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天行道锄奸佞:重生宋江靖乾坤
替天行道锄奸佞:重生宋江靖乾坤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替天行道锄奸佞:重生宋江靖乾坤 > 第26章 活字开版文心传 火器扬威战势雄

第26章 活字开版文心传 火器扬威战势雄

加入书架
书名:
替天行道锄奸佞:重生宋江靖乾坤
作者:
红楼笑笑生
本章字数:
6280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且说吴用以霹雳弹、神火飞鸦大破连环马。

收降呼延灼后,梁山威名如惊雷响彻西方。

慕名投奔的好汉和百姓踏破山寨门槛。

忠义堂前整日人来人往,校场上新兵操练之声震天。

吴用效仿青州治军策略,一面广招兵马扩充实力。

一面号令众军士垦荒辟田,大兴水利工程。

农闲时则演武练兵,梁山上下一派兴旺。

寨中粮仓渐满,兵甲愈精,声势愈发浩大。

却说青州地界,御仁堂穆婉清按照宋江的要求。

很快召集起十余名精通岐黄之术的医馆大夫。

留下两名坐堂大夫,其余分到各营房军帐之中。

另外还召集一批药工,忙时打杂闲暇则上山采药。

这些大夫擅长开方问诊,药工则熟稔抓药炮制。

更有她的贴身丫鬟穆玉蓉精通包扎换药。

穆婉清将府衙一侧的厢房改造成医馆。

前堂问诊抓药,后屋煎药护理;立下看诊、取药章程。

抽出时间为青州百姓问诊看病,只收取药材成本费用。

待诸事安排妥当,她便常到宋江处帮忙誊写文书。

一来二去,成了宋江身边不可或缺的帮手 。

青州府衙大堂内,残阳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上投下斑驳光影。

宋江捏着冷硬的炊饼,咬了两口便没了滋味,随手搁在案边。

案头堆积的竹简文书几乎将他整个人淹没。

活字印刷工坊的物料清单,新修驿道的路线图。

分田到户的户籍册,还有火器改良的草图杂错。

他伸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窗外摇曳的旌旗上。

自收复青州治下六县,诸事如乱麻般缠绕:

活字印刷虽有进展,可工匠不足、油墨调配不稳。

新开辟的通信驿站,时常因马匹不足延误军情。

分田时又有豪强大户暗中阻挠,百姓间争端不断……

更别说还要筹备莱州的战事,件件都像巨石压在心头。

“这般下去,纵有三头六臂也难周全。”

宋江喃喃自语,看来需得有个得力的班底辅佐。

各司其职,才能让梁山的根基扎得更稳。

只是该如何划分权责,又该让哪些兄弟担此重任?

正思索间,一双纤手灵雀般掠过,取走了那半块炊饼。

穆婉清身着月白襦裙,发间木兰花沾着水珠。

似笑非笑说道:"公子这般糟蹋粮食,不怕百姓说你假仁假义?"

宋江慌忙起身,不料动作太急,碰到了桌上突火铳的图纸。

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来,倒像是朵墨梅。

"穆姑娘的嘴巴越发厉害了。” 他连忙弯腰捡拾。

“不过这活字印刷的事情,还得仰仗姑娘多费心。"

青州府城的雕版作坊内,木屑如细雪纷飞。

二十余工匠围在长案前,手中刻刀悬在半空迟迟未落。

“宋统领!咱们雕版向来是整块木板刻字,现在要把字分开刻!”

为首的老匠人将活字模型重重拍在案上。

“印完一页又得重新拼比,工序繁琐,这不是事倍功半吗?”

“刘师傅莫急,这字模虽单独雕刻,却能反复使用。”

宋江急步上前,广袖扫过案上散落的胶泥活字。

指尖拈起一枚刻着“梁”字的反体活字。

“雕版若有错字,整块板子都得重刻,可活字只需替换单字。”

他取来空白宣纸铺展,示意学徒将“替天行道”西字按序排列。

“待刷墨覆纸,一印便是一张。若是要印百张千张,不比雕版快上数倍?”

“可这字模小如雀卵,刻起来多费眼!”有年轻工匠挠着头嘟囔。

“所以才需分两步。”一旁的穆婉清取过特制的木格解释:

先由刻字师傅雕出常用字模,再依《广韵》分类收纳。

排版时像搭积木般取出拼合,比在整块木板上布局容易得多。

若说难处,倒是油墨调配最费心思——普通墨汁易晕染。

我试过桐油、松烟和胶粉调配,印出的字迹倒是清晰,只是气味呛人。

“气味算得什么!姑娘这法子,倒像把字变成了会跳的雀儿!”

老匠人突然凑近细看活字,浑浊的眼珠里泛起亮光。

“不过胶泥烧制火候得仔细拿捏,稍不留神就会开裂。”

作坊里顿时响起恍然大悟的议论声,穆婉清见众人都围拢过来。

“不若先试印医书?医理错不得分毫!

她从袖中取出一本《伤寒杂病论》医书。

“活字替换修改倒比雕版更稳妥。”

她望向宋清,眼中闪烁着一丝期待。

“还需招募些眼力好的匠人,专事刻小字……”

“即刻发榜!此事若真能成!”

宋讲一拍案几,震得活字微微跳动。

“梁山的告示文书就能传遍天下!”

分田那日,青州校场被挤得水泄不通。

王老汉拄着拐杖颤巍巍上前。

浑浊的眼睛盯着红布包裹的地契。

声音发颤:"大...大人,这田真能传给孙儿?"

"老伯放心!"宋江稳稳扶住老人。

"若有人敢抢您的地,定不轻饶!"

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孩童们追着士卒推来的改良龙骨水车奔跑。

溅起的水花沾湿了穆婉清的衣裙。

她望着宋江被晒得发黑的侧脸。

突然觉得那些流传的"及时雨"传闻,远不及眼前之人真实。

铁匠铺内,王铁匠的胡子上沾满铁屑,对着竹筒突铳唉声叹气:

"宋头领,这竹筒再怎么加固,多打几次也炸膛啊!"

"试试这个,这是我让人去药店买的白矾。"

宋江掏出个牛皮纸包,倒出一些银白色粉末。

"混在桐油里刷竹筒,保准比铁甲还硬!"

试验那日,宋江和花荣等众人躲在土坡后。

当改良后的突铳喷出火舌,百步外的木牌应声碎裂时。

王铁匠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活神仙啊!这要是批量造出来..."

另一边,花荣在青州的花鸟市场里穿梭。

目光不停地在各个摊位上仔细搜寻。

"老人家,这信鸽如何才能记住飞行路线?”

他拉住一位卖鸽子的老者,仔细询问。

“又该怎么喂养,才能让它们飞得又快又远?"

"客官,这信鸽啊,多补充豆类才能增强体力。”

老者捻着胡须,慢悠悠地说道。

“由近及远慢慢训练并投食奖励,鸽子会飞得又快又远。。"

花荣一边认真听着,一边牢牢记在心里。

经过一番挑选,他买下了几十只健壮的信鸽。

回到鸽舍,他蹲在那里,对着鸽子们嘀嘀咕咕:

"你们这些小东西,可得记清楚路线,莫要偷懒!"

一只灰鸽子歪着头,突然扑棱棱飞到刚赶来的穆婉清肩头。

尾羽扫过她泛红的脸颊。"花将军莫要吓着它。"

她轻轻抚摸鸽羽,"宋公子不是说,要用不同颜色脚环区分消息? "

"燕顺兄弟,以前你曾经到辽国贩卖马匹。”

此时,宋江正和燕顺商议到辽国购买军马。

“此去若是能购得良马,我军通讯和战力必能大增!"

燕顺连忙抱拳施礼:“愿遵哥哥差遣!”

宋江思索片刻,沉声吩咐道:

燕顺兄弟,此番前往辽国,多带几个弟兄小心行事。

多带些金银,不仅要买马,还要尽可能多购置些粮食。

每匹马驮两袋粮食,500匹马,便是1000袋粮食!

燕顺抱拳说道:"哥哥放心,燕顺定不辱使命!"

夜深了,青州城渐入梦乡。

慕容旧宅的书房里依旧亮着灯火。

穆婉清还在油灯下校勘文书。

门"吱呀"一声开了,宋江端着碗热粥走了进来:

"当心熬坏了眼睛,明日还要教孩子们识字呢。"

"知道公子心疼小女子。"她接过粥碗。

"不过这'均贫富,兴水利'的道理,写成白话反倒难。"

宋江凑过去,两人的影子在墙上重叠:

"不如写成顺口溜?就像'铁犁翻,水渠通,家家户户大丰收'!"

穆婉清噗嗤笑出声,粥差点洒出来:

"公子这文采,不去书院说书可惜了。"

窗外传来更夫打更声,宋江突然正色:

"等天下太平了,真想建座书院,让穆姑娘当先生。"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宋江握紧腰间短铳,却见穆婉清己将文书收好:

"去忙吧,这里有我。"两人对视一眼。

无需多言,各自奔向自己的岗位。

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照着城头"替天行道"大旗。

宋江站在府衙前,望着青州万家灯火。

忽然觉得,这乱世里最珍贵的东西。

或许不是改良的火器、精妙的活字。

而是黑暗中,那个与他并肩执灯的身影。

还有那些为了百姓、为了大义。

甘愿在烽火中浴血奔波的兄弟 。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