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的谎言
终极的谎言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终极的谎言 > 第4章 火塘边的谚语

第4章 火塘边的谚语

加入书架
书名:
终极的谎言
作者:
冷漠之柔
本章字数:
5174
更新时间:
2025-06-25

第西章:火塘边的谚语

侗寨的夜晚来得早,尤其是在盛夏。太阳刚一落山,暮色就像一块巨大的黑布,迅速笼罩了整个山寨。吊脚楼的窗户里陆续透出昏黄的灯光,与天上的星星遥相呼应。偶尔有几声狗吠,打破夜的寂静,随即又被无边的黑暗吞噬。

陈林家的火塘,是夜晚最温暖的地方。几块大青石砌成的火塘里,松柴烧得正旺,“噼啪”作响,火星子时不时溅出来,落在青石板上,瞬间又熄灭了。祖母坐在火塘边,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串着几个刚从地里摘回来的玉米,正在火上烘烤。玉米的香气混合着松木的烟气,在低矮的木屋里弥漫开来,让人感到一种踏实的温暖。

祖父坐在祖母对面,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锅里的火星明灭不定。陈林依偎在祖母身边,看着跳动的火苗,听着玉米在火上发出的“滋滋”声,心里感到无比安宁。

“祖母,”陈林忽然开口,“今天下午在瓜田,我让王强给刘大爷道歉赔偿,他们都说我太较真了,说‘差不多就行’。祖父说,那是懒人跟坏人的道理,可是为什么他们都那么说呢?”

白天在田埂上的困惑,一首萦绕在陈林的心头,此刻在温暖的火塘边,他终于忍不住问了出来。

祖母一边转动着竹竿上的玉米,一边慢悠悠地说:“林崽啊,你祖父说得对,‘差不多就行’,确实不是什么好道理。可是这世上的人啊,形形色色,有的人心眼实,有的人心眼活,有的人为了省事,就喜欢‘差不多就行’。”

祖母的声音很温和,像坪坦河的水,缓缓流淌。她把烤得金黄的玉米从竹竿上取下来,吹了吹,递给陈林,说:“先吃着,祖母跟你说些老话。”

陈林接过玉米,滚烫的温度从指尖传来,他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香甜的味道在嘴里弥漫开来。他一边吃着玉米,一边认真地听祖母说话。

祖母看着火塘里跳动的火苗,眼神里透着一种历经岁月的沧桑和智慧。她缓缓地说:“林崽,你记住了,‘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是祖母的祖母传下来的,传到我这里,又要传给你。”

“人在做,天在看?”陈林重复了一遍,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是啊,”祖母点点头,“意思就是说,你做的每一件事,老天爷都在看着呢。你做了好事,老天爷会记着,会保佑你;你做了坏事,老天爷也会记着,早晚会报应的。”

陈林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抬头看了看屋顶的木梁,又看了看窗外漆黑的夜空,想象着“老天爷”的样子。

“那……王强偷东西,老天爷也看到了吗?”陈林问。

“当然看到了,”祖母肯定地说,“他今天偷了刘大爷的西瓜,以为没人知道,可是‘天’知道啊。以后他要是再这么下去,迟早会吃亏的。”

“可是……他今天不就道歉赔偿了吗?”陈林还是有些困惑,“而且刘大爷也说‘差不多就行’了。”

祖母叹了口气,说:“傻崽,道歉赔偿是应该的,但这跟‘天在看’不矛盾。刘大爷是心软,觉得他是个孩子,才放过他。可是‘天’不会放过他的。你看那些一辈子偷鸡摸狗的人,最后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不是摔了跟头,就是遭了报应,这就是‘天’在收呢。”

祖父在一旁听着,也点点头,补充道:“你祖母说得对。‘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这句话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你做好事,不一定马上就有好报,但迟早会有的;你做坏事,也不一定马上就有报应,但也迟早会来的。”

“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陈林又重复了一遍,这两句谚语像两颗沉甸甸的种子,落在他的心里。

他想起寨子里的一些人和事。比如村东头的李老五,年轻的时候好吃懒做,经常偷别人家的东西,后来有一次去偷人家的耕牛,被抓住打断了一条腿,现在年纪大了,只能靠别人接济过日子;还有村西头的张婆婆,一辈子行善积德,虽然家境贫寒,但几个儿子都很有出息,考上了大学,在城里安了家,经常回来看她,让她安享晚年。

这些人和事,以前陈林只是看在眼里,并没有多想,但现在听了祖父祖母的话,他忽然明白了,这就是“善恶有报”啊。

“祖父,祖母,”陈林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那是不是只要我一首做好事,就会有好报?”

祖父和祖母对视了一眼,都笑了。祖母摸了摸陈林的头,说:“傻崽,做好事不是为了图回报,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天’。你看这火塘里的火,你给它添柴,它就会给你温暖,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做好事,心里就会踏实,就会高兴,这就是最好的回报啊。”

祖父也说:“是啊,林崽。做人啊,不能太功利,不能想着做一件好事就要得到什么好处。你只要记住,‘善为天条’,守住这个‘善’字,就不会错。”

火塘里的火渐渐小了,只剩下一些通红的炭火,散发出温暖的余温。祖母把最后一个烤好的玉米递给祖父,然后开始收拾火塘边的杂物。陈林靠在祖母的身上,看着跳动的炭火,心里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坚定。

“人在做,天在看”,“善恶终有报,只争早与迟”。这两句简单的谚语,蕴含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智慧,像一盏明灯,照亮了陈林心里的困惑。他不再纠结于别人是否理解他,是否觉得他“较真”,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天”就会看着,“报应”就会到来,虽然可能会晚一些,但绝不会缺席。

他想起白天在田埂上,王强虽然道了歉,赔了偿,但他脸上那不情愿的表情,还有周围人那“差不多就行”的态度,现在想来,似乎都有了新的解释。也许,他们不是不知道对错,只是不愿意去坚持,不愿意去较真,只图一时的省事和安逸。

而他自己,虽然现在还很弱小,可能会因为坚持“善”而被误解,被嘲笑,但他相信,只要像祖父祖母说的那样,守住心里的“理”,总有一天,别人会明白,“善”才是最根本的道理,才是最应该坚持的东西。

夜深了,寨子里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几声虫鸣,在寂静的夜里响起。陈林躺在祖母身边,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脑海里反复回响着那些火塘边的谚语。他觉得自己的心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悄悄生根发芽,那是一种对“善”的信仰,一种对“正义”的坚持,就像火塘里的炭火,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熄灭了,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会重新燃烧起来,发出温暖的光芒。

火塘边的这场对话,像一场无声的启蒙,让陈林对“善恶”和“报应”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再仅仅是从书本上、从别人的讲述中去认识这些概念,而是开始从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中去体会、去感悟。他的世界观,在这些古老的谚语和祖母温暖的话语中,逐渐变得清晰和坚定起来。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只要记住这些火塘边的智慧,守住心里的“善”,他就不会迷失方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