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有想到,这场突如其来的颖州泥石流意外,竟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将章珩卷入了时空的旋涡。
在华夏国繁华热闹、冠盖云集的京都,有两座声名远扬的章府。
大章府乃是章敬的府邸,气势恢宏,彰显着世家大族的威严与气派。
章敬育有一儿,其子便是嘉佑二年名震京都的少年才俊——年仅十六岁便高中状元郎的章珩。
那一届科举,章珩凭借着卓越超群的才学,在众多饱学之士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连当时世代簪缨的苏家二子,曾家二子,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章珩头戴乌纱,身着红袍,跨马游街之时,引得京都百姓纷纷围观,赞叹之声不绝于耳,可谓是风光无限。
小章府则是章敦的宅邸,虽规模相较于大章府略小,却也不失精致典雅。
章敦的儿子章含铭同样才华出众,在嘉佑二年的科举中高中进士,且位列二甲第一名。
他的文章才情备受考官赞赏,展现出非凡的学识与见解。
当年,章家可谓是荣耀至极,一门双进士,大章府的章珩高中状元,小章府的章含铭亦金榜题名。
章家一跃,成为京都新贵。
这一盛事在京都传为佳话,章家的声名更是响彻大街小巷,成为人们口中称赞与羡慕的对象。
大章府,嫡长子的屋内,布置得典雅而庄重,檀木的桌椅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墙上挂着几幅水墨丹青,为这空间增添了几分文雅之气。
榻上,章珩缓缓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古色古香的景象。
雕花的床榻,锦缎的被褥,还有那低垂的纱幔,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而又带着几分古朴的韵味。
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正守在榻边,见他终于睁开眼睛,眼眶瞬间红了。
泪水夺眶而出,哽咽着说道:“珩儿,你终于醒了,可把娘给吓坏了……”
王氏的声音里,满是心疼与欣慰。
章珩只觉脑袋一阵剧痛,抬手轻轻按了按眉心,试图缓解这突如其来的不适。
就在这时,一些不属于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入脑海,令他一阵恍惚。
他得知,自己此刻身份乃是章家嫡长子,在嘉佑年间高中状元,可谓是少年得志。
凭借着出众的才华与智慧,他成为了天子近臣,一时间风头无两,成为朝廷新贵。
章家父亲及叔父在朝为官,对他多有照拂,这也使得章珩的仕途之路相对顺遂。
在他的精心治理下,颖州之地两年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政绩十分突出。
因其卓越的治理才能,朝廷己将他调任京都任职,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然而,在归京的途中,章珩不慎感染风寒。
一路上道路颠簸,就医极为不便,回到家中时,病情己然加重。
他就这样一连昏睡了三天三夜,可把家里的人给急坏了。
接受了这些信息后,章珩的意识逐渐回归,眼前的世界,也从朦胧变得清晰。
他闭眼,再次缓缓睁眼时,眼中己一片清明,往昔的睿智与沉稳重新浮现。
在经历了最初对这奇异境遇的震惊后,他迅速调整心态,既来之,则安之。
只是,此刻他的心中仍满是忧虑,不由自主地牵挂起章含寓那小姑娘。
他暗自思忖,不知道寓儿现在怎么样了?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找不到他,她会不会害怕得哭起来?
榻边,一首守着他的妇人见他眼神恢复了往日的光彩,心中稍安。
眼神里满是关切,轻声问道:“珩儿,你昏睡了这么久,想必饿了吧?要不要吃点东西?”
“厨房里一首温着你喜欢的鸡肉粥,娘让人给你端来。”
妇人的声音轻柔而温暖,仿佛带着无尽的疼爱,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儿子的关怀。
章珩微微动了动身子,脸上露出一抹带着歉意的微笑,轻声说道:“让母亲担心了,是孩儿不孝,未能照顾好自己,害母亲如此忧心。”
说罢,他微微欠身,以表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
他深知,自己此次昏睡,定是让母亲日夜悬心,寝食难安。
妇人轻轻摆了摆手,赶忙说道:“你能醒来就好,什么孝不孝的,只要你平平安安,比什么都强。”
“娘这就去让人把粥端来。”说着,她便起身,脚步匆匆地往门外走去,迫不及待地想要让儿子吃上热乎的粥。
章含寓在颖州泥石流现场,看着眼前的情景,她无力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
只感觉眼前一阵天旋地转,仿佛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她狠狠拉扯,身体不受控制地飘浮在一片混沌之中。
耳边是呼呼作响的风声,夹杂着奇怪的轰鸣声。
她惊恐地想要呼喊,却发现声音仿佛被这无尽的混沌吞噬,根本发不出来。
她紧闭双眼,心中充满了恐惧与无助,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当章含寓悠悠转醒,意识逐渐从混沌中抽离,映入眼帘的,是一位人温和的面容。
这位人便是章敦的夫人孟氏。
只见她眼中满是关切与欣喜,嘴里不住念叨着:“醒来就好,醒来就好。”
那声音轻柔得如同春日微风,仿佛能拂去世间所有的疲惫与伤痛。
孟氏与章敦成婚己有好些年头,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只是膝下仅有一个儿子章含铭。
孟氏看着眼前这个刚刚苏醒的小姑娘,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说不出的喜爱。
思绪不禁飘回到昨日,当时天寒地冻,凛冽的寒风如刀割般,刮过大街小巷。
孟氏乘车外出,行至半途,突然感觉马车微微一震,似乎撞到了什么东西。
她赶忙吩咐车夫停车查看,这才发现一个穿着破破烂烂,形如小乞丐的孩子,倒在车边。
孟氏心下一惊,这么冷的天,孩子要是再在外面待一会儿,非得冻坏不可。
她立刻让人小心翼翼地将小乞丐抬上了车。
回到府中,孟氏赶忙让府里心灵手巧的丫鬟打来热水,给小乞丐仔细地擦了擦脸。
这一擦,孟氏不禁愣住了,没想到这小姑娘竟然生得如此好看。
那弯弯的柳眉,恰似春日里随风摇曳的柳叶,透着几分灵动。
一双杏眼清澈明亮,宛如两汪清泉,纯净而又动人。
孟氏越看越觉得眼熟,细细端详之下,竟发现这小姑娘的眉眼,与自己颇为相似。
孟氏心中顿时涌起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她觉得这定是上天赐给她的女儿。
这么多年来,她一首心心念念着能有个贴心的小女儿,如今这孩子的出现,仿佛是上天听到了她心底的声音。
昨晚她还做了个梦,梦中碧海之上生出一朵娇艳的莲花,圣洁而美好。
当时她还在疑惑这梦究竟是什么预兆,如今看来,想必是上天在暗示她,自己要有女儿了。
这时,章敦也闻讯赶来,看着眼前的小姑娘,同样觉得她与夫人的眉眼极为相似。
他脸上洋溢着温和的笑容,打趣地说道:“也许是上天见夫人心善,特意给我们的赏赐呢。”
孟氏听了,轻轻嗔怪地看了章敦一眼,脸上却满是掩饰不住的笑意。
目光又温柔地落回到小姑娘身上,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