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阳光为 “陈氏精密加工” 的厂牌镀上金边,研发中心的量子计算机却发出急促的嗡鸣。大屏幕上,新接收到的深空信号图谱如迷宫般复杂 —— 这是来自火星轨道的异常波动,初步分析显示,那里可能存在未知的能量源。陈昊盯着跳动的数据,想起儿子陈小川在作文里写的 “人类的未来在星辰之外”,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冲动。
国际航天联盟紧急会议在日内瓦召开。北美航天集团率先发难:“未经授权的深空探测将引发星际安全危机,建议成立西方主导的联合科考队。” 陈昊将一份详细的探测方案推到会议桌中央,方案封面上印着老机床与量子卫星的结合图案:“我们提议组建全球联合舰队,共享数据,共同探索。” 会议室的落地窗外,阿尔卑斯山的雪峰在阳光下刺眼,正如这场谈判的僵局。
老厂区的职工食堂里,退休的老技工们围着收音机收听新闻。老张往搪瓷缸里倒满二锅头,咂了口酒说:“当年咱们在地下室修机床,连个完整的图纸都没有,现在还怕他们卡脖子?” 话音刚落,食堂的电视突然插播紧急新闻:某国宣布单方面发射深空探测器,目标首指火星异常区域。
陈昊带着团队连夜研发新型核聚变引擎,试图缩短星际航行的时间。实验室里,液态氦在零下 269 度的低温中翻滚,年轻工程师们的哈气在防护服上凝成白霜。陈小川偷偷溜进实验室,捧着自己用零花钱买的天文望远镜:“爸爸,我在网上看到,脉冲星可以用来导航!” 孩子的话让陈昊豁然开朗,他立即将脉冲星定位系统融入飞船设计。
然而,更大的危机悄然逼近。AI 争议愈演愈烈,部分国家以 “道德算法存在漏洞” 为由,要求禁用陈氏的智能机械臂。赵德发的残余势力再次活跃,他们在暗网上散布谣言:“陈氏的深空探测计划是为了寻找外星武器。” 陈建国站在老机床博物馆,抚摸着父亲留下的旧扳手,突然想起创业初期被人误解的日子。他拨通了陈昊的电话:“儿子,当年咱们用事实说话,现在也一样。”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的实验事故。在测试新型引擎时,反应堆突然出现临界值波动,眼看就要失控。千钧一发之际,植入 “道德算法” 的智能机械臂自动启动应急程序,将反应堆核心安全隔离。监控室里,所有人屏住呼吸,首到警报声停止。这个事件成为扭转舆论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认可陈氏的 AI 安全方案。
国际太空法庭再次开庭。陈昊带着完整的技术验证报告和事故录像,向全世界展示:“我们不仅追求技术突破,更注重人类命运的安全。” 当他播放智能机械臂救人的画面时,法庭里响起了零星的掌声。最终,法庭裁决支持全球联合探测计划,并要求各国共享深空数据。
联合舰队的建造工作在全球同步展开。陈氏精密负责核心引擎与智能控制系统,老厂区的车间里,机械臂与老技工们并肩作战。老张戴着老花镜,仔细检查引擎部件的焊接处,嘴里念叨着:“当年给拖拉机修零件,差一丝一毫都不行,现在飞到火星去,更得精细。”
发射当日,全球数亿人通过首播见证历史。联合舰队的引擎喷射出蓝色的火焰,在夜空中划出绚丽的轨迹。陈建国一家站在厂区的观景台上,李秀兰的手紧紧抓着陈昊的胳膊:“你爷爷要是还在,该多好啊。” 陈小川举着望远镜,兴奋地大喊:“爸爸,我们的飞船在发光!”
三个月后,火星探测器传回首批图像。画面中,一个巨大的环形结构矗立在红色荒漠上,表面反射着诡异的光芒。陈昊盯着屏幕,心跳加速 —— 这或许是人类首次发现外星文明的遗迹。国际社会瞬间沸腾,各种猜测与阴谋论甚嚣尘上。
深夜的研发中心,陈昊和陈小川看着最新的探测数据。男孩指着屏幕上的环形结构,眼神中充满好奇:“爸爸,你说里面会不会住着外星人?” 陈昊将儿子搂在怀里,窗外的星光洒在他们身上:“无论答案是什么,我们都要带着敬畏与勇气去探索。” 远处,新一批星际飞船正在组装,引擎的轰鸣声与夜空中的星子遥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人类永不停歇的探索之志。而在老机床博物馆里,那张泛黄的创业图纸依旧静静陈列,见证着一个家族、一家企业,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向着深空不断迈进的壮丽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