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群臣沉浸在国库丰盈的喜悦中时,太子朱标稳步出列,朗声道:
“父皇,儿臣有本启奏!事关宗藩大计!”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
朱元璋也收敛笑容,正色道:“讲!”
“父皇分封诸弟,以藩屏皇室,拱卫边疆,此乃深谋远虑。
然,儿臣观史册,汉有七国之乱,晋有八王之祸,皆因藩王裂土拥兵,尾大不掉!
此乃取乱之道!”
他顿了顿,继续道:
“儿臣以为,藩王之害,首在裂土!
疆域私属,易生割据之心!
次在拥兵!
甲兵在手,难免骄纵之念!
三在岁禄田亩!
宗室繁衍,坐食厚禄,不事生产,终成朝廷巨负,拖垮国力,苦累黎民!”
“标儿!”
朱元璋眉头微皱,语气带着一丝不悦,
“你待如何?难道让朕的儿子们,都去做那无权无势的富家翁?”
“父皇息怒!”
朱标从容应对,“儿臣非是要削夺弟弟们富贵尊荣,
而是要变‘裂土分封’为‘共享红利,各展所长’!”
他展开手中早己备好的章程:
“其一,设‘大明皇家商会’!
凡盐、铁、茶、糖、煤、军械、火药等国脉之利,及未来‘科学院’所出奇珍新物,皆由商会专营!
所得巨额利润,按亲王、郡王、镇国将军等爵位高低,由宗人府统一造册,按月或按季分发‘宗室红利’!
此乃保底之资,确保每位宗室成员,皆可安享富贵,衣食无忧!”
“其二,废实土封国!
亲王就藩之地,仅为驻跸之所,无治民理政之权!
地方政务,仍由朝廷委派流官治理!
藩王护卫,亦由朝廷核定员额,受兵部及五军都督府双重节制!”
“其三,扬其所长!
诸弟若有志于商贾经营、工器营造、海外开拓,乃至领军征战,皆可入‘皇家商会’或朝廷相关衙门任职!
凭本事建功立业,所获收益,远超红利!
若无大志,亦可安居京师或指定富庶之地,吟诗作画,钻研所好,享清闲富贵!”
“父皇!此制,可保我大明宗室富贵绵长,而无裂土拥兵之祸!
可让诸弟各展其才,而非困守一隅!
更能为朝廷节省巨万钱粮,用于强兵富民!
实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策!恳请父皇圣裁!”
殿内一片寂静。
朱樉、朱棡等藩王面面相觑,
朱樉眼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不用去西安对着公文发愁了),
朱棡则若有所思(可以去工部研究营造了?)。
朱棣更是眼睛发亮(可以名正言顺带兵了!)。
朱元璋沉默良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
他想起了汉景帝时的烽烟,
想起了司马家的兄弟阋墙……更想起了朱标描绘的那个“共享红利,各展所长”的未来图景。
终于,他猛地站起身,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带着一锤定音的决断:
“好!太子此议,老成谋国!深得朕心!”
“传旨!即日起,行‘封王不分地’之制!
诸王岁禄、护卫规制,依太子所奏章程办理!”
“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诸王爵位照封!
然,无裂土之权!
就藩之地,仅为驻跸!
具体职司,待‘皇家商会’及朝廷相关职缺议定后,另行委派!”
“此制,定为祖训!后世子孙,永世遵循!”
“父皇圣明!”
朱标深深一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儿臣等领旨!谢父皇恩典!”
朱樉、朱棡、朱棣等诸王也齐声应诺。
就在众人消化这惊天变革时,张宇初领着五皇子朱橚和李祺出列了。
三人组合一出,殿内气氛顿时轻松不少,
连朱元璋眼中都带上了笑意——这仨凑一块,准没“正形”,但必有惊喜。
“陛下,”
张宇初稽首,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无奈和自豪,
“贫道携五皇子杏林、韩国公世子李祺,有本启奏。
事关……肉食丰盈之法。”
“哦?肉食?”
朱元璋来了兴趣,“可是那‘煽彘’之法有了结果?”
他可是听说这仨在紫金山折腾猪的事。
“正是!”
朱橚抢着回答,小脸兴奋得通红,
“父皇!儿臣与祺哥、师父潜心研究,己得确证!
煽过之彘,与未煽之彘,实乃天壤之别!”
他拿出两份对比鲜明的记录:
增重速度: “同样喂养西个月,煽彘平均增重一百二十斤!
未煽彘仅增重八十斤!
煽彘胜出五成!”
肉质口感: “煽彘性情温顺,少动多睡,脂肪沉积均匀,肉质细嫩多汁,腥臊之气大减!
未煽彘肉质粗糙,腥臊味重,且常有‘膻味’!”
饲养成本: “煽彘温顺不斗,省却看管争斗之损耗,且食量虽略增,但消耗饲料与增重之比远优于未煽彘!
更省心,更划算!”
性情管理: “煽彘温顺如绵羊,圈养即可。
未煽彘暴躁好斗,常需分栏,甚至需专人持棍看管,费时费力!”
朱橚最后总结,声音清脆:“父皇!煽彘,实乃肉食之上选!此法若推广,我大明百姓之肉食,必将大增!”
李祺适时补充:“皇伯伯,杏林师弟说得对!
而且,这煽彘的手艺,正好用来练习‘缝合之术’!
一举两得!
臣建议,可由皇家商会牵头,或鼓励民间富商巨贾,投资兴建大型‘养殖场’,专养煽彘!
规模化饲养,统一管理,成本更低!
产出的肉食,既可供应达官贵人,更可优先保障边军将士!
让将士们顿顿有肉,身强体壮,杀敌报国!”
“顿顿有肉?”
“好!此议大善!
标儿,记下!
纳入‘皇家商会’首批产业!
工部、户部,给朕拟个章程出来!
煽彘,好!真好!”
殿内不少武将听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仿佛己经闻到了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