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我搞导弹不搞恋爱
重生后我搞导弹不搞恋爱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重生后我搞导弹不搞恋爱 > 第26章 假设

第26章 假设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后我搞导弹不搞恋爱
作者:
钱钱多多吖
本章字数:
4224
更新时间:
2025-07-01

苏晚找了个靠窗的角落位置。窗外是营区一角,能看到远处操场上模糊的绿色身影在奔跑,口号声隐隐约约传来。她放下背包,拿出笔记本和笔,小心翼翼地翻开,目光落在那些被她涂抹修改得面目全非的推演草稿上。

指尖划过那个大胆的翼面耦合模型。非线性气动力矩……耦合系数K……动态补偿……静稳定裕度的牺牲……一个个冰冷的名词如同精密齿轮,在她脑海中高速旋转、咬合、摩擦。刚才在教授面前的流畅自信,此刻被更深的审视取代。漏洞!巨大的漏洞!在飞控响应延迟的极端情况下,那个激进的耦合点极可能导致系统发散,瞬间失控!

冷汗悄然从额角渗出。她拿起笔,用力划掉几行过于理想化的假设,眉头紧锁。窗外操场上的口号声仿佛变成了某种干扰的噪音。她需要数据!大量的数据!风洞的,飞控响应的,材料极限的!这些,课本上没有,老教授也不可能凭空给她。

挫败感如同冰冷的藤蔓,悄然缠绕上来。体能不足是硬伤,知识储备的匮乏更是横亘在眼前的巨大鸿沟。报效祖国?掌握力量?此刻显得如此遥远。

“砰。”

一声轻微的闷响在对面响起。

苏晚猛地从推演中惊醒,下意识地抬头。

一本厚重得如同砖头、封面印着《高等空气动力学》的书,被一只骨节分明、带着训练痕迹的手,轻轻放在她面前的桌面上。书页边缘磨损严重,显然被翻阅过无数次。

顺着那只手向上看去。

是赵雅。

她不知何时己经坐在了对面,动作无声无息。她身上还带着操场上的尘土气息,汗水浸湿的短发紧贴着头皮,古铜色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有那双沉静如深潭的眼睛,平静地注视着苏晚。

“这本书,”赵雅的声音不高,像图书馆里最普通的翻页声,“第287页,非定常流分离涡对操纵面效率的影响。第412页,耦合振荡的主动抑制策略。可能……对你有用。”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天气,没有任何邀功或施舍的意味。

苏晚的目光落在厚重的书封上,又缓缓移向赵雅沉静的眼眸。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瞬间攫住了她。惊讶?困惑?一丝极其微弱的、几乎被忽略的暖意?

为什么?

体能训练时无声的引领,单杠下冰冷的指令,此刻又送来这本精准指向她技术痛点的书?

赵雅……她到底想做什么?

“谢……”苏晚喉咙有些发紧,刚吐出一个字。

“不必。”赵雅打断了她,目光己经移开,落在她自己摊开的一本《机械原理与设计》上,笔尖在纸上流畅地勾画着复杂的齿轮结构图,动作专注而沉稳。“解决问题,需要工具。”她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

图书馆的寂静重新包裹下来。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在两人之间流淌。苏晚看着对面那个沉静得如同磐石的身影,看着她在复杂图纸上留下的精准线条。那份专注,那种对冰冷机械结构了然于胸的掌控感,与她自己在空气动力学符号中的挣扎,形成一种奇异的、无声的共鸣。

不是怜悯。不是同情。

是一种……在各自领域里,对力量本身同样执着的……同行者?

苏晚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心绪。指尖拂过那本《高等空气动力学》粗糙的封面。她不再犹豫,翻开书页,沉入那片更加艰深、却也更加冰冷的符号海洋。晦涩的公式,复杂的模型,如同陡峭的悬崖。但这一次,她的眼神更加锐利,带着一种找到了攀援点的、冰冷的笃定。

时间在书页的翻动和笔尖的沙沙声中无声流逝。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布满岁月痕迹的木地板上。

夜色深沉。营区陷入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哨兵巡逻时沉重的脚步声偶尔打破沉寂。

宿舍里一片漆黑。苏晚躺在硬邦邦的上铺,身体残留的酸痛在寂静中格外清晰。她睁着眼睛,望着头顶模糊的天花板。老教授激赏的目光,赵雅沉静递书的画面,笔记本上那尚未完成的、充满漏洞的模型,还有林清欢那封被山石碾碎的信件残骸……无数碎片在脑海中无序地碰撞、旋转。

力量……

知识……

还有……那来自过去的、阴魂不散的恶意。

她需要一份报告。一份能证明自己思路价值、争取更多资源和支持的报告。一份……足以堵住所有质疑、砸碎所有轻视的投名状!

一个念头,在黑暗中悄然成型,冰冷而清晰。

她悄无声息地坐起身,摸索着打开床头柜上的小台灯。昏黄的光晕瞬间驱散了床铺周围的黑暗,将她苍白的脸和专注的眼神映照得如同雕塑。她拿出那份被翻得卷边的笔记本,翻到空白页。

笔尖悬停。

然后,落下。

【关于提升XX型导弹末端机动性的气动布局优化构想(初步)】

标题力透纸背,带着一种冰冷的锋芒。

她不再纠结于细节的完美。而是将整个构想的核心逻辑、关键突破点(翼面非线性耦合)、可能带来的巨大收益(末端突防能力倍增)以及无法回避的巨大风险(系统稳定性挑战、飞控响应极限),如同解剖般,清晰、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残酷的客观,一一罗列出来。

“……核心在于利用特定攻角下产生的非线性涡升力,通过激进的翼面联动机制进行捕获和定向释放,从而在极短时间内产生远超常规气动舵面的滚转控制力矩……”

“……其收益是颠覆性的,但风险同样致命。对飞控系统的响应速度、精度、鲁棒性提出地狱级要求。对结构材料的瞬时载荷耐受极限亦是巨大挑战……”

“……建议:优先进行缩比风洞试验,重点验证耦合点涡流特性及力矩生成效率;同步启动极限状态下的飞控算法仿真……”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