走去。下人远远看到沈知颜回来,连忙跑去禀告姜氏。
沈居安原本还在房中与翠儿你侬我侬时,下人匆匆来报打断了他的兴致。他还想着沈知颜好好的怎么会被贼人掳走,若是失了清白,这颗棋子也就废了。
正打算派人去找,结果又传来沈知颜回府的消息,沈居安带着翠儿,姜氏带着沈若晗,众人匆匆往门口赶去。
沈知颜才走进门,就被闻讯赶来的沈若晗拦住。“沈知颜,你怎么披着男人的披风,莫非你真是被贼人掳走了?”
沈若晗装作一副惊讶的样子,用手捂着嘴巴,“这深更半夜的,你一个弱女子被人掳走,定是无清白可言了。竟还披着男人的披风,我要是你,早就一头撞死在外头,省得回来给侯府丢脸。”
沈居安面色阴沉,心想着当初就不该对这孽女寄予厚望。
沈知颜静静地看着沈若晗拙劣的演技,“妹妹怎的就一口咬定我是被贼人掳走了,难不成那贼人是你安排的?”
姜氏面色冰冷走上前来,“堂堂侯府嫡长女,竟深夜披着来路不明的野男人披风回府。即便不是被贼人掳走,也己失了清白,实在有辱门风。你这不祥之人从出生起就没给侯府带来过半刻安宁,连你的父亲仕途都颇受流言影响。如今还要让你的父亲成为满朝文武的笑柄不成。”
沈知颜听到此处,面露讥讽地笑出了声。
姜氏见沈知颜如此无所畏惧,还能笑的来,怒意更深,“来人将大小姐关进柴房,明日一早送去万寿堂修行洗清罪孽。”
“母亲何必如此着急,你们如此你一言我一语的就这样把我罪名定了,一如当年妖邪克母之说,全凭你们的一面之词。”
翠儿一身姨娘打扮,怯生生地拉着沈居安的袖子,“侯爷,此等家事,还是进府再说吧,省得引人非议。”
姜氏瞪了翠儿一眼,怒骂道:“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你一个爬床的贱婢也敢在主母面前放肆!”
翠儿噙着泪水如同受惊的小兔,往沈居安身后缩了缩,她知道这一招对沈居安最为受用。
沈居安不悦的皱眉,“翠儿身为姨娘,担心大小姐,到了你嘴里怎么就变成放肆了。你若再如此针对翠儿,本侯便将你也贬回妾室,到时看看你俩到底谁更放肆。”
姜氏攥紧了手中的帕子,翠儿这贱婢也不知给侯爷灌了什么迷魂汤,竟让侯爷如此护着她。
她咬着牙,压下心中怒火不再说话,待她整治完沈知颜,还怕对付不了区区一个卑贱的奴婢不成。
见姜氏不再为难翠儿,沈居安才转而对沈知颜说,“你若未失清白,又为何披着男人的披风?”
沈知颜从容答道:“女儿的确是被贼人掳走的。”
沈居安眼中略过遗憾之色,还以为手中多了个筹码,原来是个不中用的。
他本想斥责,谁知沈知颜又缓缓说道:“那贼人刚将女儿掳出城外交给一个混混时,恰好遇上了翊王回城的马车。多亏了翊王殿下出手相救,女儿才幸免于难。如今混混也己伏法,掳我的贼人却不知所踪。那人身形瘦弱,一点不似练家子,不知是怎样闯进这戒备森严的侯府,还能准确地找到我那偏僻的小院将我掳走,只怕是府中内贼所为,还请父亲明查。”
沈若晗面露鄙夷:“你说翊王殿下救了你?真是天大的笑话,京城中谁人不知翊王殿下冷酷无情,不近女色。你要扯谎就编得真实一些,还敢痴心妄想攀扯翊王殿下,你也配?!”
沈居安也持怀疑态度,他面带威严点点头,“晗儿说的有理。”
侯府不远处的马车上,追风再一次佩服得五体投地,他冲旁边的追云说道:“这沈小姐真是冰雪聪明,如此巧妙地就摆脱了杀人嫌疑,还将罪名扣到王爷头上,啧啧啧……”
沈知颜也料到沈居安不会相信她的话,“翊王殿下的马车还未走远,至于母亲所说的女儿身上这件野男人的披风,乃是翊王所借,父亲若是不信大可上前,一问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